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工程類應屆畢業生不願去中鐵、中水、中建、中交的基層,是工資低還是條件苦?

浪裡來浪浪裡個浪

這個我有親身體會,因為我就是從中鐵跳出來的

我是13年7月畢業進入中鐵系統,在大學招聘時啥也不懂,只是聽說什麼什麼大單位來招聘了,一窩蜂的去投簡歷,我們那一批進中鐵系統的不下50個,現在估計只有不到20個了吧。(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下面只說幾點吧,主要是太多想吐槽,有什麼想問的關注我私信我吧!)



下面說說我13年到17年初在中鐵的生活。

1,累

當然,剛剛畢業,累是應該的,但是這種累是慘無人道的累,是無休無止的累,(原諒我吐槽比較嚴重),全年無休除了過年,還得看領導臉色,需不需要留守,中鐵呆了4年,慶幸的只留守了一年。留守時候那個冷清,那個孤獨,那個餓了只能吃泡麵的感覺你們是無法理解的。

混凝土澆築值班。每一根樁基澆築,盯著守起。墩身澆築,必須在頂上盯著。空心墩30米高,做吊勾上去。

說一件真人真事。我一批來的一個同事,就因為踩吊鉤上橋,掉下去,殘疾。年紀輕輕,就這樣毀了。

2,工資低的可憐

我那批還好,剛進不久就迎來上調工資,調完後能拿4000多點。

第一年4000多,同學之間差不多,沒什麼差距。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還是一樣,也許有人說我不上進,沒當領導,所以工資沒上去。那你們就錯了,我4年內做到工程部長,但是工資就是普遍低,相當低。

西成高鐵想必你們都知道開通了吧。在漢中車站內的19組道岔裡就有10組道岔是我管的,澆混凝土是熬夜守著,下大雨時找工人蓋著,夏天太陽下面曬著。自己的收入嚴重抵不上付出。

3,待遇差的很

過年過節,沒有任何過節費,就連食堂聚個餐也是簡簡單單,沒有一點國企的樣子,也許這些國企是部分人的國企吧。

還有好多事,不一一說了,說的我都火大,想不明白自己當初能在那裡帶那麼長時間。

反正現在我已脫離,只是氣憤自己為什麼不早跳出那個坑。外面世界開闊的很。

現在我也成功從中鐵跳到了房地產全國前三強,才發現那4年真是浪費,有那4年時間在外面,又何嘗是現在這樣。只有努力奔跑,才能彌補那4年浪費的時間。

(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建築筆桿

我來說說吧,應該算是比較有發言權,某交通類學校畢業6年,圈子裡都是土木的同學。

先說招聘,中鐵中交中建和各地方省級建設公司每年10月份必然去我們學校招人,都是第二年6月必須得大四學生,一般來說11月份大家就把明年的工作事情敲定了。待遇上,平均來說,中交比較好,中鐵最低。工作類別基本相同,都是直奔工地,橋樑隧道公路鐵路碼頭航道軌道,還有少部分國外項目部。

再說收入,收入最高的當然是海外的,其實要求不高,我們學校專科部一個土木類的去了,開始就是8000一個月,不過,不是很推薦,原因後面說。第二是中交,真心招聘要求最高也是中交。最差是中鐵,保底。現在我們畢業6年了,當初我們一個班30人,去了中交中鐵中建大概有20個,現在只有在中交的兩個還在,其他都轉行了。在中交的兩個二線城市買房買車。

工作環境,海外真心是最艱苦的。我那個專科出去的校友,11年畢業去烏干達項目,他們一隊5人,他堅持了不到一年,就回來了,原因是瘧疾兩次,差點掛在那。工作環境非常惡劣,就是在非洲大草原上,荒郊野外,下了飛機開皮卡十幾個小時才到工地,中間皮卡爆胎兩回,又是準備晚上,到處狗哭獅嚎,司機都是隨身帶武器的。去年他提到過一次,他們5人,掛了兩,回來兩,還剩1個在那邊,已經是項目經理,年薪百萬,用命換的。

