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玩遊戲有什麼正面意義嗎?

每當被局外人問到這個問題,遊戲玩家們常常手足無措難以啟齒,遊戲自帶的這個娛樂屬性,潛意識中總是被人跟享樂主義掛上鉤,被成為批判的對象。

事實上,遊戲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本質上跟小說、電影、電視劇等媒介並無太大區別。而後面這些載體,除了發揮他們本職功能之外,還常常被開發出各種各樣的附加值功能。

比如:學外語。

當我們在家刷美國大片的時候,一旦懷疑起這份娛樂的正面意義,就能駕輕就熟地用一句看“英語電影增強語感”來很輕鬆地獲得自我慰藉或者搪塞家長。很多致力於英語進階的朋友,也的確是通過讀英語原版作品,來品味最原汁原味的英語。

而包羅萬象的遊戲在這方面當然也不會缺席。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像這樣的射擊遊戲還提供了中英雙語字幕。通過AVG學習外語,在遊戲圈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一直以來,諸多文字冒險類、角色扮演等遊戲中從不缺乏用詞豐富,文風優美優秀佳作,他們之中有很多還逐句配著有感情的語音朗讀,如果真的提寓教於樂,相信其他的文化載體很難比得過遊戲。

在這些被開發出“功能性”的遊戲中,有一些佼佼者經過時間的洗刷脫穎而出,被玩家們捧上神壇。他們,就是傳說中的: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GRE原罪。

這四座大山對於多人來說就像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令許多英語專業的朋友都望而卻步,據說只要吃透他們其中任意一個,你在英語方面的成就便能登峰造極。

但相對的,對普通玩家來說,在沒有漢化的情況下他們的難度也像那幾個稱號那樣威懾力十足,那他們到底是什麼呢。

雅思之海——《無光之海》

《無光之海》的開發商是一家英國的遊戲公司Failbetter Games,他們曾以一部末世風格的文字網頁遊戲《倫敦陷落》(Fallen London)而聞名,講述的是倫敦下沉到了地下所形成的新城市——“陷落倫敦”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2015年發佈的《無光之海》也同樣繼承了《倫敦陷落》的世界觀,添加了更多可交互的玩法,主舞臺是通過陷落倫敦可前往的那片地下海域——“zee”。

這裡永遠都暗無天日,永遠都危機重重,但相應的也更能激發起人們的探索慾望,在交織的各方勢力中,你甚至能與彪悍的蒙古海軍一較高下。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除此之外,深海中還有各種正常人看不見的神秘生物,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無盡的瘋狂。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為了支撐起這個擁有龐大海域的地下世界,Failbetter Games從遊戲中的各個細節對其進行了仔細地編織,世界觀也在一個又一個的版本更新中逐漸完善。

但對英語區外的玩家們來說,推進劇情所需的龐大文字量無疑成了順利體驗遊戲的最大瓶頸。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網友對《無光之海》的評價

《無光之海》的文本中常常會出現許多的生僻、特殊用法,其中還夾雜這不少原作《倫敦陷落》中的新世界觀自造詞,這就給許多英語不夠自信的朋友一種很強的迷惑性。

當然,民間也並不是沒有人嘗試著對這個遊戲進行漢化,只不過進度緩慢。期間還有不識趣的吃瓜群眾說:“等漢化的時間學英語,早就能過雅思了”。

其實也並不是漢化者不努力,奈何本來文本量就足夠大,官方還不斷地免費追加新的劇情,這對民間的漢化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整個遊戲完全漢化也變得越來越渺茫。據知乎上自稱漢化者的朋友說,“隔壁霓虹那個做日語版本的好像都棄坑了”。

還有一位叫“白袍過客”的朋友更為具體地說明了《無光之海》地漢化難度。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Via:白袍過客@知乎

相比過雅思,也許能吃透這片“雅思之海”才更有挑戰性吧。

《無光之海》在整個遊戲之的各個元素中都在試圖渲染一種黑暗壓抑的緊張氛圍以加強玩家的帶入感。不過對於生啃英語的大佬們來說,除了世界觀的壓抑之外,更能多體驗一份對英語無力的壓抑。

