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生態優先 推進綠色發展——市委市政府寧河現場辦公會側記

東部,薊運河蜿蜒流淌;西側,七里海煙波浩渺。擁“河”攬“海”,水網交錯,蘆葦繁茂,水鳥低飛,五月的寧河,一派旖旎風光。坐擁生態福地,如何守護好“京津綠肺”,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突出寧河特色推動高質量發展?23日上午,在實地調研七里海溼地修復保護工作後,一場談問題不講情面、解難題精準有力的市委市政府現場辦公會議在寧河舉行。

從寶坻、靜海再到寧河,市委市政府現場辦公會一路走來,把束縛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擺在檯面上,把偏離新發展理念的“脫軌”思想糾正過來,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津沽大地落地落實的學習講堂、實踐課堂。

現場辦公會議,從七里海溼地調研開始。

車行七里海大道,8公里長的人造景觀帶不見了,往日的農家樂、遊樂設施不見了,嘈雜的人聲聽不見了。

走進溼地核心區,一片靜謐,耳邊只有水草伴著清風沙沙作響,嵌著鳥兒的歡鳴。

“溼地已經完成230處拆除整改,流轉核心區土地6.84萬畝。”寧河區主要負責同志彙報說,“溼地的保護修護規劃,已經分兩期延展到2025年,時間表路線圖一一明確。下一步要繼續推進歷史遺留問題清理、土地流轉、引水調蓄、葦海修復等‘十大工程’。”

“每年從潮白河補水8000萬立方米,通過蘆葦的淨化作用,潮白河的五類水,流到七里海里,就能成為四類水,既增加了我市的水量,又改善了水質。”市水務局負責同志補充道。“不僅如此,去年全市增加蓄水8個多億立方米。我們觀測到,今年的降雨期比去年提前了,降雨量增多了,這是多少年沒有過的。”

“七里海變樣了,這個生態景象就是無價之寶。”市委主要領導說,“2016年10月以來,我五進七里海。從第一次來到現在,無序開發、保護不夠、總體思路有偏差等問題得到了積極有效的整改。今天在七里海,看到的是天藍水綠,一片北國江南的風光。”

“只要橫下心來幹,就會有成效。”市領導勉勵寧河區負責同志:“七里海溼地是寧河的一塊美玉,是玉就不能當作石用。要堅定信念,保持戰略定力,不為數字速度所動,不焦慮、不急躁,穩紮穩打,堅決守護好‘京津綠肺’。”

看了溼地,市、區和街鎮三級黨政負責人召開會議,“當面鑼對面鼓”,就推動寧河的高質量發展,現場辦公。

“我們今天這個會以問題開篇,亮出問題,最終是要落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市領導一語概括。

寧河區委負責同志以“存在的主要問題”先亮“家醜”:腦袋上的“津門”還沒有完全打開,京冀“飛地”資源利用不夠,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標誌性成果不多;農業優勢發揮不明顯,新興產業和服務業仍是短板;鄉村振興基礎薄弱,人才匱乏;生態環保力度仍需加大,七里海移民安置面臨壓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任務艱鉅……

有自查自省,也有明察暗訪。亮出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會場上播放的對寧河區查訪問題的專題片,讓在座的寧河區各級幹部“臉紅心跳”: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差距,有的企業違規經營,一些鄉村地帶垃圾成堆;“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還不深入,有的企業遭遇辦事難;有的村委會涉嫌侵害群眾利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亟待加強……見人見事,敲響警鐘。

“看了片子,感覺壓力很大。”“反映出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不嚴不實。”區裡的同志一度慚愧得說不出話來。

市領導提出明確要求:拿出擔當作為的決心和勇氣,不留死角,不留餘地,打通基層組織建設和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整治的“最後一公里”。

發展是第一要務。之前針對寧河區發展中面臨的一些困難,市有關部門已幫助協調解決了一些。

此次寧河區的同志再次提出五大問題,市各委辦局負責人“對號入座”,當場作答,市領導現場點評,寄予厚望。

──針對未來科技城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和大北鎮產業園區項目,各相關部門表示支持。市規劃局負責人提醒:“修改規劃一定要區內平衡、節約用地,符合環保的要求。”

市領導強調:“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基地,關鍵看你有沒有項目,有沒有好的企業。不同於傳統依賴物流的工業企業,人工智能企業往往向生態環境好的地方聚集,這是產業特點決定的。寧河在這方面有優勢。”

──寧河一區之內有京冀兩塊“飛地”:清河農場、唐山蘆臺經濟開發區。市領導現場叮囑:“要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用好‘飛地’,實現規劃協同、機制協同、創新協同。”

──農業是寧河區的傳統優勢。市領導明確,“發展國際農業高新區符合寧河的特色,市裡面堅決支持。”

──關於北淮澱示範鎮建設涉及債券問題,市財政局負責人表示將積極支持。市領導寄望:“寧河特色小鎮建設,要體現水鄉特色、文化特色。”

……

“高質量發展,高在‘理念’。理念上不去,思想根子問題解決不了,發展不會達到預期效果。”市領導點到了關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再不能把發展當成‘競賽’,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把寧河這塊‘玉’砸碎了,當‘石頭’賣。這換來的不是新時代的政績,是貽害子孫的包袱。”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就曾親自謀劃推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我們要靜下心來學,紮紮實實幹。寧河要突出華北村居特色,高標準推動農村淨化工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特色旅遊。”

“要懂得‘留白’‘留綠’‘留樸’,集約集中、惜綠如金、惜土如金,走高端綠色道路。打出寧河特色,就要打響‘綠’字號、‘綠’品牌,大力發展都市型農業,做強特色農產品、優質高效農業。”

……

寧河明天的發展思路,在當地幹部心中更加明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