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元代古戏台

到达魏村,牛王庙已经关门了。试着敲敲门,竟然有人给开了门。再稍微晚来一小会儿,看门大爷就该离开了。看我们远道而来的份上,大爷又耐心地在这里多耽误些时间。我们也得以避免白跑一趟。那一天其实是一个晴朗的好天,但太阳早已下山,拍出来也就是这效果了。

好在无论有没有阳光,这座牛王庙戏台都是这么得‘牛’气十足!

山西元代古戏台

牛王庙戏台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后檐下以及左右两山面的后三分之一部砌砖墙。前檐下和左右山墙的前面大部分敞开,使得观众可以三面观看。这种可以三面观的戏台是更早期的作法,年代一般比正面观的戏台要早。东羊后土庙戏台建于元至正五年,而牛王庙戏台的始建年代则是比其早六十余年的至元二十年(至元年号后来的惠宗也用过,但只有八年。所以至元二十年属于早在大元开国之初的忽必烈时代)。

山西元代古戏台

戏台左右两侧的后三分之一部分砌砖墙,这也是为了戏台演出时的实际效果考虑。作为一个演出舞台,即便能三面观,一个封闭的后台空间也是必不可少。这段山墙,显然是为了营造出后台来。

山西元代古戏台

山西元代古戏台

牛王庙戏台的年代就清楚地刻在前檐柱上。前檐下二角柱为方形石柱,四边抹角。石柱正面刻牡丹、童子图案。西侧石柱的抹角处刻有:“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季岁次癸未季春竖石“,下面紧接较小字体的”石泉村施石人杜秀“。石柱上方还有“交底都维那郭仲臣”题名。在东侧石柱上前面两抹角上分别为:”交底村都维那郭仲臣、次男郭敬夫“和”维大元国至治元年岁次辛酉孟秋下旬九日竖,石匠赵君王。“

两根石柱上的年代相差了几十年。可以推测戏台在建成后没多久因某种原因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由当年主持修建的郭仲臣之子郭敬夫主持了重修。

角柱上置大斗,斗口上替木承托粗壮的大额枋,横、竖方向均出头。每一面上还有两朵补间斗拱,为双下昂五铺作。

戏台内部斗拱以及梁架构架层次复杂,结构精巧而又富于变化。用那些专业木构术语来准确描述这些,已远远超出我所能。纵然抄上专家的专业描述,也徒增枯燥之感。还是直接看图吧!

山西元代古戏台

山西元代古戏台

山西元代古戏台

山西元代古戏台

在戏台的正对面,就是紧密相连的献亭和正殿。献亭顶部构造虽不如戏台之精,但也极尽繁复之能。

山西元代古戏台

山西元代古戏台

山西元代古戏台

大殿门匾上书“广禅侯庙”,落款年代为清康熙五十九年。这里所谓的广禅侯,可以从清代重新摹刻的元代“广禅侯碑”中知道其来历:“宋真宗祥符七年秋八月,驾谒亳州大清宫,至一山名孤山店。其夜御驾宿于此,众马皆病。帝曰:异哉!问近居之民,此处有何神庙。居民答曰:孤山有神曰通圣郎,君祭之,无不应也。于是帝封为广禅侯,一行御马如故。有家存焉,历代享祭,降其后世,祠而神之。”碑文中的记载充满了民间传说色彩,姑妄听之。

大殿之内有几身彩塑,水平谈不上有多高,看上去像是清货。供奉的神像即牛王、马王、药王。所以这座牛王庙也被称为三王庙。

山西元代古戏台


手慢,拖沓至此终于才把国庆之行写完。这也就快到年前了。

歇着,等年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