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不上班,在家帶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qzuser264659441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其實,如果先說到“全職媽媽”這個詞,恐怕會有很多人投出羨慕的眼光,然後覺得這是一種家人的寵愛,不用早起,不必加班,也不用看別人眼色,更不用擔心工資問題。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以上的事情每一樣都要雙倍的擔憂啊,而且各種煩躁!!

第一,就是感到心累。

首先,肯定要早起啊,要照顧孩子和家人的早餐,而且每天還要想著花樣進行準備著,生怕家人吃膩了,然後各種嫌棄。其次就是肯定是全家睡的最晚的那個,因為不用上班,所以哄孩子睡覺幾乎是每天必做的事情,然後孩子起夜也要趕緊去照顧。至於看別人眼色,以及擔心家裡花銷,幾乎是時刻都會想的問題,每個月花多少啊,怎麼省錢啊,是做好全職媽媽考核項目之一。所以心累是肯定的,而且每天待在家裡白天只有自己,有任何煩躁的事情都不知道向誰傾訴,簡直比上班的時候還要累。

第二,就是感到疲憊

各種家務簡直堪比板磚啊!洗衣做飯,外加接送孩子上下學,還有換水,換燈泡等一系列意外的發生,家裡大大小小的一切雜物幾乎都跑到了自己身上,要問為什麼,只是因為自己沒工作。全職媽媽代表著全部家裡的工作都歸給了自己,所以不要認為全職媽媽有多輕鬆,如果可以選擇真的願意在外工作。


孕媽學堂

我是全職媽媽,帶兩個孩子。老大上幼兒園小班,老二一歲半了。以我的經歷告訴你,全職媽媽的體驗吧:

我為什麼選擇做全職媽媽?有以下2個原因:

1、孩子奶奶給帶孩子有點三心二意,她喜歡在空的工地上種菜,大暑天把孩子放在她的地旁邊的土坡下面,她在土坡上搗鼓菜,有一次我提前下班,正好撞上,非常驚愕,現在都視孩子為寶貝,哪有把孩子往那一扔,去幹別的呢!我試試她的警惕程度,故意把孩子推走,沒有給她打招呼,我把孩子推走好遠,停下來半天,她都沒有發現。我倒吸一口涼氣。

她還喜歡撿廢品賣,一般大家遛娃都聚一起,大人聊聊天,孩子和孩子熟悉一下。我家孩子奶奶則喜歡推著孩子,遛垃圾桶的邊,撿廢品。我不提那氣味了,就是擔心和一個天天撿廢品的家人一起,孩子的志向格局什麼的會不會受影響。

我決定帶孩子的導火索是,奶奶把二寶放床上,她看電視,二寶從床上摔下來,皮膚青了幾天才好,然後過幾天又摔個鼻青臉腫。綜上所述,奶奶看孩子看得其實算非常湊合了,但是奶奶卻經常居功自傲,經常抱怨,除了看孩子其他一概不問不管,我和兩個做飯做家務,我晚上還要帶孩子。所以最後我忍無可忍了,還不如自己帶孩子吧!

2、決定自己親自帶孩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寶上幼兒園之後,在家裡養成的壞習慣壞脾氣一點點暴露,之前奶奶很慣他,認為大孫子一根筋,不滿足要求,就會一直哭,其實我們發現大寶只對他一直哭,當然對其他人比如爸爸媽媽和老師,也會經常用哭鬧這個工具,所以在大寶的壞脾氣愈演愈烈的趨勢逼迫下,我只能親自出馬教育了。

以下是做全職媽媽的體驗:

