讀書人愛書成癖,淘書也會成癮

淘書是絕大數讀書人都有過的經歷。讀書人對書的痴迷,其實也一種享受快樂的過程。在書堆裡淘出自己曾經夢寐以求的書,或許會莞爾一笑,或許會欣喜若狂,那種淘寶的歡樂,只有讀書人才會體會這其中的味道。

讀書人愛書成癖,淘書也會成癮

讀書人淘書,其原因不外乎是好書難覓、書價虛高,還有就是把淘書當成一種樂趣和愛好了。讀書人愛書成癖,淘書也會成癮,有時候不去舊書店、書攤翻幾本書,便會有一天的不適,想來讀書、淘書也會上癮,但是總比對菸酒上癮好幾十倍了。作為讀書人,總有自己淘書的地兒,但是哪裡有舊書可以淘呢?那消息得靈通才行,哪裡有書店,哪裡有舊書攤,哪裡的書在打折,哪裡的書品種豐富,我想大多數讀書人都如數家珍。

但是話說回來,淘書可以一件耗費時間和精力的活兒,需要一定耐心和一份執著。在紛亂無序的書堆裡,好書有時候會沉底,如果你只是翻翻書堆上面的幾本書,有時候好書就會與你擦肩而過了。當然,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有時候還在年代久遠的書裡翻見那時候的糧票、郵票,甚至是紙幣之類的無價之寶。作為集郵愛好者的我,有時候是多麼萬分期望能碰上好運氣,讓我在翻舊書的時候也能找到郵票之類的寶。但是十分不幸運,淘書這麼久,就找到過幾張七八十年代的工資條,但是也讓我知道了那個時候的工資單還有托兒費、豬肉補貼、糧食補貼等等項目,算是長點見識了。

淘書耗時間。所以一般除了週末去書攤翻翻,還有就是靠著可以出差的機會到大城市裡舊貨市場裡淘點書了,大城市的舊書比較多,品種比較全,淘書會比較過癮,一些在小地方,比如我們的小百色沒有賣的書,在那裡卻可以容易找到。但是也會有相反的情況,一些好賣、出名的書在大城市會脫銷,因此,那些書卻可能在小城市的書店裡找到。比如蘇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這本書一出版就基本上脫銷,好難買到,但是我就就是在學校附近的一家不起眼的小書店買到的。

淘書也是許多民國大家的愛好。例如胡適、梁實秋、錢鍾書、費青等等,他們淘書有時候要講求版本、年代等,看來淘書也是一門專業呢。把書淘回家,不能就此不理它了。書是拿來讀,拿來看的。因此,對那些你辛辛苦苦淘來的書,讀書人大多先是在扉頁上籤下自己的大名“某某藏書”和落款的時間,然後就是寫下幾句得書的經過,或是幾句名言警句,再然後便是埋頭細細品味書中的樂趣。

讀書人愛書成癖,淘書也會成癮

淘書是一種喜好,更是一種態度。我想在當下物慾橫流的年代裡,能淘幾本好書,一邊喝著綠茶,一邊讀著書。那也是一種不錯的處世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