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一表三千里,表到哪裡算哪裡”是什麼意思?

花開隴上

這句話說得就是親情的傳遞過程,一般農村除了堂親外就屬表親是最親的了。但表親一般到了三代四代之後也就不親了,而現在農村人對走親戚越來越不感冒了,基本上舅舅去世之後就斷了聯繫。

那麼“一表三千里,表到哪裡算哪裡”具體有什麼含義呢

中國在過去一直是由血緣連接的親情關係,在過去提拔人才基本上都是有血緣關係的一群人。而在親情之中,一般表親的關係最親,不管是做什麼,只要有舅舅在場,那就是舅舅最大。但這種親情並不能維持多長的時間,一般孩子大了這種親情也就淡了。如果外婆一輩的人都去世了,那麼表親之間的關係就已經形成陌路了,說實話這種親情的變化從古代到現在一直都是。

不僅是表情,還會有姨親,但這種親情也只是父母在世的時候親一些,一旦父輩的去世,那麼姨親也就斷了聯繫。在農村一般也對姑姑和舅舅這兩中親情最濃,在只要老人去世,那麼親情也就沒了。這時候孩子們又會組建新的親情關係,所以才有了這句話,一表三千里。


當然這句話也可以指的是距離上的遠近,畢竟現在人口流動的情況比較大,而表親又不是同一種姓氏,這樣的話可能在很遠的地方都會有表親。很多人會因為事業的發展就會定居在另一個陌生的城市甚至在國外定居,但不管表親之間的距離多遠,總之都是最親的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傾向於物質上的追求,親情對大家來說只是維繫利益上的關係而已。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農業補貼

問題:農村俗話“一表三千里,表到哪裡算哪裡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現在還是這樣嗎?

農夫觀點:這句俗語在農村裡流傳還是很廣的,聽到這句話農夫就想起了一個網絡詞語“老表”。在生活中,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稱呼別人為老表。比如江西老表、湖南老表等等。所以,從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說是一表三千里了。

其實,要想了解清楚這句話,還得搞清楚到底什麼是老表。中國人對於親屬的劃分是很嚴格的,一般對於漢族而言,女性總是要“外”嫁,而和其同屬一個家庭成員中的女性(母)或曾是本家庭成員中的女性(姑)的親屬便以“表”相稱,比如舅、姨、姑的子女被稱為表兄弟、表姐妹。

為什麼說一表三千里呢?

其實“表親”是和“堂親”相對應的,一般堂親都是同家族的,也就是同一個姓氏。而表親的姓氏是五花八門的,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表親會因為遷移、外嫁,所以分佈也是非常的廣泛的,有的甚至還會跨省、跨國,如此一來也就有了一表三千里的說法。當然了,這還只是字面的意思。其更深層次的理解,那就是親情關係疏遠了。

現在還是這樣嗎?

其實,在古代既然如此,在今天也一樣如此的。。農夫認為,相比於過去,現在農村裡的親情還遠不如了。現在農村裡走親戚也只是一種形式了,甚至還有很多的親戚都是不來往的了。


農夫雖然沒去過古代,但是在前幾十年農村裡的人都不是這樣的,還是很重視親情的。可是,近些年物質水平上升了,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對於親戚倒不如之前重視了,這個問題也確實是值得深思的。


農夫也瘋狂

與“一表三千里”相對的還有一句:一堂五百年。

講的是老時候和農村對於表親和堂親的關係遠近。

表親,指的是舅舅、姨、姑姑家的兄弟姐妹,雖然是由很近的親緣關係,但卻是不同宗族,不同姓氏。

平日裡大家分散在各地,來往本不多,等到婚嫁年齡時,或是隨家族遷移,則關係就會越來越疏遠。

所以便有了“一表三千里”的說法。



而“一堂五百年”則指的叔伯家的兄弟,同宗同姓,即使你遠在他鄉多年,每當回到老家,或者與堂兄弟相遇,都會很快的知道是一個家族的人。甚至過了幾代人,都可以在姓氏和輩分上攀上關係。

這就是“一堂五百年”的意思。


明離子

一表三千里的意思是相對於堂兄弟的關係該說的,表兄弟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姨媽,姑媽,舅舅,等傳遞關係的親戚。堂兄弟的關係是指,自己的叔叔,伯伯的傳遞的關係。
一表三千里的意思就是說,表兄弟的關係沒有堂兄弟的關係親切。表到哪裡算哪裡的意思就是說,表兄弟的關係還算是親切,再下一輩喝關係就變的比較淡了。


現在則不是這樣,特別是年輕人現在不太注重血緣上的關係了,而是和誰的脾氣性格相近和誰談的來那就和誰的關係親切。不在像以前一樣只注重血緣宗法的關係了,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朋友的關係都比自己親戚的關係更加親切,就是個很好的證明。


吟風者

這句俗語中所謂的“表”是指“表親”。

那麼,什麼是“表親”呢?


表親即中表之親。指自己與祖父、父親的姐妹的子女以及外祖父、外祖母、祖母、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親戚關係。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的傳統習慣中,女性都是要外嫁的。外嫁之後的女人是隨夫家生活的,所以,回孃家的機會就少了。尤其是外嫁女所生的孩子,更是少有機會與舅舅家的孩子進行接觸了。人的親情及友情從哪裡來?大部分都是從長期接觸中得來的。如果不經常接觸,那麼,從感情上就會淡漠,就會顯得“生分”,就會有“一表、二表,去胡拉倒”的現象出現。

從以上講述中我們就會知道,“一表三千里,表到哪裡算哪裡 ”的意思就是“表親之間的感情已不濃厚,有沒有表親都行”。

那麼,現在表親之間還是不是這種現象呢?