1、生活非常瑣碎忙碌,從起床給兩個寶寶穿衣,伺候吃早餐開始,到送大寶上幼兒園,然後回來看二寶,帶二寶看哥哥做早操,再回到家基本9.30~10.00了。

10.00-10.30二寶拉屎,給他洗屁股什麼的。打掃衛生,刷碗,洗衣服什麼的。

10.40-11.30或12.00 在小區遛二寶,和他互動捉迷藏或者其他小遊戲。

12-13.00做午飯,吃午飯。

13.00~13.30哄二寶睡午覺,有時候午飯做一半,二寶就鬧困,或者不想呆了,我就得哄哄二寶,午飯暫停。

14.00-16.00給二寶講故事,看繪本,給他看看動畫片,或者他自己玩,我看會書。

16.00-16.50給二寶做飯或者衝奶粉填飽他的肚子,順便給大寶準備點吃的,炒個飯或者下點麵條,煮個蛋或者燉肉什麼的。

16.50~18.20二寶交給奶奶,接大寶回家吃東西,或者帶點零食幼兒園吃了和同學玩一會。

後面就是準備晚飯,伺候孩子吃晚飯,讀繪本,看動畫,陪大寶做作業,或者帶他們出去溜溜。

中間還有零零碎碎的家務,其他雜事就不一一贅述了。

希望能幫到你。


寶媽值得看

我是一個九零後的全職媽媽,作為全職媽媽的這一兩年,說實話真的是身心都受到很大的考驗。現在就來具體說一說我的感受吧。

一、不被朋友理解,被認為不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了

我當時心很痛,我是一畢業就結婚,我是當了全職媽媽,可是她從來沒有問過我現在在做些什麼,而是直接定義了我的生活。認為我的生活就如同羅子君那樣,飯有人做,孩子有保姆看,自己只要逛街保養鬥小三就可以了。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是公主啊。

我說我現在也很努力,我在讀書、理財、寫作……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她又發來了一段話,大意是我們的生活不同了,你不懂我的職場壓力,我也不懂你的生活。我只是想勸勸你而已。

我的心情五味沉雜,有點想哭的衝動。

現在原先特別要好的朋友不是許久沒有聯繫了,就是隻停留在最近好嗎的尬聊上。

我被認為跟他們不是同一個世界裡的人了。

二、沒有下班時間,直到晚上睡覺閉眼的前一刻還在工作

全職媽媽是沒有下班時間的,直到睡覺前一刻還在工作。

第一年當全職媽媽的時候,晚上需要起來七八次,每次剛要睡著就被娃給嚎醒了,就得起來餵奶換尿布。白天孩子睡著了還要抓緊時間準備午飯、拖地、收拾房間,有時候還沒忙完,孩子就已經醒了。有時候是抱著孩子,孩子沒睡著,自己倒是在一直打瞌睡。

作為全職媽媽的第二年,我每天六點起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飯。睡前前一刻是洗衣服。一天當中還要看店、看孩子、做飯、買菜、喂孩子吃飯。每天忙得團團轉,一躺在床上就累得像豬一樣睡著了。

三、和lg、pp爭吵的次數變多了

有了孩子之後,會因為孩子穿得少,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誰去泡奶粉、孩子吃飯習慣等問題爭吵起來。你做的事情即使做得再多,有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會被說不懂得看孩子。大家認為你每天就只是看個孩子有什麼好說累的呢?而且還沒有像他們預期中做得那麼好。

你做的事情不斷被否定就會讓自己懷疑是否是不是沒有意義。而你只想讓他們在你累的時候輕聲說去睡會吧,而不是指責你剛收進來的衣服還沒有收。

四、沒關係,愛別人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愛自己啊

不斷被否定之後,身心俱疲,真的很累啊,有時候躲在被窩裡淚流滿面,我到底為什麼要結婚呢?為什麼要生小孩子呢?後來我自己調節了情緒。我覺得我想得有點極端。我只是把精力都盯在老公、家庭、孩子身上,所以我就會變得看哪都不爽。

愛別人首先要愛自己啊。現在我會把一些家務分給lg做,比如,自己給孩子洗完澡之後,我會故意說:“哎呀,我還得去洗衣服、諒衣服,洗澡間的地板你幫忙拖一下,怎麼樣。洗完衣服之後,我就會躺在床上說:“累了,先休息會,待會你得給孩子泡奶粉喝。”就這樣利用了一點點技巧讓lg知道自己累了,分擔一點家務。

