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小說裡最大的漏洞是什麼?

小羊科普

讀《三體》好象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當時看得很快,許多細節也記不太清了


當時就感覺,《三體》不象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學,除了幾個科幻概念,真正科幻的東西並不多,裡面許多情節,都似曾相識,比如:三體人幹成一張皮存儲起來,等等,


《三體》裡的漏洞有很多,下面簡單寫幾條:


1、描寫WG時期初中生批鬥老師至死,象《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一樣,可以說是《三體》小說的因,因為這個因,心中才會有恨,恨社會、恨全人類,希望外星人來解放地球人,才有了向宇宙發射地球的信息。以極小的個案用來鞭WG,要把中國幾代人釘在恥辱柱上,最容易得到西方的認可,可能這是《三體》在海外得獎的主因吧


2、中國文化中歷史人物,如周文王、秦始皇等,在《三體》遊戲中都死得很慘,不是被大石頭夾死就是大湯煲,而西方的名人牛頓、伽利略等,雖說沒發揮什麼作用,但死不了,活得好好的。我不知作者是怎樣的寫作一種心態,怕洋人不高興?象莫言,不把中國人寫爛,西方也不會認同


3、核武防護圈:為了應對三體人的入侵,建立核武防護圈,其實原子彈等核武,在太空中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核爆的破壞力在於衝擊波,在地球上有空氣的地方,可以有很大的破壞力,但在太空真空的環境下,形成不了衝擊波,核爆的範圍就很小,只能溫度很高,象熊熊大火,隻影響直接接觸或靠得很近的物體有影響


4、電波的速度,如果最大是光速,就沒有小說的故事了,如果是超超光速,三體人的艦隊也太慢了點


5、降維打擊:讀者對三體最津津樂道的就是維度的問題,高維度對低維度世界的降維打擊,聽起來很新鮮,其實是最沒有邏輯的。這裡涉及到許多的假設:

1)平行宇宙,平行時空,平行維度

2)維度,不是指某一物體某一球體,而是指一個宇宙世界

3)低維度的世界,很想象高維的世界的樣子,更不可能製造出高維度的物體。

4)高維度世界的人,可以看到低維度世界物體的運動情況,可以進行時空穿越,但無法打擊破壞它

6、如果地球、三體世界都是三維世界,只是科技發展水平不同,低維度的三體人造不出十維十維的東東;如果三體人已經是很高維度了,完全可以通過時空穿越,很快到達地球,不會象小說中的,三體人的艦隊象蝸牛一樣了


7、說好的《三體》電影為什麼難產,因為它不是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假借宇宙背景的社會心理小說,沒有太多的科幻畫面,也無法用科幻畫面來表達。


8、維度的概念,是一種遊戲,四維是時間,五維是什麼,六、七、八...維度,一圈圈嵌套,還是一層一層的平移,沒人想象得出,科學家們最終都到神、佛那裡去找答案。

...


昨天馬克思誕辰200年,說不定他會有答案。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谷主

如果把《三體》當做文學作品看待,那麼最大的漏洞是對人類角色和人性的刻畫多顯蒼白,而全篇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唯有三體智子小姐。

注:上次發了有關智子鎖死人類科技的文後,有很多粉要求智子小姐的無水印大圖。因頭條發文後會壓縮圖片質量,想要者可下載最後的高清視頻,全屏播放截圖即得,或私信給我從網盤下載。

一. 三體的所謂科學硬傷

其實如果從科學角度嚴格審視,三體的硬傷還真不少。這個我不想在這裡多說了,有興趣者請看李淼老師的大作,很好的理論物理科普作品,寫得已經很全面了。但三體畢竟是科幻而不是科學,這些所謂硬傷,並不影響其文學性,反而在某種程度增加其開放性。

二. 情節滿分,人物及格

三體情節上宏大精巧的構思,完全配得上星雲獎。當然作為科幻文學作品,我們對它的期望也不僅僅是限於情節。實際上,在閱讀的過程中,人物刻畫的薄弱,確實時不時的給讀者帶來了負面感受。本人在一些大量純人物描寫的章節基本已經遊離了,然後幾乎都是被硬核科幻部分再次拉回來。

如果說到角色,那麼實際上第一部開頭部分對葉文潔的刻畫還可以。我覺得這是因為劉慈欣本人有一定的文革經歷和印象,所以對人物內心的情感衝突有一定的理解。

三. 女性和男性角色的不平衡

作為男性作者,大劉顯然對女性的心理把握相對較弱,以至於對於程心這個最重要角色的刻畫比較失敗,成為最大的槽點。相對而言,刻畫另一個重要男性角色羅輯就好一些,但對於羅輯的感情種種,一旦需要涉及女性心理,就沒有力度了,像是描寫校園初戀。至於其它大多數有亮點角色都是男性,比如維德和章北海。章北海實際上可以視為隱藏的面壁者,這個角色非常有力。