還有一個去了雲南工地,受不了,北漂做了工程諮詢,後來去西南,世邦,又跳戴德,算是比較成功的,但是,圈子裡只有他一個案例。

運氣比較好的是本科畢業就去設計院的,畫圖,累,重複工作,精神壓力大,趕圖紙的時候,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牲口灌點油當機器用。還有,後來幾個考研的,考博的,一樣交通類設計院,也是從畫圖開始。

還有學勘測的,更是心酸。有一個故事,當初修進藏鐵路的時候,A剛到勘測隊,有一天肚子不舒服實在不能出去幹活,隊長就讓他留在營地裡休息,然後隊長就跟其他幾個出去了。結果再也沒回來,據說碰到狼群。故事不知道真假,但是,碰到危險的勘測決不少。

最後說說工地基層工作環境,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肯去?荒山野嶺,板房露營,天為伴,地為朋,居無定所,常年跟著項目部跑。試問現在的社會,還有幾個年輕人肯為三五千的工資,無悔奉獻自己的青春,或許也有很多一腔熱血的。但是當你孤獨的望著滿天繁星,想起大學畢業因而分手的前女友,對將來毫無期望,父母將老卻不能侍奉身邊,現在的年青人,大多數不會讓自己的青春在工地荒蕪。為什麼那麼多人擠破腦袋去北上廣深?(別說本科畢業,沒念過書的都知道那裡才是年青人施展抱負的地方,機遇多,在我眼裡,在大多數人心裡,就是打工跳槽的機會多)那裡有花花世界,那裡有物慾橫流,那裡才是大家想要的生活。而工地,板房,鋼筋混凝土,對不起,那不是生活,那是掙扎。

謹以此文,寄託對交大校友們的思念。


菊花豹子

網友一:

今年23算是很年輕吧。15年大學畢業後去了中鐵某局,軌道交通的。家是成都的,被分配到了上海,一開始好開心啊上海多麼讓人激動的城市,沒有父母的束縛,沒人管的到。去的時候什麼也不會,沒人教我在工地幹嘛幹嘛,就得自己學,自己看圖紙。後來慢慢習慣工地生活完全沒規律,要麼加班幾天幾天的熬,要麼停工整頓沒事情做。但是就是沒假期,一年真的除了春節一天都沒有,慢慢的心裡有些抑鬱,每次和我媽打電話通視頻都感覺的到我媽眼睛紅紅的,但就是沒當著我面哭出來,我知道我媽想我,想我離家近一點工作,想我回家談個女朋友,真的即使這麼簡單的眼球在我們這行看來都那麼遙不可及。

15年春節沒回家,導致我奶奶走的最後一面我都沒看到,我經常會想起我小學放假我奶奶在學校門口接我,給我買賽車,帶我去逛超市買好多好多零食給我吃。16年整個一年在家時間不超過10天。有時候真的厭倦了我的工作,想過幾次想要辭職,趁著年輕找一份自己愛做的工作。週末陪父母陪女朋友,結婚後每天下班回家吃飯,晚上拽著媳婦的手出去壓馬路,在夏天的河邊吹吹風,一切本該最是生活化的生活確實最難實現的。仔細想了很久,我決定還是再堅持幾年,既然選擇了這行不做出個成績就走那不是枉費了我多年的努力。好了就這麼多,關鍵權仔自己手上。

網友二:

本人14年東北某工程大學畢業,就業中鐵二十局六公司工作一年在廣東干隧道,實習一年工資3000。一天兩班,一週白班一週夜班,365×24無休。精神抑鬱。15年十月辭職,回老家一地質單位事業單位,做基坑護坡地基處理工作,死工資1800+去工地補助一天100。項目都是家附近的天天回家,個別項目需要出遠門也是在省內。有房有車,跟愛情長跑8年的老婆16年結婚17年五月新增男寶一枚,愛老婆愛孩子努力工作!