除此之外,我還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寫作、理財、讀書在,這樣就不會覺得看哪哪都不對,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慢慢地通過讀書、寫作,認識了志同道合的人,我的視野逐漸被打開,我發現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做。


百凌721

我是一名全職媽媽,全職帶寶寶一年多了,做全職媽媽我的個人感覺是:

做一名全職媽媽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尤其是在當親朋好友討論說你不上班啊,就在家帶帶孩子啊。你還那麼年輕怎麼可以不上班了,孩子給老人點就好了。其實剛開始的時候聽到別人這麼說我還是有些接受不了了,感覺自己很丟人,後來仔細了想了一下還是決定要做一個全職媽媽,為什麼呢?

0-3歲是孩子一生中生長髮育最快的幾年,我可以每天陪在孩子身邊也就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的這麼一段時間。雖然24小時隨時待命比上班辛苦很多,但是不會錯過孩子成長中的每個小細節,你會第一時間聽到寶寶會叫媽媽,第一時間看到寶寶邁出人生的第一步等等,每天都會感覺很充實,很幸福

我之前是做母嬰營養講師的,在沒有生寶寶之前就是工作在母嬰行業的,雖然那個時候只是書面理論的知識,在寶寶出生後陪伴在寶寶身邊的每天都是很好的實踐,雖然全職陪伴寶寶,但是在

實踐中學習了很多比較實用的育兒知識,孩子也帶給我很多人之初最天真純淨的笑容

做一位全職媽媽,說自己沒有一旦的迷茫,沒有一點的壓力和彷徨那都不是真心話,有時候也會迷茫,尤其是在看著以前的同事朋友升職的升職,加薪的加薪,沒有那麼一點心動是不可能的,雖然我也會抱怨,但是作為一位全職媽媽總的來說就是痛並快樂著


BabyBaby嘉

我為什麼選擇在家帶孩子而不上班呢?

生孩子之前我的工作室一名銷售,公司不是特別大,沒有五險一金;我老婆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外企技術工程師,五險一金,各種福利,在濟南來說無論待遇還是福利都算是好的。

所以,我們倆合計著必須有一個人在家帶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兒園。最後,經過權衡還是我辭職在家帶孩子。

全職奶爸有什麼樣的體驗?

1.很充實。

有孩子的寶媽一定理解我說的很充實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天起來跟孩子的屎屁尿打交道,另外,一天3-4次奶粉或者輔食。天氣好的時候帶孩子外出曬太陽。總之,一天下來沒閒著的時候,很累!希望能看到我這篇回答的寶爸們理解一下你們的老婆,不要再說“不就在家帶個孩子嘛,有什麼累的”之類的話。

2.很惶恐

全職帶娃,也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一家子的吃喝拉撒費用都需要另一半來提供。而正是這樣,導致心裡莫名的恐慌,有些許自卑。尤其是我一個大男人還得靠老婆養著。我相信全職媽媽也是這心理吧。明明可以自己賺錢的,結果帶娃搞得沒法賺錢,搞得自己在另一半面前低人一等,自卑!


雙胞胎的爸爸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剛開始在家帶孩子時很不習慣,每天忙碌於孩子與家務中間,基本很少有自己的時間,即使偶爾和孩子出去,也是幫助孩子去找一些玩伴,而別人家看孩子的大都是爺爺奶奶輩,很少有共同得育兒話題。長期的壓抑與忙碌中,讓我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孩子也會發脾氣,甚至覺得自己讓這一切的忙碌逼得提前進入更年期。



18年1月份參加一次21天訓練班,讓我的人生髮生了一個天大的變化,通過21天的學習讓我懂得在家照顧孩子也能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21天訓練班學完後,我又學習了很多的課程,學習的時光是快樂的,也是忙碌的。我利用一切的碎片時間學習,感覺生活過得很充實,家務和孩子我也不再一個人獨自承擔,剛開始家來也會反對,但隨著各種課程的學習,我也不再是那個微微諾諾,言聽計從的全職媽媽,我有了自己的主張,我用我學到的知識給佳蘭制定計劃,讓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到家庭勞動中。