四. 唯一的角色亮點 - 三體智子小姐

三體智子小姐不是人類,但如此的令人印象深刻。從三體脫水人到智子到水滴到智子小姐,這個設定太妙了。智子小姐身上同時寄託了人類對於一個外星文明所能有的最好的期望和最壞的恐懼。正如菊花與劍;又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cb90008b7da6c13d366\

羅生物語

三體小說氣勢恢宏,想象奇特,確實是科幻領域近年來難得的一部好作品,總的來說作者創作是比較嚴謹的,但還是有一些漏洞的。這裡指出我讀過之後的感受,請廣大三體愛好者一起探討研究。

首先,葉文潔兩次向太陽發射的電波經過太陽放大以恆星級功率向全宇宙發射,但地球上所有接受裝置都沒有收到。葉文傑自己沒有接受到,說是基地的電臺可能根本不能接收那個頻段的電波,或者因為太陽在放大電波的同時還疊加了一個波形。但地球上太空信號探測裝置很多,中美日歐蘇都有。突然出現這麼強的一個信號,無論是否有智能信息,都會探測到並引起注意的,引起注意就要研究它。這是一個地球自己語言的編譯信號,而且還帶有自解譯系統,應該很容易破解的。

第二,三體人發送的不要回答信息也只有葉文傑收到了,地球上所有探測接受裝置都沒有收到。包括以後與地球三體組織的多次通信,在智子沒有發射前都是直接電波通信的。但所有通信都沒有被地球其他探測站點接收到。如果接收到了,即使加密了也容易破解。我們知道,三體人是直接思想交流的,他們本身沒有任何保密意識的。並且通一次話需要八年,通過地球人輸送保密辦法是很難的。並且他們直到最後才知道地球世界有欺騙的。

第三,地球人發送信息靠太陽放大,三體人靠什麼?書中說了,他們不能靠恆星放大。那就是人家的科技發達,可以直接發射大功率信號,並且只是向太陽一個方向發射,只需要四光年距離。

半人馬在南天球,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是看不到的,東北大興安嶺更加不可能看到。也就是說,三體星球在地球的南方,也是整個太陽行星軌道黃道的下方(我們通常以北極所指為上)。三體信號發送的信號,考慮到波的衍射也是可以被紅岸基地收到的。但地球其他地方也應該可以收到。

第四,三體發射的飛船,探測器,都是橫著沿太陽行星軌道過來,先冥王星軌道,再海王星,天王星,然後土星,木星,火星,再到地球。其實,三體星球在地球的下方,應該從下面直接過來更方便。


倦客看天涯

既然三體人母星的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當他們有了星際航行的能力之初,為何不一早就開始星際探索或殖民呢?

就我們地球文明現在這一個無法星際遠航的文明,不是成天沒日都在用各種手段搜尋,探索系外行星嗎?不是都在努力尋找宜居行星,來替代地球或外星殖民嗎?

如果真有高於我們科技水平的外星文明,按正常邏輯推理,應該早就來過地球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又或許根本就沒有比我們先進的外星文明!

宇宙中那麼多星球,何必非要來地球殖民呢?

宇宙中的物質那麼多,擁有星際遠航能力的文明,難道不可以藉助自身高科技,利用宇宙中的物質,來創造宜居行星嗎?

再過幾十年,地球文明都可以改造月球火星了,他們也可以對一個恆星系的行星進行質量與軌道等條件的變動,將其改造成宜居星球嘛!

所以,《三體》中最大的漏洞就在於外星文明吃飽撐到了才會來地球瞎忙火!

請大家記住我,因為我也寫了一部宏大的科幻小說,第一部快收關了,請大家關注我後,待作品一經聞世,還望各位親多多支持!


陽光182081000

首先要說三體可以進入偉大的行列,因為太喜歡這部作品,所以看完的那段時間不斷地琢磨,這是不由自主的。結果就是發現了一些Bug。但這些依舊不影響它的偉大和我對它的喜愛。

這些Bug就不一一說了,只說我認為最大的一點。按照書中的設定,三體是比人類強不了多少的一個種族,蟲子級別的文明。如果說他們能製造智子,水滴,可以光速飛行,這些都在我能接受的先進的範疇內,但是,最後弄了個小宇宙給了程心算是怎麼回事,這絕對是神級文明的能力,有這能耐還至於當個苦哈哈最後落得個母星毀滅倖存者流浪的下場麼?雖然送小宇宙的時間發生在三體星球毀滅後的四百年左右,可以說成在這期間星艦三體人又經歷了一次或幾次技術爆炸,但這個跨度還是太大,不能想象。還有如果有小宇宙雲天明和AA完全可以進入小宇宙再一調時間睡一覺就可以等到千萬年後的程心歸來,再一起進入嗨皮的4P模式而不需要玩換妻遊戲了!

