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龍在河南小山村出土,整體重130噸,發掘耗時5年

大家好,相信恐龍一詞,對於我們來講並不陌生,提起這個 詞,腦海裡便是一個龐然大物的影像出現在面前,巨大的霸王龍,雷龍,翼龍等。然後在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天體動盪。從第一隻恐龍出現,到最後一隻恐龍轟然倒地,恐龍經歷了一億六千三百萬年的輝煌歷程。


世界第一龍在河南小山村出土,整體重130噸,發掘耗時5年

沉睡在地下巨大卻碎裂的化石,猶如一塊塊時間的信物,提醒人類那個古早時代曾有過的的磅礴悲壯。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最巨型的恐龍化石就出現在河南一個小山村。專家整整歷時五年,才將重達130噸的“世界第一龍”發掘出土。那麼,它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世界第一龍在河南小山村出土,整體重130噸,發掘耗時5年

時間回到2006年,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賈松海主任正在沙坪村的一個恐龍化石挖掘點忙碌,突然一個農民跑來說,其實在村口的西邊是經常可以發現龍骨的,當時的發掘隊立即趕赴現場勘探。
世界第一龍在河南小山村出土,整體重130噸,發掘耗時5年

剛開始發掘隊只挖出了一個石化的樹幹,圍觀人群戲謔地說“這不就一個樹幹嘛,值得這麼大張旗鼓的挖嘛?”不過,很快情況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發掘隊伍竟然挖出了一截長1.17米的化石,經過專家鑑定,這是大型蜥腳類恐龍大腿骨化石。


世界第一龍在河南小山村出土,整體重130噸,發掘耗時5年​​

經過全面考察,專家斷定這土層下,一定還分佈著大型的恐龍化石,於是展開了發掘。5年的挖掘,專家們好似在趕一場和地下戀人的約會,越心急,化石越難找,發掘現場附近上千平方米的地方几乎被翻遍。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三次挖掘時,隊員們終於找到了“巨型汝陽龍”的肋骨、頸椎、背椎和尾椎化石。2011年初,整個挖掘工作才進入尾聲,挖出的土方共有3萬多立方米,幾乎堆成一座小山。

世界第一龍在河南小山村出土,整體重130噸,發掘耗時5年​​

經過修復和 補配發現這隻恐龍總長38.1米,體寬3.3米,整體重達130噸相當於20頭大象。此外專家表示此類恐龍是吞食植物存活的,它吃素體型卻為什麼如此龐大。有研究人員推測,直接吞嚥食物可能正是它們長成龐然大物的原因。這些植食動物在“吃飯”時不咀嚼,直接快速吞下去。如果細嚼慢嚥,它們進食的時間根本不夠,會吃不飽,這也是很多植食恐龍有長長的脖子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