全職媽媽真的不容易,如果沒有興趣和愛好,長期待在家裡,真的很壓抑。做個愛學習的媽媽,我們學到的東西,不僅能夠在育人方面,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還讓自己為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布點mami

和那位雙胞胎爸爸一樣,我也是一位全職爸爸,有一個快五歲的兒子。

一切為了孩子

之前和妻子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有著不錯的待遇,雙方老人輪流過來幫忙照顧孩子,後來為了能儘早實現財務自由,商量後,我離職出來創業,但結果並不算成功,於是又打算重回職場。但此時四歲的是兒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傾向,各種能力全面倒退,原本很好的語言能力也完全退化,認知能力更是一塌糊塗,兩棵樹哪一個高哪一個矮都回答不出來,1 2 3三個數字我教了整整3個月也沒有學會,在幼兒園也是獨來獨往,完全活在了自己的世界。確診後根據醫生的建議每天半天去康復機構訓練,晚上在家訓練,我們讓父母回了老家,因為此時不再是照顧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就OK了,還需要全程參與訓練,並不斷學習,老人顯然無法承擔,而每天幾點之間的奔波,陪同,回家後的訓練,妻子都不適合,這是一個需要體力,精力,更需要堅韌的事情,父親這個角色顯然更合適,所以再次放下工作的念頭,全力照顧和陪同兒子,上午在家準備晚上訓練的內容和教具,下午接孩子去機構訓練,我就在走廊裡讀著一本一本關於自閉症康復訓練的書籍,晚上回家繼續訓練,孩子入睡後寫康復筆記,擬定第二天的計劃。

壓力來自各個方面

在中國這樣的傳統的社會,育兒一般都默認是女性的職責,即便是在康復機構中,也只有我一個爸爸,更多的是媽媽和老人。而傳統意義上男人掙錢養家的觀念,也讓我承受著許多異樣的眼光。加上孩子糟糕的狀態,艱辛緩慢的訓練過程,妻子獨立支撐家庭經濟的壓力也會傳遞給我,這方方面面的壓力,讓生活中彷彿只有了負能量,從不失眠的我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每夜都會突然醒來而無法入睡。

兒子,我願意用我的生命幫你追趕

當我被絕望和無助包圍的時候,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兒子下課後飛奔過來熱烈的擁抱,回家路上緊握的小手讓我有了堅持的理由,我願意用我的一切去幫你追趕,哪怕是生命!

從酷暑到深秋再到寒冬,大手牽著小手一起走過,每天都打印一張A4紙,寫著當日回家訓練和學習的計劃,就這樣八個月的時間,兩百多張A4紙,承載著我們共同的努力。你從基本不說話變成了話嘮,雖然語言相比同齡孩子還顯得幼稚和簡單;你從2歲的早教題目都不會到現在可以快速刷4歲的題目,雖然有時候會做錯;你從1 2 3都不認識,到現在100以內再不出錯,雖然別人已經都會了加減法;你從喊名字全然無反應,到現在會扭頭看我,雖然有時候忘記出聲應答;你從蹲起都不會變得跑跳自如,雖然有時候動作還有些彆扭......

我覺得全職爸爸並不丟人,為了兒子,我願意放棄職場,放棄可能的高收入,放棄人前人後的光彩,就這樣陪著你走過每一天。


愛陪娃的熊叔

先從一個幾年前的小視頻說起:這是一項工作,可能是最重要的工作。這個工作職位的名稱是"運營總監"但是事實是要做的工作不只是這些。工作的責任和要求相當的廣泛。

第一個要求 流動性,這份工作要求你必須能夠大部分或所有時間都站著工作。不斷站著,不斷地彎腰,不斷地運用自己的體力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這好辛苦!!!

要工作多長時間呢?

一星期大約135個小時或者更長...

基本上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時。

可能有人覺得:每隔一段時間,有機會可以坐下來歇歇對嗎?

對不起沒有時間供你小休。

很多人質疑?這還是合法的工作嗎?