至於其他bug,如黑暗森林理論的嚴謹性等和這個大bug比不值一提。


王二小DYY

漏洞就在於宇宙中文明的數量,三體建立了一個宇宙中充滿了文明的假設,然後在這個假設上,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進行推論。因為其推論基本上都沒有脫離現有科學理論的界限(有些小部分稍微犯規,譬如以太陽作為信號放大器,還有智子這種黑的不能再黑的黑科技),所以讓人有種硬科幻的感覺。

但屁股坐歪了,推理再細膩也沒用。半人馬座比鄰星是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如果在這裡就有外星人還會和地球接觸的話,那宇宙中文明的數量真可以說是大的可怕(就算不是每個恆星系都存在文明,把數量級降低幾倍,每10個,100個,1000個恆星系存在一個文明,都是非常可怕的數字)。而問題是到現在為止,人類觀察了辣麼多的恆星系,地外行星也找到了上千個,連一個適合生命發育的都木有找到。

再假設一下,如果宇宙中真的有辣麼大的文明的密度,在150億年的宇宙發展史中,在46億年的地球史中,在至少5億年的地球生命史中(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算,之前的環境可能只適合簡單生命),發展了多年的外星文明應該有那麼一個或幾個能夠發現我們這個處於銀河系獵戶旋臂的單恆星系中的星球,而且這個星球處於非常宜居的位置,距其恆星不近不遠,所以存在液態水;同星系還有個巨型氣態恆星可以攔阻大多數的彗星和小行星,不至於受到過多的隕石傷害;還有個金屬內核產生磁場,以吸引大氣層不至於被太陽風吹光;自傳和公轉配合良好,不至於象月亮一樣,總是一面面對公轉中心,從而地球受熱均勻,不至於一面熱的要死,一面冷的要命。

地球的這種特性,到現在為止,科學家還沒能發現第二個。如果以房產來打比方,那真是北京二環內精裝修學區房啊,可遇而不可求。任何一個外星文明,只要他們發現了地球,科技水平能夠實現殖民,辣麼他們殖民地球就是必然滴!無論花多大代價都是值得滴!而能夠跨越以光年為距離來到地球的外星人,他們應該也有足夠的科技去應付能夠毀滅恐龍和我們人類的那些所謂災難,無論是小行星撞擊還是西伯利亞火山爆發。

辣麼問題來了,我們可以發現到現在為止所有地球生命的化石,卻木有任何外星人的痕跡。難道說他們突然心血來潮就把二環內精裝修學區房扔了作生命實驗室?而且自己去住六環外沒水沒電沒網絡的交通不便的毛坯房?


血牛十一

我們應該一起找找《三體》裡,最精彩的部分是什麼。


你非要找漏洞,會覺得不勝枚舉,我看最大的漏洞就是你去看它了。沒有漏洞的東西,不但一部科幻小說不存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也都不存在。

一切覺得三體有漏洞的人,應該做一件事,自己創作一部小說;把你認為合理的科學、邏輯、劇情,組織進去;然後挑戰:讓大家去找漏洞,看看是不是沒有漏洞。

不過也正是因為確實存在所有人都認可的漏洞,科技才要進步、劇情才要發展、小說才要繼續,快樂、探索也才會持續。所以善意的維護式的發現也許也是必要的。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認為我找不出問題、才瞎扯淡的,甚至會認為我沒看過原著。

那我試舉幾例。

1、跨維文明之間沒有彼此攻擊和聯繫的必要甚至可能,因為只有同緯度才能直接影響。我且不論證,只是繼續列舉。

2、沒有二維、三維、四維....乃至高維;也沒有1維、甚至零維。這些維度從來就不存在,或說只是存在在人類的思維中;!!!!或者!!!!各種維度從來就是一體的!!!!不可分割。這些維度的產生、根本是因為人類認識的侷限性和生命的侷限性所產生的。

3、一個初生文明從來都不只是野蠻、還有無限的可愛和美好,其中包括了謙遜、尊重、審美,等等一切能夠打動其他強大文明的素質。就如一個初生的老虎,就像一個毛絨玩具一樣可愛——可愛就是他們在生存初期的自我保護上的天性和素質。我們不能無視這一點的現實意義。實際上,只有強者才會和強者對抗;認輸、服軟、順從、綏靖、親近、聯盟、求助,等等更多的成為不同級別文明之間相處原則。