專八之柱——《永恆之柱》

很多人說《永恆之柱》是《博德之門》的精神續作。

這並不奇怪,《永恆之柱》的開發商黑曜石工作室本身就流著前黑島工作室的血液,同時跟《博德之門》的開發商BioWare關係密切,所以這款遊戲的調性也就不難理解。

除了復古的古典RPG元素和超高的職業自由度,《永恆之柱》一貫傳承下來的還有那超高文字量。

雖然對於構造一個歐洲奇幻背景的史詩故事,黑曜石這些人已經駕輕就熟,但有些設定的呈現方式還是有些過於“古典”,如果想要吃透整個故事,你不得不去閱讀散落其中的許多長篇幅文獻。

這對啃原作的玩家來說,無異於做一套晦澀枯燥的閱讀理解,而其中還夾雜著許多罕見偏門的詞義以及老式RPG的許多術語。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這些人之間發生了什麼,基本都要依靠對話和旁白事無鉅細的描述

但鑑於《永恆之柱》本身的高素質,還是有很多漢化者心甘情願的投入其中,展開了這場曠日持久的龐大工程。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然而,由於漢化這部作品的時間跨度過大,最終還是發生了很多漢化撞車的事件,最終產出的民間版本也有很多。而且那高達180萬字的漢語文本,還是令許多的漢化版本或多或少都有些疏漏,術語也不夠統一。

僅憑這些,也足以說明這棵“專八之柱”是多難逾越了。

可是這個還沒等這個漢化搗鼓利索,前兩天《永恆之柱2》又上線了……

好在這回官方本身就自帶簡中: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託福暴君——《暴君》

《暴君》是黑曜石工作室在《永恆之柱》開發完成之後著手的另一款作品。相比於永恆之柱的傳統,《暴君》在古典RPG框架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些偏實驗性的創新。劇情上,《暴君》可以選擇不同的故事分支三大派系之中,每個派系又有不同的路線,最後的劇情走向也會根據你在遊戲中對話分支的選擇而進行相應的變化。

雖然這個全新的世界的格局並沒有《永恆支柱》那麼宏達,但依然有近90萬字的高文本量。這也是黑曜石系遊戲的一貫風格。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所以,同一批腳本作家所創作的作品自然也導向了同一種結果: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玩家對《暴君》的評價

當然,如果把《暴君》單獨挑出來說的話,它的文本量並不是最高的,影響力也相對有限,但是因為它的誕生時間正巧處在2015年之後那段復古RPG的爆發期,而且身為黑曜石的正統作品,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地把它跟其他幾個同類大文字量作品拍到了一起——

賦予了它“託福暴君”的名號。

GRE原罪——《神界:原罪》

一個遊戲二代都上了,一代的漢化還沒做完,估計也就《神界:原罪》(Divinity: Original Sin)能生得出這樣的事來了。

這個系列的開發商是比利時的larian studios,這是一個1996年成立的老團隊了。最早的一部“神界”也是誕生在16年前的2002年,但在“原罪”之前整個系列一直是不溫不火,還總是被扣上“毫無創造力”“只會迎合玩家”的低能帽子。

幾年前,larian studios的老家底也差不多敗乾淨了,最後孤注一擲發起眾籌搞出了《神界:原罪》。這次他們終於沒有再一味地去追尋玩家的喜好,而是依然把全部的重心都放在自己最擅長的古典RPG領域,在各個細節上打造到了極致。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後來原罪1代還出了個誠意無比的加強版,支持手柄不說,居然還能分屏一起合作玩,分別控制隊友行動

比如在任務方面,幾個主線任務除了開始的觸發,可獲得的信息量都非常有限,而且並不會簡單直接地告訴你要去找誰,而是通過任務介紹和當事人本身的描述開動腦筋自己去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

各種互動中派生出來的支線也根系龐雜但毫無重複,很多劇情都會根據你的選擇而產生天翻地覆的蝴蝶效應,而每一支故事線都值得去細細品味。

在《神界:原罪》中,連接一處與另一處的指引不是粗暴的引導線,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關係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描述。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為了實現這些,larian studios不吝極盡優美華麗的辭藻,儘可能生動地展示出你在此情此情下可能做出的所有選擇(即使他們可能導向同樣的結果)。為了這些文字的可讀性,其中還不乏大量的比喻和修飾。甚至會在不同的人物、和屬性值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產生一些額外的對話選項。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不過對於語言不通的朋友來說,這種拐彎抹角支線龐雜的聊天方式反倒成了一種閱讀障礙,而對遊戲的漢化者們來說更是一項異常艱鉅的挑戰。