當然!這是肯定的。你可以吃午飯,只有當所有同事都吃完了才能換你。

很多人覺得有點過分!

這個職位需要出色的談判和人際交往技巧。

還要懂醫學,金融和烹飪藝術。所以你必須身兼數職,需要不斷關注共事的人,有時不得不一起熬夜,徹夜不眠。

能夠在混亂的環境中工作,如果你有自己的生活,這個工作你必須要放棄你原來那種生活。

沒有休假,所有的假期工作量會提高,還要是樂意的。

很多人反應是覺得噁心,扭曲的笑話。

總結:沒有時間睡覺,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沒有休息一年365天,工資絕對沒有,擔任這個職務的有數10億的人。

答案就是:媽媽們,這是好多媽媽們的共同感受。

做媽媽,不簡單。全職媽媽,更不容易。意味著

全職媽媽需要放棄自己的生活和體驗,去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不僅僅是照顧孩子的健康,要關心孩子們的學業,智力發展和心理的健康,還要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性格。

在孩子最初的三年所受的教育非常重要,這段時間就是媽媽和孩子在一起,媽媽要忍受付出了好多。


夢想揚帆549

很高興收到小秘書邀約回答問題。要談談全職媽媽帶孩子的體驗,我覺得還是想說說關鍵詞全職媽媽。

說起全職媽媽,大夥兒腦海裡會呈現出笑容可親,美食能手,育兒專家或者蓬頭垢面,慵懶閒散等畫面。當然很多女性有了孩子後,辭掉工作,專職養育子女和經營家庭,就做起了全職媽媽。

要說在家帶孩子會是什麼體驗,那得想看看這個"家"是什麼樣的。有保姆或鐘點工幫忙看護孩子和洗衣做飯,跟事事親恭的媽媽絕對是兩種生活體驗。跟老人一起帶孩子和自己一個人帶那也絕對是兩種生活畫面。有丈夫支持和一個人包攬也一定不一樣。家庭經濟基礎良好生活寬裕跟拮据的日子又是兩碼事。



當然全職媽媽最開心和幸福的事莫過於孩子與自己的親密。你或許覺得無聊苦悶,日子閒散,交際能力喪失,可孩子放學回家後第一個找的喊的都是媽媽,晚上睡覺時孩子總是摟著你的脖子親暱......很多這樣的情景讓全職媽媽心裡的惆悵和失落瞬間全無。

總之,既然選擇了當全職媽媽,就要擺正心態,在小小的天地裡營造自己的小幸福。充分利用空閒時間充電,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帶孩子參與社會交流。自己的生活靠自己方能打造出幸福。


海外風情大觀

全職媽媽不上班,在家帶孩子,是很鬱悶的一種體驗。

世界上最難做的工作應該就是母親了。全天候照顧著孩子的吃喝拉撒,還要面對著鍋碗瓢盆,油鹽醬醋這些瑣碎的家務事。整天忙忙碌碌,也懶得打扮了,活生生的把自己變成一個黃臉婆。毫無報酬,而且還要面臨著被老公嫌棄的危險。自己的夢想,更是在現實面前碎了一地。


這些都是我在兒子上幼兒園之前的真實體驗。確實挺鬱悶的,想去逛逛街都找不到夥伴,大部分的朋友都要上班。一個人帶著孩子出去,我又怕不安全。後來我就乾脆宅在家裡,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大部分的東西都在網上買。

在兒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我慢慢的就閒下來了,然後就迷上了上網。在網上學習到了很多的育兒知識。也結識了附近一些志同道合的寶媽們,每天和他們交流育兒心得,吐槽吐槽作為全職寶媽的一些煩惱。從比,逛街也有人陪了。


這樣心中的鬱悶就有了排解的機會。我現在感覺自己每天活得挺充實的,尤其是迷上了悟空問答以後,初步有了一些成就感了哈。

尤其可見,全職媽媽不能讓自己與社會脫節了。找些事情讓自己做,過得充實一些,就沒有心情去鬱悶了。

我是yes麻麻,專注科學育兒,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