好多人說只有家庭不好的才能吃的下這份苦。我是不贊同這個觀點的。所有的人都會努力去讓自己讓自己的家庭過得更好。中鐵的工作性質註定很少能照顧家人,在我看來照顧家人比掙錢更重要所以我選擇辭職回家。每個人跟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向目標努力就好。

網友三:

有個親戚家的孩子在中建工作,當時也是通過校招進入企業。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一直到現在還是祖國天南海北地跑,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一般做工程的,都是這樣,非常辛苦。

首先,要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一年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地裡度過,生活很艱辛。他們要遠離家人,在工地上跟著那些建築工人和施工隊一起生活。住在樣板房裡,吃得也不好,住得也不好。

其次,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少,沒有時間談戀愛。他們大部分時間跟著工程跑,沒有時間回家,也沒有時間談戀愛。即使和老婆生兒育女後,也要吃住在工地,沒有時間照顧家人。最後,上升空間小,升值慢。一般要在工地上熬個十幾年,才能脫離工地,有新的上升空間。大部分的青春和光陰都要犧牲在工地上,不像那些朝九晚五的白領,有那麼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網友四:

2007年我大學畢業的時候,中鐵一局,中鐵隧道都去我們學校校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鐵一局。當時中鐵一局開的是專場招聘。首先就是介紹企業,播放了一段記錄視頻,很精彩,像是介紹祖國名山大川的風光片,我們看得直瞪眼,NM去了中鐵常年在名山大川裡不成了野人啊?

年輕人在繁華的北京上了幾年大學再去荒無人煙的野外,首先心理上就不能接受。接著更精彩,人家負責人說剛去要在基層一線做幾年,開始1500的工資還是稅前的,扣去社保之後大概能剩1300,靠,這是2007年啊!其它企業石油,礦山,電廠,化工,包括一些民營像人民電器廠給的月薪3000-6000不等,而且一般允諾的工作條件也要好得多。

網友五:

我剛剛從中建辭職。我來說說。中建大學畢業生剛進去工資還可以,作為國企,主要搞管分包,升職比較難,但是如果是大學生進去,慢慢熬,總會熬個小主管,如果有關係,會開掛。當然跟行業還有關係,相07年以前進來的,建築行業發展最好時,沒背景也很容易上去,現在不行了,行業不景氣了。缺點嘛,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無雙休,沒有加班工資,住板房,漂泊。風吹日曬,幹幾年下來,人又黑又老,土不拉幾還沒有氣質。對象不好找是肯定的。關鍵是時間一長,審美眼光會驟降,看到工地大媽也會覺得長得不錯。

網友六:

08年畢業,某211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剛進入大四就找到了工作,自己聯繫的中鐵一局,給解決天津戶口,但是起薪才1500,當時也沒想太多,給解決戶口就行,可是過了倆月,又有一家業主單位還是上市公司來招聘結果我還被錄用了,於是我就跟鐵一局違約了,交了3000違約金。很慶幸沒去施工單位,像中鐵這樣的都是野外施工,流動性大,留不住人才,辭職率也高,主要就是長期駐外,有家不能回,有了媳婦跟打光棍沒區別,所以基本三年頭上都辭職了,因為要找對象,要結婚生孩子。

切記:

不管你在什麼大學,一定要把英語學好,這樣才能去外企。上圖右下角,找到它,那裡有英語角,都是外國人、大學生、上班族,英語角里會倫敦腔、美音、印度腔的人都有!


英語老司機

我也來答一個。

網友一:大學建築專業,出來就在中鐵實習,乾的活不累,就是做幕牆的,每天坐地鐵到項目,就開始校核龍骨,你知道怎麼校核嗎?我和同事兩人乘坐吊籃,從標高±0.000處一直到±61.700那裡,你手裡還得不停的撐著龍骨,因為稍不注意就可能掛在龍骨上而導致吊籃傾覆。

我想沒人會說建築行業自由,因為我們沒有周六週日,平時隨時會加班,這都不會算加班工資。

我們再講講自己的發展,建築行業首先你得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還得有各種建造師證書,這種證書是多多益善!其次是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你得懂得打太極,你得會推卸責任,你還得會喝酒,把上面人哄高興了。

最後我想說,建築行業也有好的方面,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建房還好,基本都在市裡,但鐵路、修橋,你是有錢沒處花。這都還好,只要你想想你那生你養你的父母,到頭來,你就是過年陪伴他們幾天。你的妻子只能在電話裡和你聊以慰藉,而你最可憐的孩子,最後都可能陌生的不能坐在一起輕鬆的吃飯。

你沒能陪父母開心的過下半輩子,你沒能同孩子在上半輩子成長,你還沒同你妻子走過他最美的日子。你就垂垂老矣!


