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 實現2020年基本無棄光

根據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徵求《行動計劃(2018--2020)(徵求意見稿)》消納目標,內蒙古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目標是:2018年,內蒙古地區風電、光伏利用小時數達到國家規定的保障性利用小時數;2019年,內蒙古地區棄風率控制在12%以內,率控制在4%以內;2020年內蒙古地區棄風率控制在10%以內,基本無棄光現象發生。

一、內蒙古清潔能源裝機及電網基本情況

截至2017年底,內蒙古清潔能源裝機3636萬千瓦,其中風電2658萬千瓦(蒙西1692萬千瓦,蒙東966萬千瓦);太陽能發電736萬千瓦(蒙西576萬千瓦,蒙東160萬千瓦);水電242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1%。內蒙古自治區電網分為蒙西電網和蒙東電網,蒙西電網供電範圍為自治區西部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蘭察布市、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通過4回500千伏交流通道與華北電網聯繫。蒙東電網目前僅與東北電網聯網運行,供電範圍包括呼倫貝爾電網、興安盟電網、通遼電網、赤峰電網,盟市電網之間尚未形成統一的電網。

2017年,內蒙古地區棄風棄光電量共100億千瓦時左右,蒙西地區棄風電量71億千瓦時,棄風率17%,棄光4億千瓦時,棄光率11%;蒙東地區棄風電量24億千瓦時,棄風率11%,棄光0.9億千瓦時,棄光率4%。

二、內蒙古地區清潔能源消納受阻的主要原因

一是熱電比重較高、冬季供暖期消納矛盾突出。內蒙古地區火電機組佔總裝機的70%,承擔主要的調峰任務,其供熱機組容量比例超過60%,進入冬季供熱期後,供熱機組大多無法參與調峰,電網調峰能力大幅下降。

二是自備電廠佔比高,擠佔了清潔能源消納空間,蒙西電網內自備電廠總裝機容量超過900萬千瓦,自備電廠發電量佔全部發電量的約三分之一,平均利用小時數達到6000小時以上。

三是電網輸送存在一定瓶頸,風光資源主要集中在電網末端,接入地區網架結構薄弱,本地消納能力不足,電網建設相對滯後,包頭、巴彥淖爾、呼倫貝爾等部分地區新能源送出受限。

四是政策機制有待完善,儘管內蒙古地區開展了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以及電力直接交易的試點,但電力市場機制仍然不夠完善,電源側和負荷側的電價機制不夠靈活,地方政府對電力市場運行干預過多,導致無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促進新能源消納。

三、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措施

1.加快解決清潔能源進出局部網架受限的問題。儘快投產蒙西電網百靈開關站、白同開關站升壓等工程,開展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清潔能源專線供電試點,解決局部新能源送出卡脖子問題,提高電網主網架新能源消納互濟能力,到2019年底前全面解決存量新能源的送出受限問題。

2.大力實施火電靈活性改造。到2020年內蒙古地區改造燃煤熱電機組約4400萬千瓦,其中蒙西地區改造規模2990萬千瓦,其中熱電機組1460萬千瓦,純凝機組1530萬千瓦,蒙東地區改造規模1440萬千瓦,其中熱電機組760萬千瓦,純凝機組680萬千瓦。

3.進一步推進可再生能源清潔供暖工程。到2020年底,全區新增可再生能源清潔供暖總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其中蒙西500萬平方米,蒙東300萬平方米.同步加強與電網調度運行和熱力管網建設的銜接。

4.促進自備電廠參與調峰。通過加強監管、開展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交易、降低自備電廠替代電量輸配電價等措施,促進自備電廠調峰消納新能源,到2020年前實現自備電廠平均增加10%的調峰率。

5.完善內蒙古地區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進一步放開各類電源的計劃電量和交易規模限制,在電力現貨市場建立前完善電力調峰輔助服務補償機制,激發火電、抽水蓄能、靈活負荷等各類調峰資霹的積權性。2020年前啟動蒙西地區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

內蒙古太陽能行業協會

2018年5月2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