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客機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巴克司令

先來說國產支線客機ARJ21。

ARJ21從2002年項目立項,2007年12月首架總裝下線,2008年11月首飛試驗,2015年交付成都航空,一直到2017年7月獲得中國民航局頒佈的生產許可證,標誌著ARJ21正式進入批量生產交付階段。就在前不久的4月8日,ARJ21還在冰島完成了大側風包線擴展審定試飛工作,標誌著ARJ21-700飛機具備適航規章要求的全部氣象條件下的安全運營能力。但是由於利益上的分歧,ARJ21目前還沒能拿到美國FAA和歐洲EASA的適航認證,短時間內也許只有在國內的航線上見到它。

目前ARJ21的訂單數為452架。


再來看國產幹線窄體客機C919

國產幹線窄體客機C919於2007年立項,2015年首架機總裝下線,2017年5月首架首飛成功,2017年11月首架機成功轉場西安閻良,並開始開戰下一步研發試飛和適航取證工作。目前第二架原型機也已經完成首飛試驗,預計5月將轉場山東東營,開戰下一步的試飛工作。

中國商飛計劃6架C919原型機供試飛研究,除第一和第二架試驗機已經完成首飛試驗,其餘四架試驗機仍在製造過程中。其中第一、二、三架試驗機主要驗證飛行性能、操縱性、結構性能;第四架試驗機主要進行航電系統的測試;第5架試驗機主要測試客艙系統、高原性能;第六架飛機主要進行可靠性試飛。

所以C919目前還處在適航取證階段,距離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估計至少還得等3~4年。

C919訂單數量目前達到了815架,不過絕大多數都為國內的航空公司和飛機租賃公司。

最後來說說中俄聯合研製的寬體客機CR929

2017年9月中國商飛公司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共同發佈了中俄聯合研製的寬體客機項目CR929,C和R分別是中俄兩國英文名稱首字母,數字“9”和C919一樣寓意天長地久,代表雙方合作深遠而持久。“2”表示這款飛機由兩國企業聯合研製。這款飛機設計載客量為250-300人,航程12000公里,對標空客A330和波音787。

目前CR929仍處於設計的初步階段,預計首架試飛要等到7年後,至於正式交付投入商業運營,估計還得等上十年。


熊貓愛飛行

這個大飛機是我國很早就重視和研發的,因為大飛機不僅可以用於民用方面,也可以用於軍用方面,關係著軍用戰略轟炸機的研發,所以研製大飛機是必須進行的.

早在2006年2月9日,國務院就發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大型飛機重大專項被確定為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而之後於2008年成立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是實施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員工8300多人,設計研發中心承擔了C919中型客機、ARJ21新支線飛機的研發任務。

C919中型客機,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幹線民用飛機,於2008年開始研製.“19”代表的是中國首型中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航程4075-5555公里,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計獲28家客戶815架訂單.2018年2月6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宣佈2021年交付首架C919單通道客機.所以你問的加緊研發,主要是要趕製給這815架訂單的用戶,在這三年時間對整個客機進行最後的檢查整改檢測改進,並開始批量生產製造.

如果說有些遺憾的話,是因為C919還只能使用外國的發動機,它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和法國賽峰公司合作,研發的最新一代LEAP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單臺性能非常優異,推力可以達到13噸.發動機仍然是我國的短板,還沒有完全匹配的,為了生產製造出售給國外的客戶訂單,只能先這樣採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