網友二:有個親戚家的孩子在中建工作,當時也是通過校招進入企業。從最基層工作做起,一直到現在還是祖國天南海北的跑工地,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一般做工程的,都是這樣,非常辛苦。

首先,要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一年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地裡度過,生活很艱辛。他們要遠離家人,在工地上跟著建築工人和施工隊一起生活。住在樣板房裡,吃的不好,住的也不好。

其次,和家人團聚時間少,沒有時間談戀愛,。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跟著工程跑。即使和老婆生兒育女後,也要吃住在工地,沒有時間照顧家人。

最後,上升空間小,升職慢。一般要在工地熬個十幾年才能脫離工地,有新的上升空間。大部分的青春和光陰都要犧牲在工地上,不像哪些朝九晚五的白領,有那麼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網友三:2007年我大學畢業的時候,中鐵一局,中鐵隧道都去我們學校校招,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鐵一局。首先就是介紹企業,播放了一段記錄視頻,很精彩,像是介紹祖國名山大川的風光片,我們看的直瞪眼,心想去了中鐵常年在名山大川裡不成了野人啊?!年輕人在繁華的北京上了幾年的大學再去荒無人煙的野外,首先心裡上就不能接受,接著更精彩,人家負責人說剛去要在基層一線工作幾年,開始1500的工資還是稅前,扣除社保後大概1300元。其他化工、電廠等3000+,允諾的條件也比這好,誰傻了會拿著1000多工資當野人去。結果轟轟烈烈的招聘專場,沒有一個人去應聘。

從工作條件到工資待遇,中鐵這樣的施工國企沒有一樣能夠吸引年輕人的。

最後也就道出:為什麼這些中鐵、中建、中交、中水只招聘應屆畢業的緣由了!


建築職業資格考試助手

老夫2015年水利工程專業畢業,進入中交四航三公司,也就是題目所說的基層。我想說的是,很多人不願意,或者來了的人很多人都想走,流動性很大。


首先,工資剛開始確實不高,扣除五險一金,到手4000左右。但是在基層,若能熬十年八年,絕對會成功,收入不菲。



條件來說,工地嘛,工作環境惡劣,肯定苦,而且悶,沒有周末,只有工作,很少生活,日曬雨淋,加班加點是經常。


"錢少事多離家遠"。綜上所述,很多畢業生不願意到基層來吃苦受累。

附上本人古銅色膚色對比。


小五哥哥

看到這個題目,我深有感觸啊,我就是中字頭單位的員工,參加工作23年了,個人總結一下:

1,如果自己真的沒啥社會關係,就老老實實的在工地基層幹起,試驗,測量,資料,預算等等,5年以後,等你的基本功紮實了,你就可以起步了,工程部長,總工,項目經理等等,由於工程單位人員流動性大,能獨當一面的技術人才永遠短缺,只要肯吃苦,總有一天你會有幹項目經理的機會的,等到了35歲以後你還沒有等來機會你就可以走人了,因為證明機會渺茫了,可是你有一身武藝,去哪裡都可以吃的香,不要再流浪了。

2,再說說我自己,20參加工作,幹了4年技術員,測量放線,試驗做試塊,親力親為,24歲總工,幹了8年技術負責人,輾轉6個工地,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失誤,32歲幹項目經理,幹了4個項目,每個項目都盈利,最多的項目盈利5000萬,最少的項目盈利360萬,36歲幹甲方業主,工作穩定,技術權威,工程常用數據和消耗數據隨口而出,為領導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目前43歲,只要是老實肯幹,捨得付出,到哪裡都能夠混的不錯。

