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耶律德光篇

他的父親是草原上的一代梟雄,建立了一個屬於耶律姓氏的王國,帶給家族無上的榮譽,父親是他最崇拜的人,每一次的凱旋而歸都讓他充滿嚮往,他總是想象著自己,也能像父親那般強大。


他是耶律德光,是契丹國主耶律阿保機的二兒子,與其他兄弟不同的是,他特別喜歡漢人的服飾,每當阿保機帶回豐富的戰利品,耶律德光一定會第一個衝上去,找尋漢家兒童的玩具,那些做工精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還有五光十色滑美的頭帽衣飾,都是他最愛收藏的寶貝。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耶律德光篇

耶律德光受他父親的影響極大,內心十分仰慕漢文化,在眾多阿保機的子女中,不得不說他是一個異類。但阿保機卻十分喜愛這個聰明伶俐孩子,常常會親自督促他的學業,專門為他找到大儒授課,耶律德光不亦悅乎。

這個另類的孩子,得到很多漢家大臣的擁護,在草原民族的習俗中,年長的兒子通常是繼承人的選擇,阿保機對於繼承人的選擇也猶豫不定,他的妻子述律後,卻旗幟鮮明的支持這個二兒子,在述律後的心中,無論大兒子多麼英明神武,但二兒子更適合繼承帝位,耶律德光完全能夠開創契丹的千秋大業。

在述律後的支持與幫助下,耶律德光先後參加過多次的對外大戰,軍事功勳的積累,讓耶律德光有了更多的支持,他在與阿保機徵渤海國勝利後,耶律阿保機在凱旋途中病逝,926年,25歲的耶律德光正式在宣政殿繼位。

耶律德光繼位後,充分展現出務實的態度,對漢文化的偏愛也使他更加倚重漢臣,而漢人的崛起也讓契丹貴族十分不滿,經常會因為瑣事發生糾紛,耶律德光充分展示出過人的天賦,將胡漢大臣分為南北兩院,北院負責草原部落的管理,南院負責漢族地區的管理,充分解決了這個的難題。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耶律德光篇

而在中原大地上,朱溫篡唐後,各地軍閥混戰,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耶律德光充分的抓住了機會,讓契丹的鐵蹄輕易的進入中原。

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了能夠在中原稱帝,找到了耶律德光,甘心奉上燕雲十六州,求契丹發兵後唐。

面對這到嘴的肥肉,耶律德光立刻答應了石敬瑭的請求,三路大軍發兵後唐,助石敬瑭打敗了李從珂的軍隊。石敬瑭得到了帝位後,按照當初的約定,將燕雲地區如數奉上,而且還與契丹盟約:奉契丹為宗主國,世代以契丹為父,晉為子。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耶律德光篇

乖乖!這麼孝順的兒子上哪去找?耶律德光心滿意足的收下了兒子的禮物。輕易得到這麼多肥沃的土地,適合更多遼國的漢人耕種,遼國終於在中原紮下了根。有了這塊廣袤的土地,中原地區便可任由契丹的兵馬橫行。石敬瑭乖兒子,爸爸愛你!

這裡要提到的是,唐朝末年到後晉時期,漢族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吊打遊牧民族的,漢族兵士的裝備與作戰素質,都遠遠強於遊牧民族,之所以在宋朝以後,常年被遼金元等少數民族打的毫無招架之力,主要是由於丟掉了燕雲地區的大平原,遼國在此地發展壯大,北地漢民也接受了這個不排外民族的統治,遼國實力大增。再有就是西夏李元昊的崛起,使宋朝版圖內沒有了養馬之地,面對來去匆匆的騎兵,宋朝將領只能以守為攻,少數民族便是這樣不斷蠶食騷擾,使大宋疲憊不堪,不得已實行緩和的邊境狀態。

942年,臭名昭著的兒皇帝石敬瑭死了,養子石重貴接過了政權。這個年輕的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遼國傳遞一個消息:稱孫不稱臣,我要單幹了。

什麼?孫子!你這是要挾爺爺我嗎?竟然繞過合約想獨立,本來沒有理由吞併中原的耶律德光,這時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藉口。

耶律德光親率大軍怒氣衝衝而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年輕的孫子,會給他上了一課。遼國兵馬受到後晉人民頑強的抵抗,兩次大敗讓耶律德光鎩羽而歸。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耶律德光篇石重貴

熟讀漢家文化的耶律德光,很快找到了失敗的原因,低估後晉的實力是他犯的嚴重錯誤,怎麼能夠讓後晉實力大減呢?耶律德光想到了石敬瑭的例子,他很快的找到問題的關鍵。

耶律德光再次的發兵中原,但他這次聯繫了兩個人,一個叫杜重威,一個叫張彥澤,兩個後晉的領兵大將,而耶律德光給出的條件是:讓你們做中原的皇帝。

這個條件實在是太誘人,兩個人無法不接受。通過這次合作,耶律德光很快的便敲開了後晉的大門,拿下了那個不孝的孫子,將其囚禁起來,耶律德光搖擺著身子哈哈大笑的坐上了皇位,兩位後晉大將如夢方醒,這才知道上了老狐狸的當。

947年,耶律德光采用漢人方式,在開封登基為帝,並改國號為“大遼國”

耶律德光完成父親的遺志,讓契丹民族在中原稱帝,他不愧為遼國的民族英雄。

但這時另一個英雄也出現了,後晉大將劉知遠起兵稱帝了。原來耶律德光登基後,忽視了契丹民族的侵略性,契丹軍隊在中原地區燒殺掠搶,引起大部分漢人的反抗,劉知遠順勢為帝,帶領後漢大軍向開封進發,沿途將遼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面對氣勢正酣的後漢軍隊,耶律德光不得已離開了他眷戀的寶座,匆匆的逃回北方。

耶律德光謀劃多年的願望破滅了,在歸去的途中急火攻心,於947年病逝於欒城。


耶律德光的一生,都在為契丹民族開疆擴土,他重用漢臣,使漢族文化在契丹紮根,很好的解決了兩個民族間的矛盾,利用五代期間中國的內亂,乘機取得燕雲地區,耶律德光無疑是契丹民族最偉大的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