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三)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道德經》

第40章 有生於無

---------------

原文:

1、反者,道之動。

2、弱者,道之用。

3、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簡譯:

1、相反,是道的運動所在。

2、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3、天下萬物都生於實有,實有出自虛無。

第41章 大器晚成

---------------

原文:

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2、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3、下士聞道,大笑之。

4、不笑不足以為道。

5、故建言有之:

6、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7、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8、夫唯道,善貸且成。

簡譯:

1、優秀的人聞聽悟道的方法,會勤奮學習馬上行動。

2、一般的人聞聽悟道的方法,會將信將疑是懂非懂。

3、俗陋的人聞聽悟道的方法,會嗤之以鼻哈哈大笑。

4、若不被這種人嘲笑就不足以證明大道的可貴。

5、所以有《建言者》記載:

6、光明的大道好似昧暗,前進的大道好似後退,平坦的大道好似崎嶇,

上德的境界好似虛谷,最潔白的好似有暇疵,最廣大德恍似不足夠,

修德的過程好似怠惰,質樸純真好似不堅定。

7、遠大的目標落實於障礙的跨越,貴重的器皿成型於精細的雕琢,

大道隱藏在無名事物中。

8、只有遵循大道規律的人,才能善始善終並且成功。

第42章 強梁不死

---------------

原文:

1、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3、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侯王以為稱。

4、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5、故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6、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教父。

簡譯:

1、自然生就陰陽未判一氣混元,一氣混元激活了時間與空間,

在時間與空間中產生了能量,能量的互相轉換產生了萬物。

2、萬物都有負陰而抱陽的特性,沖虛不盈是走向和諧的根本。

3、人們所厭惡的,莫過於“孤”、“寡”、“不穀”, 而侯王以為稱。

4、因此萬物或是因為減損反而獲得增加,或是因為增加反而導致減損。

5、前人的諄諄教導,我們也用來教育後人。

6、努力培養棟樑之才的人精神是不死的,我們將以他們作為學習的榜樣。

第43章 無為之益

---------------

原文:

1、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2、無有,入於無間。

3、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簡譯:

1、天下最柔善的,駕御天下最堅毅的。

2、無形有質的,進入不開竅的空間。

3、我從這裡感知無為的益處。

4、這種無言的教化,無為的益處,天下是很少有人明白的。

第44章 知止不殆

---------------

原文:

1、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2、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3、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簡譯:

1、虛名與生命哪樣更親?生命與利益哪樣貴重?貪得名利與放棄生命哪樣是病態?

2、過於愛惜虛名必定大費其神;過於收斂財物必定大傷其身。

3、知道滿足便不會受辱,適可而止便不會遭殃,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

第45章 大成若缺

---------------

原文: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4、躁勝寒,靜勝熱。

5、清靜,為天下正。

簡譯:

1、最完善至極的似有欠缺,但他的作用不會衰竭。

2、最豐盈四溢的好像虛無,但它的作用不會窮盡。

3、最正直的品質似有彎曲,最聰明的技巧好似愚拙,最卓越的辯才好似木訥。

4、運動可以戰勝寒冷,寧靜可以戰勝炎熱。

5、唯有清靜,是天下的正道。

第46章 知足之足

---------------

原文:

1、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2、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3、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4、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簡譯:

1、天下擁有和諧之道,最好的戰馬卻在田間勞作。

2、天下失去和諧之道,懷駒的母馬卻在戰場生產。

3、最大的禍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過就是貪婪。

4、所以以知足為滿足的人,其滿足是永恆的。

第47章 不為而成

---------------

原文:

1、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

2、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3、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簡譯:

1、不出門戶感知天下,不望窗外明見天道。

2、出去的越遠,知道的越少。

3、所以聖人,不遠行自然以心證道,不窺視自然明白事理,

不作為自然有所成就。

第48章 為學日益

---------------

原文:

1、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2、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3、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簡譯:

1、學習技能日漸精進,由技入道日漸減損。

2、當漸漸損到無意識狀態,這種境界就叫無為,而此境界無與倫比,

取得天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3、如果仍然患得患失,就不足以贏得天下。

第49章 聖人之心

---------------

原文:

1、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2、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

3、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

4、聖人在,天下翕翕,為天下渾其心。

5、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簡譯:

1、聖人無私心,以實現百姓的心願為自己的心願。

2、善良的人用善心對待,不善良的人也用善心對待,從而收穫善的果實;

3、誠信的人用誠信對待,不誠信的人也用誠信對待,從而收穫誠信的果實。

4、聖人出現,天下和諧,為天下調和統一的精神。

5、百姓都甘願做他的耳目,聖人也把百姓都當作自己的孩子。

第50章 出生入死

---------------

原文:

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2、死之徒十有三;

3、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4、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5、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6、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7、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簡譯:

1、生命的歷程都是坎坷不平的,健康活著的人有四肢九竅;

2、痛苦死去人也有四肢九竅。

3、那些原本應該活著的人卻在動盪中死去,都有四肢九竅。

4、這是什麼原因? 是因為他們放不下生命的包袱。

5、多聞以善攝取生命能量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犀牛和老虎,

進入軍隊不用被上盔甲和帶上兵器。

6、犀牛沒有目標用它的犄角,老虎沒有目標用它的利爪,

敵人沒有目標用他的兵刃。

7、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他已脫離了死亡的境地。

第51章 是謂玄德

---------------

原文: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2、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3、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4、故道生之,德畜之。

5、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6、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簡譯:

