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工具收納間,她不到500塊就搞定了

每個人家裡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收納的東西,比如清掃工具,陽臺花花草草的種植工具,剩餘備用的裝修材料,五金件……又得方便拿取,還得收在一起不亂套。住友

@Kapribara本來也很頭疼這個問題,直到有一天她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1

說在前面的話

#空間介紹

封面是陽臺所在,左側藍色簾背後原是空調設備間,後來室外機想辦法都裝在了其他地方(物業許可),把這裡的橫隔斷打掉了,保留了空調排水管道,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

高2.3米,寬43釐米,深度不一,最深70多釐米,有排水管的地方淨深50多釐米。

#方案選擇

a.木工打櫃子。空間面寬只有43釐米,板材厚度加上去後空間更窄小。櫃門方面,這麼瘦高的門板很容易變形,分兩截又怕出品不好看;而且深圳人工貴,板材要環保的話成本更高,不划算。

b.上下導軌配洞洞板

。板子可以拉出來方便取物。一開始為這個想法興奮,後來發現左側牆面有個突出的柱子,板子不能完全拉出,儲物方式單一隻能開放式懸掛,而且還是有櫃門的問題,右側牆面以後還想做成植物牆,沒法做穀倉門,密封性不夠好,陽臺開放式的,只有懸掛儲物會進灰。

c.宜家艾格特牆面系列。橫裝貌似可行,但到了管道處,牆面掛條安裝又成問題了。

……

z.回到最初的需求。其實就是想塞大件的清潔工具、種植小工具和剩餘備用的裝修材料等。儲物量不確定,空間有限,希望儲物拿取容易,空間分割又靈活可變。

#解決方案

某天如常翻宜家app,看到了艾格特Algot框架儲物系列,心中一動:60*40,鏤空框架設計,底部還能配輪子便於移動,框架高度可選,配件多樣,拆裝簡便,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好!

2

工具間是這樣煉成的

#初步成型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剛好嵌入,完美解決了空調排水管突出的問題。

免打孔掛杆配布簾,掛上感應燈。

#佈局安排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上半部用一米高框架配自帶頂掛杆,開放式懸掛儲物;下半部用一米高抽屜架,配盒子及蓋子,封閉式儲物;用自帶配件上下連為一體。

#細節完善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本應橫裝的掛杆條,轉了九十度成了從前往後,這樣又能用另購的掛杆條,按需平行安裝兩個或多個掛杆。配上廚房用的白色塑料掛鉤,懸掛數量和前後左右的位置都可以隨意調整啦!圖裡暫時裝了2個掛杆條,5個掛鉤。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下半部的細節。1米高的抽屜架有6對導軌位,盒子我暫時買了一高一扁的。使用時蓋子不用拿出來,稍微提起一點再往後一塞,盒子就可以直接拖出來了。厚盒子放多餘的面漆、玻璃膠、種植工具、燈具燈泡什麼的,蓋上不落灰。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扁盒子。放地板幹巾溼巾、拖布什麼的。配好的殺菌藥水噴壺還能直接掛框架上。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框架上也能配掛鉤,佈局隨心所欲無敵了。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底部。本來想配艾格特輪子的,結果發現工具間三邊牆面都貼了踢腳瓷磚,框架直接架上去了,而且地面有落差,需要整個拖出來的機會也很少,輪子也省了。需要活動儲物空間的同學可以考慮加裝呀!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松下電池感應燈,夜裡陽臺燈不開的時候,簾子一拉開燈就亮了,簾子拉上不到十秒燈就滅了,感應效果棒棒噠。

框架後面的空間還塞了備用的實木線條。

這個角度也能更清楚看到框架如何完美避開空調排水管。

3

產品清單

艾格特們: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以上是上半部↑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以上是下半部↑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沒用上的輪子們↑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掛鉤↑

家务工具收纳间,她不到500块就搞定了

簾子↑

免打孔掛杆(沒有圖):

【我剁手都要買的寶貝(304不鏽鋼免打孔浴簾桿直杆型浴室掛杆窗簾杆撐杆衛生間晾衣杆),快來和我一起瓜分紅I包】http://m.tb.cn/h.WvtJo8f 點擊鏈接,再選擇瀏覽器打開;或複製這條信息¥qwaV0KA2Mc7¥後打開手淘[來自超級會員的分享]

4

成本計算

框架及配件:70+20+120+70+50+19.9*2+3.9*2=377.6元

不鏽鋼免打孔掛杆:28元

窗簾,來自宜家特賣場,一片裁成兩塊用,窗簾連加工費:55元

合計: 460.6元

更多關於收納的問題

歡迎掃碼去好好住APP和她交流

本文所有文字著作權,歸好好住APP用戶 @Kapibara 所有;任何公司、組織、個人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均不得直接使用、允許使用本文任何內容或用戶的知識產權,一經發現,著作權人將訴諸法律予以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