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孔夫子的婚姻觀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

鹹卦並沒有提什麼叫“鹹”——大家都是這個樣子就是鹹。在大學裡上課,有些同學問起,戀愛哲學是什麼?我告訴他們,我愛你就是我愛你,不愛你就不愛你,愛就是自私的,戀愛沒有什麼哲學。

南懷瑾先生:孔夫子的婚姻觀

但是孔子講得妙,他說有了天地就有萬物,有了萬物就有男女,既不是上帝造的男人,也不是上帝從男人身上拿出一根肋骨來造女人,而是有了萬物,其中就有男人、女人。

一部人類史,就是兩個人唱的戲,唱了幾千萬年,有了男女,自然就會結合,就會談戀愛,變為夫婦,並不是偷吃了蘋果才變成夫婦,就是說人類社會,只有四個字“飲食”、“男女”兩件事,一是需要活著的問題,一是兩性需要的問題。

南懷瑾先生:孔夫子的婚姻觀

有些統治者,就是用這兩件事去控制人民,不聽他的就沒得吃,不聽他的就娶不到太太或嫁不到丈夫。《易經》上也點明瞭這兩件事,上面說了人事歷史發展的關係,下面說有了男女,就自然有夫婦,有了夫婦就自然形成家庭,自然生孩子,生了孩子自然有父子,所以這是五倫的道理,為什麼有五倫?五四運動要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子——說五倫是吃人的禮教,都是錯的。

上述這些是自然現象,社會擴充了,就有人,大家都是人,某人人好一點,選他做領袖,他就是君,我們聽他的,我們就是臣,社會的程序就成了。

南懷瑾先生:孔夫子的婚姻觀

如果以醫學的觀點來說,假如我到醫學院講演,也可以亂吹:“人類歷史是荷爾蒙造成的,由一個精蟲和卵子,又加上些什麼染色體變成的。”這樣也沒有錯。

如果以這個觀點看,所有人類都有病態,都該打針,可知人的思想多可怕!思想不純正,亂吹一陣,也可以煽動別人,可是結果卻害了自己,害了別人。譬如弗洛依德說的性心理學,也沒有錯,可是歪理有千條,正理只有一條。

南懷瑾先生:孔夫子的婚姻觀

現在《易經》這裡告訴我們,人類的五倫不是勉強形成的,不是法律規定的,這是人性的本來,人性走正理,自然發生的。有男女,自然有夫婦,有夫婦自然有父子,有了許多夫婦、父子,自然形成社會,有了社會組織自然有階級。

有的階級是自然形成,有所謂君臣就自然分上下,有了上下就產生文化、產生禮儀——這就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這是中國文化。現在西方文化,男女青年都不願意結婚,彼此都不願負責任,這個現象的問題很大,中國文化要夫婦相敬如賓,就要持久、有恆。

南懷瑾先生:孔夫子的婚姻觀

上經是說自開天闢地,有了宇宙的社會發展,現在下經是由個人開始,講到夫婦家庭,父子、君臣的人倫關係,這裡又產生一個哲學問題,天地間的事,沒有永恆存在的,佛學中稱這現象為無常,《易經》叫做變化。

——南懷瑾先生《易經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