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讓薛寶釵難堪,香菱這一行為,卻暴露了她最為刻薄的本性

無意讓薛寶釵難堪,香菱這一行為,卻暴露了她最為刻薄的本性

史湘雲說,你如果能夠挑出寶姐姐的短處,你就是好的。

黛玉聽了只是冷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她!我哪裡敢挑她呢。”

是啊,寶釵卻是太好了,好得人家都不敢挑出她的短處。但是,這樣又真的好嗎?這樣的人不是會太孤獨嗎?薛寶釵又真的是完人嗎?

看看林黛玉,一個小小的紫鵑,都可以隨時數落她,但是林黛玉就不好了嗎?我們分明看到的是,慢慢地,林黛玉格外地受到大家歡迎。最後大家都愛到瀟湘館談天說地。薛寶釵卻只能夠東奔西跑湊熱鬧。

可見一人敢於直接挑出你的缺點,是出於對於你的關心,是對於你的友善。當然這種挑缺點,不是像史湘雲一樣,大眾場合,或在他人面前,對於黛玉的數落挖苦諷刺。

那麼,人們為什麼對薛寶釵友善不起來,關心不起來呢?

首先,你看她一出場,就表現得與眾不同,是那麼的優秀,猶如女神,只有她對別人好,哪有別人對她好的份。而且大多是些下人說她優秀,而她又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大家要友善,要關心她,也不能夠啊。也就更不談數落她了。

無意讓薛寶釵難堪,香菱這一行為,卻暴露了她最為刻薄的本性

其次,就衝撞寶玉了。寶釵剛來幾天,去賈母那邊去得比較勤快,因為有寶玉在那裡。可是,突然的,她卻不去了。嘴上說是病了,其實卻是周瑞家的講的樣子:她講話惹惱了寶玉,寶玉很氣憤,不再給她別面子,而衝撞了她。

她惹惱寶玉,當然也是衝撞了寶玉堅持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寶玉本認為女孩子是水做的骨頭。薛寶釵卻也學得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蠹之流。這令寶玉失望不說,她還像長輩們一樣,在眾人面前,怎麼樣地數落寶玉。寶玉當然也不給她面子,徑直走開,懶得理會這可怕的祿蠹。寶釵也因此而羞得滿臉通紅。

寶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賈府的一箇中心,寶玉從此都不喜歡她,冷落她了。其餘許多人,當然也會不待見她。

無意讓薛寶釵難堪,香菱這一行為,卻暴露了她最為刻薄的本性

再次,她拉攏史湘雲,打擊林黛玉。史湘雲雖然心直口快,但是,她之前也跟黛玉好,兩人住在一起,雖有口角,卻僅僅只是女孩子之間的玩笑,讓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可是,突然有一天,史湘雲卻搬過去跟薛寶釵住了,而且還時不時酸溜溜地挖苦一下黛玉,並順便表揚一下薛寶釵。突然如此貶斥一個,抬舉一個,顯然是被寶釵洗腦了。

寶釵這樣破壞人家友誼,挖人家牆角,並讓挖過來的人,針對那個人原來的朋友,大家看在眼裡,認識在心底,又有誰不害怕薛寶釵這可怕的手段呢?自己的朋友,如果被她挖過去,該怎麼辦啊?

無意讓薛寶釵難堪,香菱這一行為,卻暴露了她最為刻薄的本性

再有,金釧兒之死,讓人們進一步見識了她的冷血。看看金釧兒投井後,整個賈府,唯有她一個人泰然看之,並要立刻在王夫人面前數落一下金釧兒的罪過。之後,下人聽說了這件事,又有誰會真正覺得寶釵是好的呢?因為,不管你有著多麼悲慘的遭遇,她隨時都會落井下石。

還有,她是一個開不得玩笑的人,但是她卻又最喜歡開別人的玩笑。譬如,那次賈寶玉僅僅只是說她像楊妃一樣怕熱,她就敏感得不得了,覺得寶釵是故意戳她選妃失敗的傷疤,而在賈母等面前大發雷霆。她不僅罵了丫頭,還罵了寶玉黛玉。表現得極為沒有素養。而她大膽諷刺寶黛愛情的玩笑,卻別認為是應當。

她也喜歡小瞧人,總是罵香菱是呆子。不願教香菱學習。認為香菱那樣知足混混沌沌地過日子也就夠了。殊不知,香菱本來就不俗,最是有詩心。香菱也就不找她學詩,而是找到了黛玉,讓黛玉教。香菱這麼樣放著身邊的老師不學,卻去找黛玉。大家除了覺得黛玉詩才更高外,也會覺得寶釵定是不近人情,待身邊人刻薄。因此,香菱向黛玉學詩,也會十足地令薛寶釵難堪啊。

總結一下,香菱真是無意讓薛寶釵難堪,她的一大舉動,卻對薛寶釵的過往來了一番總結,暴露了她最為刻薄的秉性。

無意讓薛寶釵難堪,香菱這一行為,卻暴露了她最為刻薄的本性

她也最容易背叛別人。瞧瞧,眾人看著她之前待史湘雲是多麼地好,可是,她最後還不是拋下了史湘雲與她的“情義”,使得史湘雲只好又回到林黛玉身邊。

還想說,她也有著很大的醋意,賈母稍微寵愛薛寶琴一點,她就說“我就不信我哪一點不如你”。史湘雲第一個聽出酸溜溜地味道。薛寶琴後來就果真不跟寶釵玩,而是找黛玉聊天打發時間。

慢慢地,大家也就會發現,薛寶釵竟然是這麼樣一個冷血可恨之人,她不停地算計著別人,為的都是自己最為自私自利地目的。如此惡俗之人,又有哪一個敢於跟她親近,與之友善呢?她這樣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會越來越孤獨,最終在滿目悲涼中,度過自己悲哀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