《神界:原罪》是一個2014年發售的遊戲,由於這一代的出色表現,larian studios在下一作眾籌的時候獲得了成倍的眾籌金額。

3年之後,《神界原罪2》發售了,不僅畫面已經突破了古典RPG故步自封似的陳舊,達到了當今最先進的畫面水平,同時戰鬥系統劇情設置也更加紮實。

幾乎沒有任何軟肋的《神界原罪2》也理所當然的成了2017年最火的歐美RPG明星,被許多評價機構評為年度最優秀的RPG遊戲。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不用說,這次的《神界原罪2》的文本量是巨大的,就連需要改動的文本條目就有八萬個之多。

可與此同時,《神界:原罪》的第一代的精校漢化版在當時還沒完成。雖然不能排除各種客觀原因的制約,但也不得不承認這部遊戲對於英語水平真的是一場艱苦的考驗。

後續

去年是中國的steam玩家爆發增長的年份。隨著中國玩家消費能力的提升,對遊戲消費觀念的轉變,國外的遊戲開發商們也開始愈加關注中國區這個體量龐大的消費群體,“自帶中文”越來越成為一個銷量優秀的遊戲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不過這對資金相對緊張,文本量又十分巨大的古典RPG類遊戲來說,出官方中文的成本依然不低。然而我們還是欣喜的看到,上個星期,5月9日上線的《永恆之柱2》首發就自帶了簡體中文。

但這次簡中的並不像想象中來得那麼容易。

《永恆之柱2》的開發商黑曜石工作室在這作的眾籌中,把多國語言設置為達成眾籌目標金額的獎勵,比如達成160萬美元時加入俄語,達成200萬時加入西班牙語等等,順序是根據《永恆之柱》一代的銷量排名來設定的。然而,《永恆之柱》一代在中國的銷量並不高,本來並沒有簡中的計劃。

但國內的眾多愛好者依然不斷去官方論壇情願,還主動為官方提供了大量的術語參考,最終黑曜石才設定了達成375萬加入官方簡中的新目標。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好在《永恆之柱》的眾籌順利地達成了目標,官方也按照承諾把中文安排上了,漢化的質量可圈可點,引人注目。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來自網友的截圖

同樣的,隔壁的《神界:原罪》的漢化版本也不是大風吹來的。

現在,《神界:原罪》的第一代已經在加強版中添加了精校的簡體中文,這其中絕大部分的功勞其實都屬於中國愛好者組成的民間漢化組們,他們將已經完成的漢化文稿免費提供給官方使用,只希望官方的簡體中文支持能讓更多中國玩家感受到這款遊戲的魅力。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也許就是因為這種真誠和它所展現出的中國玩家的潛力,讓“神界”的開發商larian studios在眾籌達到200萬的時候宣佈了《神界:原罪2》的簡體中文支持。

在《神界:原罪2》發佈後不久,他們還為正值春節期間的中國玩家們發來了祝賀信:

來自中國的朋友們,你們好!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接下來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神界:原罪2》的中文版,亦將在不久之後發佈上線。我們一直都很重視中國玩家們的呼聲,也看到了你們一直對中文版的推出翹首以盼。截至今天,中文版上線前的準備工作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但是我們還需要更多時間來將它完善。感謝你們的耐心與理解!

larian studios祝大家新春快樂!狗年旺旺!

正巧在今天(5月16日),Steam版《神界:原罪2》終於更新了簡體中文。

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玩過它們我不覺得自己懂英語了

也許,隨著中國玩家地位的提升,自此之後優秀遊戲沒有中文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像雅思之海、專八之柱、託福暴君、GRE原罪這類的稱號也將就此作古。

這當然要感謝每一個支持正版的中國玩家們,是你們讓國外的開發者們認識到中國區的消費能力。

而更應該感謝的,還有無數個日日夜夜無私奉獻的漢化者們,他們一邊頂著巨大的文本壓力,一邊還要受到KY群眾的催更。他們在中國區不被重視、沒有官方漢化的的凜冬時期,在投出回報完全不成正比的條件下,自發的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優質的漢化成果,將帶有流暢中文的優質遊戲帶到千家萬戶。而在國區迎來暖春的時期,當開發商有意加入中文的時候,又是最早一批把中文版領到中國的使者。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謝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