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父母是要感謝孩子的,是孩子讓我們體驗到放下所有戒備,盡情地愛,那是一種信馬由韁的自由。

——劉瑜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記得這兩段對話嗎?

爸爸媽媽不陪在你身邊的時候,會孤單嗎?

不會,因為已經習慣了。

可以分享一件開心的事情嗎?比如跟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

他想了好久,尷尬地搖了搖頭:沒有。

這是《媽媽是超人3》節目的開篇,黃聖依兒子安迪的回答。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母子間的疏離感,讓人心疼,讓人淚目。

有網友甚至調侃道:「黃聖依別裝了,你跟你兒子根本不熟。」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而在幾個月後的最新一期節目中,安迪卻來了個一大反轉,給了媽媽霸道總裁式的表白,又把一眾網友惹哭了……

不善表達的他勇敢地參加了幼兒園舉辦的炫耀媽媽大賽,如數家珍地向老師和同學炫耀自己的媽媽。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我媽媽會跳舞,孔雀舞、芭蕾舞……

我媽媽會畫畫,會把所有的東西變成彩色。

我媽媽會游泳。

我媽媽會溜冰。

我媽媽會講很多的故事。

最後,他還將自己和媽媽的卡通畫高高舉起,傲嬌地說:「我很愛她!」真是暖心到淚目。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依稀記得節目剛剛開播時,他對媽媽的「排斥」。

給媽媽選最難看的衣服。

媽媽想要牽他的手,他一把甩開。

媽媽帶他去買衣服,他一直大喊「不要」「不要」。

甚至對著鏡頭一臉嫌棄地說:「我不喜歡她陪我。」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落寞和孤單展露無遺。

可是,短短的8期節目過後,那個曾經數次想要掙脫媽媽懷抱的孩子,已經跟媽媽如此親密了。

會抱住媽媽跟媽媽撒嬌,親暱地喊媽媽「小笨蛋」,大聲地說出「我很愛我的媽媽」,言語中滿是對媽媽的親暱和愛。

你永遠不會知道,孩子有多麼愛我們。

愛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這份遲到的愛,承載了安迪內心親近媽媽的渴望,更有媽媽黃聖依的努力。

正如黃聖依在《星空演講》中提到的,她曾以為對孩子放手,把孩子送到奶奶家,不讓兒子曝光,就是對兒子最好的保護。

即使她渴望著夜夜擁著兒子入睡,渴望著可以天天跟兒子在一起,跟他一起去遊樂場玩,送他上下學。

直到聽到兒子那句「習慣了孤單」,她才發現自己以前的做法大錯特錯。

她愧疚地跟兒子說「對不起」,並決定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一點點走進兒子的心。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她帶兒子去拜訪心理專家,認真聽取專家的建議。當聽到專家那句「孩子想要向你靠近」「現在還來得及」時,眼睛裡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當即決定帶兒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跟兒子多一點獨處的時間,更好地去了解彼此。

這個出身優渥、自小過著小公主生活的媽媽,為了兒子,開啟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生火做飯,給兒子做他喜歡的煮雞蛋和西紅柿蛋湯。

第一次做農活,戴著沾滿泥巴的手套,跟兒子一起拔蘿蔔。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在親子關係中,媽媽懂得撒嬌示弱,採用一種尋求支持的方式去跟孩子交流和溝通,會讓孩子有一種

「被需要」的感覺,並在這種被需要和被尊重的基礎上去靠近媽媽。

育兒專家建議黃聖依多跟兒子撒撒嬌示示弱。

於是,她一次次近乎討好地給兒子夾菜,吃兒子咬過一口的草莓。一次次撒嬌幼稚地問兒子:「我做的飯好吃嗎」「你愛我嗎?」

摘草莓的時候,還跟兒子一起比試誰摘的草莓更大。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父母一點點靠近孩子的模樣,孩子是會認真地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