據我所知,現在仍然是這種現象。因為這種現象是民間的一種傳統習慣,很難改變的。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也有表親之間的感情是非常濃厚的。不過,這種情況不具有普遍性,只是一種很少的現象而已。


智者人生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賣柚子的小夥子!農村俗話“一表三千里,表到哪裡算哪裡”是什麼意思?



一表三千里。這裡的表指的就是表親。這句話闡述就是表親關係的疏遠程度。為什麼要說一表三千里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死了姑,別了舅,三年表親成陌路!

日常生活中,姑姑和舅舅是我們父親的兄弟姐妹。是我們特別親的人。我們和他們的後代就是屬於表親的關係。表親關係的遠近,主要是有姑姑和舅舅的維繫著。如果舅舅和姑姑都走了。那麼表親的關係就會慢慢疏遠了。有的甚至就不來往了。


除了姑舅表親以外,還有一種姨娘表親。就是母親的姐妹,你和你姨家孩子的關係。這種表親就更疏遠了,有句俗話說的好。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兩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因為孩子是隨姨夫的姓。平常走動來往,全靠有外婆的關係在維護著。外婆走了,姨娘再去世。等過了三年就直接沒有來往了。所以叫做,一表三千里,表到哪裡是哪裡。


在我老家還有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斷了親!的說法。說的更為現實。社會經濟在發展。大家都為了錢,而疏忽了親情的關係。想要維護好自己的親情,就要用心去維護。而不是過重的看重經濟。


歡迎大家踴躍評論轉發!賣柚子的小夥子在此萬分感謝!


賣柚子的小夥子

這話講的是傳統姻親關係。我家鄉也有“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了”,“三十年的親戚,千百年的家門”之說。就是說,姑娘出嫁就是別人家的人了,第一代是姐夫,舅子,連襟,當然很親,但第二代是表兄弟姐妹了,就隔了一層,第三代,基本就沒什麼來往了。但是往上追溯,所有人的先人都有可能存在婚姻關係,都可能扯上“老表”關係。

中國是個宗族男性社會。古代“皇權不下鄉”,民間基本依靠紳權與族權治理,是故,以姓氏為紐帶的宗族關係,便成了最為穩固的社會關係。宗族勢力的大小,意味著掌握社會權力和資源的多寡,是一件利益攸關的事。所以,只要同姓者,不管親疏都是“家人”,而且是多多益善,而異姓再親也是“外人”,有無聽便。說到底,還是利益關係的比重大,並非完全的血緣親疏關係。所以,民間還有“親戚願好,家門願倒”之說。家門隔得近,利益關係也密切,產生矛盾的機率也大,親戚隔得遠,沒有太多的利益關係,自然不易產生矛盾。


九十度的水215257285

我覺得農村這句話過去很有道理,現在倒不太符合了。以前因為家大人多,親戚關係複雜。在農村,親套親,親摞親的情況俯拾皆是。直親、族親、姻親等等,不一而足。加上農村人多子多福、兒孫繞膝、親親相幫等觀念深入人心,人們活動圈子小,生活不富裕,定親結婚普遍過早,這就導致了家家人口多,人人表親多。

現在不同了。且不說人們觀念的改變,外出打工的多了,渴望子女受到好的教育的人多了,人們講究優生優育了,即使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他們也不願多生了。更何況人人離家遠了,親戚關係也就顯得淡薄了,即便較厚的親戚,因為走動少,很多也相互不認識了。因而現代農村的表親就顯得越來越少了。


9465735661818春風

這“表”指表親,“一表三千里,表到哪裡算到哪裡”,表親沒有了直系親屬的親情,關係逐漸疏遠了,在農村表親如果上一輩人還在,可能還走的很近,但一旦上一輩人去世,都不在了,表親平時很少走動,小事不來往,大事才意思一下。見面也是表面客氣一氣,做表面“文章”了,不走心了,所以,“表到哪裡算到哪裡”。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農村人到了表親這一代,表兄妹都各有自己的小家庭,親情向岳父母一方傾斜,向公婆家這一方傾心,顧及不上表親了,平時很少來往,也沒時間相聚了,相互之間流於形式成份多一點,到了第三代就沒有了親情,沒有利益和利害關係了!表到第三代就徹底算了了!


長江老農

一表三千里,沾邊就是親。

一表三千里,表到哪算到哪裡

這裡的表指表親的意思,是與祖父、父親的姐妹的子女的親戚關 系,或與祖母、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親 戚關係。

“一表三千里,表到哪算到哪”,就是說表親很寬泛,凡是沾點邊的就是親戚。

如果你在農村長大或者經歷過農村的一些“婚宴”之類的,你會發現一些從沒見過的親戚來道賀或者上禮。如果細細問去,可能會發現他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外甥的姐的表弟等等……


但是由於這些不是直系親戚,所以更要客氣。

當初的“一表三千里”,其實也是為了將來有什麼很難解決的困難,可以藉著這點關係去求人辦事,畢竟以前的那些年代……🙃

現在的話,在農村也還是這樣,不過關係要更加的疏遠了,因為現在要麼年壯之人去拼命賺錢,要麼就是老人安享晚年,對一些關係特別遠的表親,恐怕不到性命攸關,再也不會見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