3,在你有時間的時候多看看專業書考幾個證出來,我的註冊一建,註冊安全,試驗工程師都考出來了,雖然現在用不大著,備著總比沒有強。

4,一定要跟對人,遇到人生的伯樂,社會上操蛋的人太多,遇到垃圾人要遠離,遇到自己的貴人要永遠忠誠。


草原雄獅123456

有人說,吃的苦中苦,方位人上人;也有人說,一入工程門,有家不能回。現在還是讓我這個曾經奮鬥在基層項目的中建人現身說法吧。


首先,工作環境。髒亂差咱就不說了,生活條件現在也好多了。但是工地是個封閉的小社會,在這工作幾年,你幾乎就會和社會脫節,別人說的你都不懂。你什麼感覺?記得上大學的時候,你可是引領時代潮流的先鋒人物,這個反差之大,真的可以用天壤之別來說了。有幾人會喜歡這種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的工作?

其次,再說說工資。工資說心裡話,其實和當地平均水平比,算是高的了。況且,在工地的時候,幾乎不花自己的一分錢,掙多少剩多少。但是,工資並不是工作的全部,更不是生活的全部。很多人不爽,是因為工資和工作環境不匹配。荒郊野嶺,拋家舍業的。



最後,再說說升職。前面兩個原因不能忍受的。三年之內基本上都離開中建了。能留下來的,就有自己的職業規劃。而升職肯定就是規劃中最重要的一步。但是現實往往會給你一個響亮的耳光,都說社會街層已經固定,而這種大國企,裡面都已經固化了,都快成家族企業了。上升途徑的堵塞讓很多人都看不見前方的路!


當年的我,懷著鍛鍊自己的目的,高高興興的來到了中建,幾年以後,不能夠忍受以前認為不是困難的困難,又高高興興的離開了中建。


我是建造師馬明白,造價工程師,會施工、會預算、會考試。


建造師馬明白

看到這樣的題目,我特意諮詢了身邊幾個在中鐵、中建這類企業工作的朋友們瞭解情況,瞭解到以下一些情況供各位參考!

朋友一:

作為一名中建的員工,我覺得我最有發言權了!在入職之前,最好衡量一下自己。假如真的沒啥社會關係,那麼建議老老實實的在工地基層上幹起。比如試驗、測量等等。大概到5-7年,你的基礎紮實了,那麼基本上晉升就有你的份了!

首先會有工程部長、然後有總工,再者就是項目經理。由於工程單位的員工流動性比較大,能獨當一面的人才比較少!因此技術人才永遠是短缺,只要肯吃苦,總有一天你會升級到項目經理。假如到了35歲還沒有等到這樣的機會,那麼你也可以走人了!這意味著你的機會渺茫!只要你有一身武藝,不怕沒飯吃!

朋友二:

我在中鐵工作20年了!幹過4年的技術員,還做過測量放線,24歲就到了總工,還幹了7年的技術負責任!曾經經歷過6個工地,可以說,在我的職業歷程中,沒有任何的技術失誤!

在我32歲的時候幹到了項目經歷,親自抓的項目就有4個,每個項目都盈利,並且最多的項目盈利5000萬,而最少的項目盈利360萬。

在我36歲的時候,我成為甲方業主,工作也比較穩定,並且技術很權威。由於過去的經歷,以及紮實的工作基礎,我隨口而出的數據都能夠把握精準,成為領導決策的重要參考。

目前我43歲,我以過來人的身邊想說一句:踏實努力,捨得付出,到哪都能混得不錯!

朋友三:

我前年剛畢業就去了中鐵某局。坦白講,這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去的時候什麼都不會,沒有教,都得自己學。加班是經常有的事情,不過我也漸漸習慣這種完全沒有規律的生活,要不停工整頓,要麼沒日沒夜的加班。

有時候連假期都沒有,一年除了春節啥假都不放。久而久之,自己都覺得受不了!去年年末父母讓我談個女朋友,但是我連和人家女孩子約會的時間都沒有。

說實話,我很厭倦我如今的工作。主要是沒有自己的時間。很多人說,8小時外決定個人的未來。但是我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候何止8小時。

我希望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週末的時候可以陪陪父母和家人。及時收入少一點,我也覺得是值得的!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估計主要是條件苦!!這裡也想說這些為國家搞基礎設施建設的人也是偉大的一群人!

