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近一個世紀的記憶、故事和垃圾都堆積在這裡,蘇州河成為一條最髒的河流。可是還是有許多人在這裡靠著河流生活,許多人在這裡度過他們的一生。看的時間長了,這條河會讓你看到一切,看到勞動的人們,看到友誼,看到父親和孩子,看到孤獨……”

——婁燁《蘇州河》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都市秘境•漫步蘇河岸

線路:黃浦公園—南蘇州路—圓明園路—北京東路—虎丘路—香港路—江西中路—南蘇州路—成都北路橋—光復路—北蘇州路—外白渡橋—黃浦公園

線路長度:6.8km

蘇州河,這個城市的生命之線,血脈之水,她見證著大上海的昌盛與繁華,衰敗和復興。沿岸的老上海風情,新上海故事,把幾百年的歷史一起在你面前徐徐展開,緩緩道來。

·尋找歷史的文脈·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上海郵政總局丨北蘇州路276號

參觀指南丨郵政博物館大樓內部營業廳可進入參觀

郵政總局大樓最引人注意的是鐘樓兩旁基座上的兩組雕塑,一組是3人,手持火車頭、輪船鐵錨和通信宅纜的模型。另一組也是3人,居中音為水星,是希臘神話中的商神,左右為愛神,象徵郵政為人們溝通情愫。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上海外灘美術館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上海外灘美術館坐落於上海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之處的外灘源片區,曾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之一——上海博物院。以“人文的關照、藝術的推廣”為使命,致力於當代藝術研究,是一個藝術推廣與交流的國際平臺。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OCAT上海館

OCAT上海館所在的四層歐式建築,前身為中華實業銀行貨棧,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是上海優秀歷史保護建築,距今逾八十年。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OCAT上海館現有展覽空間約1600平方米,分為A、B兩個展廳,展廳內保留了原有建築的肌理和結構。未來,OCAT上海館將於華僑城蘇河灣建成一座展覽空間逾8000平方米的美術館,而現有空間將作為前期展廳使用至2015年。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禮查飯店丨黃浦路15號

參觀指南丨可進入參觀,一樓電梯左側的走廊是歷史資料展示廊,三樓中庭有一個小型的展覽館,有很多珍貴的資料。絕對不可錯過哦!

英國商人禮查在1857年的某一天漫步至此,目睹漁民打魚曬網的景象,便以極低廉的價格,永久性租賃下蘇州河邊這塊22畝1分的荒地,造起東印度風格的二層磚木結構的飯店。從1882年,中國第一盞電燈在這裡亮起;1901年,中國第一部電話在這裡接通;1908年,西方半有聲露天電影在這裡放。

·那些藏著故事的橋·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外白渡橋丨外白渡橋

參觀指南丨參觀橋嘛必然沒什麼限制,但是注意安全哦!

1856年,英人威爾斯在外擺渡處建造了一座長約140米的木橋,取名為“威爾斯橋”。當時過橋的洋人免費,中國人過橋須收銅錢,稱為“過橋稅”。此舉激起上海人民的極大憤怒,向工部局英國領事提出抗議!並紛紛恢復渡船,以抵制過橋稅。此後工部局被迫在威爾斯橋以東,先建造一浮橋,不再收費,故俗稱“外白渡橋”。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裡白渡橋丨乍浦路橋

參觀指南丨參觀橋嘛必然沒什麼限制,但是注意安全哦!

在上海的地名習慣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有叫做“裡”,河流的下游叫做“外”,所以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做“外白渡橋”,依次向裡的橋也俗稱“裡白渡橋”(今乍浦路橋)。

·外灘·源·

1843年上海開埠,英國殖民者對外灘這片土地垂涎欲滴,並逐漸朝南延伸,向西擴張,形成了今日外灘和浦西的雛形。故稱這裡為的“源頭”。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前英國駐滬領事館丨中山東一路33號

參觀指南丨花園可以進入,欣賞建築外立面,但建築不對外開放,領事館已成為一座高級會所

這是外灘源最老的一幢建築,至今已有一把四十多年的歷史了。它也是外灘源的中心,“萬國建築博覽會”的源頭。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划船總會丨南蘇州路76號

參觀指南丨建築不對外開放

1852年後,僑商長於浦江商船上的水手在蘇州河裡用西式賽艇比賽。每逢大賽,觀眾如潮,盛況空前。開展賽船活動需要有專門的組織機構,1863年,划船總會在此成立。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圓明園路丨圓明園路

參觀指南丨可沿圓明園路欣賞外立面,建築室內不對外開放

19世紀60年代,最初取北京的圓明園之名,命名為“下圓明園路”,1943年改用今名。解放後,沿路建築逐漸改變原有用途,辦公、商務、居住等功能混雜,直到2003年外灘源項目啟動,道路及其沿路建築開始獲得保護改造。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蘇州河沿岸

城市計劃重心的轉移和濱江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忽略了蘇州河,但這也給了它一次獨處的機會。它已經累了,承載不了太多人的夢想和生計,也擔負不起上海騰飛的重任,它可能只想重新做回一條河流。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一條河流的興衰在許多地方都可以見到,豐富的歷史讓西塘、烏鎮這樣的古鎮變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雖然現在它們的過度商業化被許多人詬病,但我覺得也不必太過計較,它們其實和蘇州河一樣,之所以成名都與商業有著密切的關係,物質繁華滋潤了它們,也會侵蝕它們。何況,如今的商業興盛也會順其自然地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沒落成殘跡,併成為那一代人的懷念對象,許多年以後也會有人像我們一樣,在某個深夜於蘇州河岸邊回望我們的故事。

與外灘僅一江之隔,以前的臭水溝如今上海的舊情人

蘇州河橋上的人

就在我們準備離開的時候,安突然喊道河面上飛過一道很大的黑影。有人說那是野鴨,有人說那是不睡的鬼魂,一夜的漫步之後,我想那道黑影無論是鳥還是魂,都是合理的。

城市雖喜新厭舊,令人欣慰的是,蘇州河一直都沒有忘記流動。

——木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