就像那個廣告片《我的不會媽媽》中,孩子說的那句話,「我媽媽不會的事情太多了,但有一件事我知道她很會,那就是做我的媽媽。」

或許,媽媽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但我知道她很愛我,很用心地做我的媽媽。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去年搬進新家的前幾個月,我擔心新房有甲醛,不得已把4歲的女兒送到千里之外的爺爺奶奶家。

雖然每晚都會跟女兒視頻,可當我再次看到她的時候——

那個曾經黏在我身邊一口一個「媽媽」叫著的孩子,竟然在我抱她的那一瞬,快速逃離,躲到奶奶的身後,眼神中充滿了陌生

惶恐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那一刻,我心如刀絞。

於是我重新租了房子,把女兒帶回身邊。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大事,內心的安全感和跟母親的親近感更是大事。

心理學家李雪說,這世間最難癒合的是母嬰關係中的創傷

嬰兒若在孤獨中學會堅強獨立,那麼他一輩子的生命底色都將孤獨灰暗,最深層的痛苦會以各種讓人難以理解的形式出現,比如成年後事業有成、夫妻和睦,但就是體驗不到發自內心的親密和快樂。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重新陪伴在女兒身邊,我努力地喚回曾經的親密感。

聽她講在爺爺奶奶家那些有趣的事情,幫她記下來。

陪她一起翻看小時候的照片和日記,回憶她小時候的點點滴滴。

在她開心、難過、委屈、生氣的時候,耐心地陪著她。

老公也開始有意識地多陪伴女兒,下班放棄一切應酬,回來陪女兒玩樂高,玩遊戲,畫畫,看動畫片。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晚上,我們三個人常常一起坐在地上講故事,聊天。

週末,我們一起陪著女兒去上早教課,參與親子互動活動。一起去郊遊,爬山,去農家院摘櫻桃,去海邊看日出。

很快,女兒開始重新黏著我們,纏著老公跟她搭積木,玩遊戲,纏著我給她講愛莎公主的故事。

永遠不要低估孩子那顆想要靠近媽媽的心。

也正因為心中那份想要靠近的心,孩子也才會那麼輕易地選擇原諒自己的父母。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我們常常低估了孩子對父母的愛,殊不知,那個小小的人兒正在用盡全身的力氣愛著我們,向我們一點點靠近。

電影《小淘氣尼古拉》中,尼古拉誤會自己的父母因為想要生個弟弟而選擇拋棄他,於是,千方百計地討好父母。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為了給媽媽買一束花,他拿出自己全部的零用錢。

為了哄媽媽開心,他委曲求全地穿著自己不喜歡的衣服,跟媽媽一起參加不喜歡的聚會。

為了讓父母高興,他甚至召集了一群小夥伴來家裡打掃衛生。

所有的努力和討好背後,只是單純地想要留在父母身邊。

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就是他們的一切。

曾經有一個小短片刷爆朋友圈。

採訪者問受訪的爸爸媽媽們:「如果你能選擇跟任何人共進晚餐,你會選誰?」

大人們聽到問題後,紛紛給出了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瑪麗蓮·夢露、賈斯汀·比伯、鮑勃·霍克、曼德拉……這些人中有歌手,有演員,有吉他大師,還有曾經改變世界的偉人。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然而,當孩子們聽到這個問題後,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和爸爸媽媽一起」「和家人在一起」。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原來,在孩子們的心目中,跟父母在一起已經足夠了。

他們可以放棄喜歡的歌手,可以放棄喜歡的明星運動員,可以放棄心中的超級偶像。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父母與子女今生相遇,是一場緣分。

黃聖依淚奔:孩子,愛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從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從那個孩子選擇成為我們的孩子開始,我們已經締結契約,相約守護彼此。

這一路,或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會漸行漸遠,但愛會永遠聯結著彼此。

孩子,謝謝你選擇我們做你的爸爸媽媽,謝謝你一直用力地愛著我們。

我們也會用力地愛著你,帶你去看世界。

旅途中,請務必玩得盡興,玩得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