4、我們對於生命範疇的理解過於侷限。為什麼各種極端環境中不會有生命?比如恆星裡,比如一塊石頭,比如任何你都不認為可能是生命的物質、甚至非物質。——這實際涉及到生命的哲學意義,物質和思維界限的問題。當有一天我們如果能理解一塊石頭就是一個生命,或者地球就是一個生命的時候;我們可能對自己的認識就更透徹了。

5、光速的超越、就是時空的超越;時空的超越、就是生死的超越;生死的超越,就是生命的超越;生命的超越,會令當前現實世界的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輕易的引入超光速,所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現實世界的存在依據和展開邏輯上的崩塌。


6、文中,對於宗教的理解和引入十分有限,特別是佛教和伊斯蘭教;當然、這也許是因為,這部作品是要衝擊主流的西方世界的科幻文學殿堂,多少有點恭維之意,這還表現在對西方世界的主流藝術作品的大量解讀。——其實這無可厚非,畢竟大劉這麼個奇才、還不是一直在中國做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就如馬雲混跡中國那麼久也沒有拉到第一筆被認可的資金?佛教對於不同文明、不同物種間的無隙溝通、跨越式理解。可能直接將所有問題都解決掉。


7、如果一個文明很高級、這個宇宙處處都將是可以去利用、可以去保護、可以去愛護的資源,和生命。而不是相反。文明的高級程度,不是通過破壞體現的,不是通過掠奪體現的,更不是獨存性體現的;而應該是可用資源的廣泛性、互補性,恆久性;以及與其他文明的共存性,體現出來的。

......

還是開始那句話,不勝枚舉。如果是說當前的現實社會,這些話都無意義。既然科幻、既然想象,為什麼不究極一點、是吧?


瓏心格物

零、一、二、三維大多數人都懂,什麼是四維宇宙,三維是四維的切片。

飛矢不動論問,我手裡有一張弓和一支箭,我把這支箭射出去,問這支箭是移動的還是靜止的?很多人都會說是移動的,那麼,若是這隻箭在時間的某一個刻度上呢?這支箭它還是移動的嗎?那答案是:箭是靜止的。

只有四維的連續性才有三維的連貫性。所以三維是四維的切片,有了四維的時間三維的世界才能運動。

既然《三體》是基於十一維宇宙為背景,那麼它必然就認同十一維宇宙的說法或者說是結構(我並沒有說我認同十一維宇宙),那麼,基於十一維宇宙這個體系所寫的《三體》,它其中的四維只剩一個墓碑,馬上就要消亡了,那三維的世界還能夠存在動態?這是問題一。

認同十一維宇宙,以此作為背景,那麼《三體》必然認同高維宇宙對低維宇宙所造成的碾壓性。同樣,在三維的我們人類有可能會被我們所畫的漫畫人物從紙片中出現,並被他們打趴下嗎?三維的人被只有二維的紙片打趴下,我想是不可能的吧。

那麼,請問《三體》,二維的宇宙是如果通過二向箔吞噬比它更高維度的高維宇宙的,就好比你的臉是如何被你的書給莫名其妙的打了一巴掌的?

我並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只是在這方面稍微有點興趣,也許我的問題很無知,但是我也希望有對此瞭解的人能夠回答一下我所提出的這兩個問題,給我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東道神話

這幾天在重讀《黑暗森林》我在想三體人殺羅輯要那麼費勁幹嘛,直接扔個大炸彈把他所在的城市夷為平地不就完了嗎?包括葉文潔以及所有的研究資料全部毀滅乾淨,憑剩下的人類是不可能想到黑森法則的,那樣三體人就可以霸佔地球為所欲為了。


韓雨vivi

三體裡最大的漏洞,有且只有一個:黑域。

光速低於逃逸速遞的區域,並不代表內部的文明無法逃出。

作者應該是突然恍惚了,逃逸速度並不等於脫離引力圈的最小速度。

只有用慣性航行法,才有逃逸速度一說,慢速航天,任何速度都可以脫離引力圈。

哪怕你的飛船隻維持動車的速度,最終也能飛出冥王星。

當然,慣性航行法做不到這點,要做到這點,意味著飛船發動機要全程點火。但是,對於高級文明來說,這應該不叫個事。

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安全申明,如果黑暗森林成立,那麼黑域更是一種全宇宙廣播:我是智慧生命,且掌握光速航行,且造了個黑域,且我隨時可以從黑域裡爬出來,並光速飛往宇宙其它地方。

這不是作死嗎?

ps,更極端的思想實驗是:從太陽往外造一架梯子,很高很高,高到比太陽系直徑大100倍,那麼你爬梯子就能爬出太陽系,只要光速大於你爬行的速度,你就不受質量效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