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去這些單位工資沒怎麼太低,而且客觀的說,還是很不錯的。當初中鐵某局去我們學校校招,我們不屬於工程技術類的學校,去招人應該是招後勤行政類,工資已經屬於不錯了,工資應該屬於商業秘密吧,比較敏感,我就不多說了,而且記得還給交五險二金,一般都是五險一金嘛!所以,相比於工資低,條件苦才是主要原因。


還記得當時我們幾個同學去校招現場,結束之後,校招負責的那個人問了我們幾個同學的情況,包括家庭啊經濟狀況之類。最後,選了一個家庭條件差,來自農村,一看就很能吃苦踏實的那個同學。當然,最後這哥們也是沒去。

條件苦我想主要是有這麼幾個原因,不足之處歡迎補充。

第一,現實狀況使然。你想想,需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地方絕大多數還是那些偏僻的崇山峻嶺的地方,苦不苦可想而知!

第二,太過封閉,與外界聯繫少。去的都是些偏僻的地方,而且工程量很大,一去就是很長時間,難免與社會有些溝通不暢。

第三,男多女少,解決婚姻問題很難。

這個問題,當時校招的負責人給我們講了個笑話。說是如果女同學去這種單位,帶點基本的生活用品就行了,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帶。為啥呢?因為男的多女的少,那麼多單身漢看見女的巴結都來不及,什麼化妝品吃的用的早就殷勤地送上了!哪裡還用自己買自己帶~

這話說到這個地步,可見,在那樣的工作環境下,解決個人婚姻問題,可能真的挺難的~

第四,離家太遠了,照顧家庭父母都太不方便。

我最後有個女同學去了另一個類似的單位,也就是偶爾在求求上有她的消息。生了孩子,好久才能見一次,那種和親人長期兩地分離的感受,應該是最大的痛苦吧!

總之,我覺得還是條件苦是最大的原因!

也向這些為了國家建設奉獻青春的人致敬!這個活你不干我不幹,總是有人要乾的。畢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基礎設施建設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俠與法

關於應屆畢業生不願去中鐵、中水、中建、中交的基層,那就結合我個人經歷談談感受。我是從中建出來的,長期從事水電建設,現在辭職回城市了,應屆畢業生不願去更多是因為長期野外、條件艱苦,待遇方面還是不錯,有錢沒地方花,在野外地方剩下的也就只有銀行卡上的數字了。


(1)中鐵、中水、中建、中交單位性質

中鐵、中水、中建、中交等單位是大型央企,目前,這些企業工作性質是長期野外,修建公路、鐵路、水電站等,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鄉下或者無人區

,國家對外援助不斷增強,很多項目都到國外,特別是戰亂國家,每天都要當地政府持槍保護,十分危險。

(2)信息獲取,更為全面

(3)家庭條件較好

一般現在的小孩,家裡條件都相對比較好了,特別是90後,像城市裡的小孩誰家沒有一兩套房,父母基本就一個小孩,因此成了家裡的掌上明珠,

父母更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份穩定工作,而不是長期在外,即使錢少點也無所謂,大不了轉行乾點其他事情,因此家庭基礎較好,沒什麼壓力,因此不靠子女賺錢養家。

(4)長遠考慮

中鐵、中水、中建、中交一年四季在外,一年能回家就幾十天,有不少像國外項目一年都不一定能回家,特別現在國家對國外援助,很多項目都是在國外,像這些企業的項目部基本都是清一色男的,隨著年齡增大,找對象成了老大難的問題,很多都相親,現在女孩子都希望找穩定工作的老公

,像中鐵、中水、中建、中交這些都是備胎。結婚後,更多時間是兩地分居,家裡老婆抱怨、孩子常年見不到爸爸,自己心裡苦,家裡人也苦,特別是老人家更辛苦。


綜上,應屆畢業生不願去中鐵、中水、中建、中交考慮更為全面,換成誰都會這麼想,應該企業應該更多的人文關懷,要用感情吸引應屆生、用感情留住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