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1.碰瓷: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新规则规定像在接触的过程中向上挥舞自己手臂将不在视为投篮犯规,当身体接触发生时,持球队员必须已经有投篮动作,而不是抓着球准备投篮。这就是我们口中的哈登规则。

2、允许联防、三秒违例: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巅峰时期奥尼尔在篮下几乎无人能敌,一旦在禁区内拿到球,他可以摧毁任何防守者,面对百年不遇的中锋,联盟只能修改规则限制他的发挥,这就有了禁区3秒违例以及合理冲撞区

3.三秒区域:

最初的3秒区是6英尺(约1.83米左右),麦肯是NBA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代中锋,麦肯在内线的杀伤力太强,以至于当时的NBA不得不为他做出很多规则的调整,其中最著名的一项,就是将三秒区从6英尺拓宽到12英尺(约3.66米左右)。张伯伦除了单场100分,单场55板和连续18投命中等不太象人类做得出的成就以外,张伯伦迫使联盟64-65赛季开始将3秒禁区扩张到了16英尺(约4.88米左右)。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4、罚球时,在球触及篮圈或者篮板之前,任何人不能将脚提前伸进线内--威尔特-张伯伦。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5、“砍鲨”战术:

沙奎尔-奥尼尔这也许是NBA历史上最强壮、力量最强大的怪物,联盟不得不为他修改一些规则,这其中包括联防的合法化,以及可以对无球人进行包夹的原则,为此各队纷纷祭出“砍鲨”战术,因为巅峰的他,是一个人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的。后来,NBA决定对无球犯规设立新规则来回应这种不雅的场面——如果防守方在比赛结束前2分钟对无球及没有做出控球准备的队员进行这种犯规,进攻方可在罚球(1次或2次)后保留球权。这个新规则规定了那些希望在最后时刻迅速得到球权的球队必须对持球队员犯规,同时浇灭了与张伯伦以及他的难兄难弟们玩“躲猫猫”的渴望。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6、背身5秒: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早在1992年时,NBA已经推出过类似的裁判备忘录,被视为是专门针对查尔斯-巴克利的,这条规则是限制背身持球的球员背打时间不能超过超过五秒钟,所以这条规则限制了他。

7、雷吉-米勒法则: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射手为了对付那些贴身紧防的高手,往往会在投篮时“故意伸腿制造犯规,这条规则意在限制投篮球员出手时故意伸腿而造成对手犯规的动作,进攻球员如果再度伸腿制造犯规的话,那么他们要么领到一次进攻犯规,要么在赛后遭遇假摔法则的惩罚。

8、高位防守区: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防守者在跟防外线球员时通过用自己的手跟对手上肢接触,以达到限制对手突破路线和空间的目的。对于当时的NBA来说,这已经限制了全联盟的进攻效率。于是在04年总决赛之后,联盟就做出规定,高位防守区(从后场到罚球线前的区域),防守人不能用手接触被防守者。

9、技术犯规追罚:

拉希德-华莱士在2000-01赛季单赛季领到了41个技术犯规,这在现在的NBA来说已经是永远不可能被打破的纪录了,因为联盟在2006年做出了技犯次数的规定,球员一个赛季常规赛技术犯规只要吃到16次,那么他就将自动被禁赛一场(而且没有工资),此后,每吃到两个技犯,就将追加一场没有工资的停赛。

推动NBA规则改变的大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