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建設 創新經濟模式 實現脫貧致富

發展農村建設 創新經濟模式 實現脫貧致富

美麗中國長江行】重慶開州齊聖村:“農業+生態+旅遊”走出富民路

中新網重慶5月15日電(馬佳欣)七條溝、八道梁,高坡土地不產糧,開門就見山,種田走半天,上學路太遠,看病更困難,曾是重慶市開州區齊聖村真實寫照。如今,這裡在“農業+生態+旅遊”的發展模式下,硬化公路貫穿全村,基地掛滿果實,村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們村曾是長沙鎮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耕地用鄉親們的話說,‘蓑衣蓋住是一塊、斗笠蓋住是一塊’,出行難、飲水難、用電難。”齊聖村村民王倫兵回憶。

近年來,齊聖村按照“發展莊園經濟,實現旅遊富民”的總體思路,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和生態旅遊,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式的“農業+生態+旅遊”發展模式。

齊聖村黨委書記熊尚兵介紹,齊聖全村呈立體結構,海拔最高的李伏山山頂1100多米。該村根據李伏山森林覆蓋率高、空氣質量優、水資源豐富的自然優勢和齊聖村北靠開州城區、南靠萬州城區的區域優勢,高端規劃發展生態旅遊。一是結合全村的優質產業佈局,在紅心獼猴桃產業園區建設齊聖居鄉村旅遊接待中心;二是在海拔1000米的李伏山,投資3700多萬元,建設了集會議培訓、休閒娛樂、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多功能生態旅遊接待中心齊,兩年多以來,齊聖莊園已實現旅遊收入300多萬元;三是堅持齊聖生態旅遊“一盤棋”、“同步走”的思想,著力將齊聖村打造為全域旅遊村,幫助和培植了一批有特色的民宿和農家樂。

“村裡山地面積佔90%,海拔落差又大,以前大多數都是荒地。”熊尚兵說,經過多年探索,齊聖村變荒地為寶地,因地制宜,根據特色水果產業對海拔和土質的要求,在海拔500米-1000米間,發展紅心獼猴桃1400畝和優質藍莓200畝;在海拔200-500米間,發展優質柑橘1800畝。紅心獼猴桃、藍莓、柑橘三大園區從山底到山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此外,為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村裡投資3000多萬元,在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一社土門子建設高端美麗鄉村居民點2個,安置居住條件差、生存環境惡劣、出行不便的的群眾103戶464人。在美麗鄉村配套建設了標準幼兒園、衛生室、便民超市、村級旅遊接待中心、圖書室等,滿足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目前,齊聖村已實現了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季摘果、冬季賞雪“四季旅遊”和“四季接待”,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4800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3456元。該村也先後獲得了“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市和諧示範村”、“全市美麗鄉村示範點”等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