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養寵物,就代表不愛動物嗎?

楊鈺釵

圖片由提問者提供

不愛養寵物,就代表不愛動物嗎?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先看看有哪些人愛養寵物。

愛養寵物的無非是這幾類人:從小喜歡動物,所以要養寵物;內心孤獨,有社交恐懼症,養寵物讓自己放鬆;見別人也養寵物,自己也去攀比,就養寵物。

從上面可以看出,養寵物的並不見得自己也喜歡動物、愛動物。

例如養狗。有些人開始興致勃勃地養狗,可是時間一長,對狗就厭煩了,就會虐待狗。要知道,狗對飼養者可是短時,而飼養者對狗卻是一生。有人還會因家裡有小孩,老婆懷孕等各種理由,會把狗丟掉。殊不知,在國外,狗卻是最好的伴侶犬,對孩子異常友善、盡責,不客氣地說比現在請來的月嫂、保姆還讓人放心。北京十幾年前鬧SARS,一些人怕自己染上病毒,就把家裡養的狗給扔了。還有的,覺得自己養的狗是串兒,是雜種狗,不是純種狗,覺得跌份兒沒面子,也會把狗扔了。

看看,這些人其實只愛自己,哪是真正喜歡狗。所以,現在提倡社會領養那些救助站收留的流浪犬。

還有人養鳥。有人認為,養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自己去養鳥。其實,只有虎皮鸚鵡等少數種類的鳥已經被大規模人工繁殖,大多數鳥根本沒有大規模人工繁殖,很多還是國家法律保護的種類。可是,鳥市上那些鳥從哪裡來的?

毫無疑問,都是鳥販子從野外捉來的。以鳴禽為例,就是買來聽鳥叫的。如藍點頦,捉來公鳥用來聽它唱歌,而母鳥和雛鳥都會被鳥販子當場弄死。很多鳴禽的下場都是一樣的。養鳥人美之名曰,欣賞大自然的聲音,其實這是十足自私的體現。鳥兒只有在自然中鳴唱才是最愉悅的。

這就催生了一個龐大的捉野鳥的產業鏈。一隻鳥在被賣到買主的過程中,平均有20只鳥死於運輸、捕捉、銷售過程中。所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所以,不養寵物並不代表不愛動物。凡是熱心於保護野生動物,積極救助野生動物,打擊盜獵,關注動物福利,就是愛動物。


自然使者

不養寵物並不代表不愛動物,反之養寵物的人不一定真正愛小動物……如果每個養小動物的人都能有責任心不離不棄,流浪的毛孩會少很多,還是希望養毛孩的人做到文明養寵,為了對毛孩負責請給自己養的毛孩子疫苗絕育,帶出門一定用牽引繩,毛孩的便便要處理乾淨,因為牠們不懂事,養著牠們的人應該懂事,所以那些不愛小動物的人不要動不動就拿貓狗說事,有本事就去找養著牠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