1、大道規律創造了生命,大德規範維護了發展,物種的差異形成了各自的特點,

團隊的優勢是它們成功的關鍵。

2、所以萬物的本能意識,莫不尊崇大道而且器重大德。

3、大道被尊崇,大德被器重,不是聽誰的命令,而是自然的規律。

4、所以大道自然創造了生命,大德自然維護了發展。

5、道生長萬物德培育萬物,道豐滿萬物德包容萬物,道滋養萬物德維護萬物。

6、生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無所不為而不自恃有功,統管萬物而不任意宰制,

這就是玄修而至的大德。

第52章 是謂襲常

---------------

原文:

1、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2、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3、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4、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5、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6、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7、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

8、是為襲常。

簡譯:

1、天下萬事都有它們的初始,可以說是天下萬事的起點。

2、既然知道天下萬事的起點,就能知道天下萬事的結果。

3、既然知道天下萬事的結果,再反過來印證萬事的起點,

這樣做一生都不會有閃失。

4、堵塞感官之竅,封閉慾望之門,終身不會疲憊。

5、開啟感官之竅,增添紛擾之事,終身不可救藥。

6、能預見規律可以說是聖明,能保持柔和可以說是堅強。

7、用其所掌握的智慧之光,復歸萬事萬物光明的前景,

就不可能給自己留下禍殃。

8、這是傳承下來的悟道方法。

第53章 介然有知

---------------

原文:

1、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2、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3、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4、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

5、非道也哉!

簡譯:

1、讓我們抱持良知,行於大道之中,唯恐偏失。

2、大道是那樣的平坦,世人卻偏行險路。

3、朝政廢除,田園荒蕪,糧倉空虛。

4、卻有買弄文采、炫耀利劍、鋪張飲食、囤積餘貨之輩,皆為盜世欺名。

5、他們走的不是正道啊!

第54章 祭祀不輟

---------------

原文:

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2、子孫以祭祀不輟。

3、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4、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5、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6、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7、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8、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9、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簡譯:

1、善於建立德性的人堅毅不拔,善於抱持大道的人永不鬆脫,

這是子孫得以祭祀不絕的榜樣。

2、用這樣的榜樣來修身,他的德行就會返樸歸真。

3、用這樣的榜樣來齊家,這個家庭的德行就會充實有餘。

4、用這樣的榜樣來建鄉,這個鄉的德行就會傳頌久長。

5、用這樣的榜樣來治國,這個國家的德行就會豐富盈滿。

6、用這樣的榜樣來平天下,天下的德行就會像陽光那樣普照萬物。

7、所以,從一個人的德行可以瞭解一個人,從一個家庭的德行可以瞭解一個家庭,

從一個鄉的德行可以瞭解一個鄉,從一個國家的德行可以瞭解一個國家,

從天下的德行可以瞭解天下。

8、我憑什麼知道天下必然的結果啊?

9、就是以此瞭解的。

第55章 含德之厚

---------------

原文:

1、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2、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3、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4、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6、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7、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簡譯:

1、道德豐厚的人,就像赤裸的嬰兒。

2、毒蟲不蟄,猛獸不咬,兇鳥不傷。

3、筋骨柔弱卻抓得牢握得緊,不懂男女交合生殖器自然硬朗,

這是精氣純全的緣故。

4、終日哭叫而不啞,這是先天之氣自然調和的緣故。

5、自然調和是永恆的基礎,明白永恆的道理則是聖明。

6、增益生機才是福祥之意,用心使氣血諧和才達剛強。

7、如果強行壯盛則會加速萬物的衰老,這是不符合大道規律的,

不遵從大道規律則會過早衰亡。

第56章 是謂玄同

---------------

原文: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3、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4、故為天下貴。

簡譯:

1、知“道”者,明白“道”是不可言的;言“道”者,不明白“道”是不可言的。

2、只有堵塞感官之竅、封閉慾望之門、挫去盲目銳氣、擺脫迷惑紛憂、

和順生命光景、認同塵土本相,通過玄修才可以進入與道大同的境界。

3、而達不到這個境界必然產生親近疏遠、利益損害、高貴低賤等分別心。

4、所以唯有達到與道大同的境界才是真正可貴的。

第57章 以正治國

---------------

原文:

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3、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4、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5、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6、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7、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第58章 禍福相倚

---------------

原文:

1、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2、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4、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5、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6、人之迷,其日固久。

7、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簡譯:

1、國家的政策寬鬆無覺,人民便純樸敦厚。

2、國家的政策嚴酷煩瑣,人民便狡邪詭詐。

3、災禍中倚藏著福祉;福祉中伏藏著災禍。

4、誰能知曉其中的奧秘呢?沒有標準參考。

5、正常的變化為荒誕,良善的轉化為邪惡。

6、人們為此感到迷惑,時間已經久遠了。

7、所以聖人,方正而不生硬,銳利而不傷人, 耿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炫耀。

第59章 長生久視

---------------

原文:

1、治人事天,莫若嗇。

2、夫為嗇,是謂早復。

3、早復,謂之重積德。

4、重積德,則無不克。

5、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6、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7、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8、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簡譯:

1、治理人事順應天性,最重要的是惜愛。

2、唯有惜愛,是做好復歸自然之道的準備。

3、復歸自然之道的準備,即所謂厚積恩德。

4、厚積恩德,則無往而不克。

5、無往而不克,則沒有人知道他的能量極限。

6、沒有人知道他的能量極限,就可以把國家託付給他。。

7、有了治理國家的雄厚基礎,就可以長久。

8、這就是根深蒂固,生機蓬勃的長久之道。

第60章 德交歸焉

---------------

原文:

1、治大國,若烹小鮮。

2、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3、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4、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5、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簡譯:

1、治理大國,要像煎小魚一樣。

2、以道的意境統轄天下,其瘟神就不會肆虐。

3、不是其瘟神不在肆虐,而是其肆虐也傷不到人。

4、不但瘟神傷不到人,聖人也不會因懼怕瘟神而傷人。

5、瘟神與聖人互不傷害,是德交歸於道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