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是什麼關係?

鄭在白話

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都是猶太人歷史上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使用過的語言。

二者的表面相似性是都使用希伯來語字母(其實是古代阿拉姆方塊字母)書寫。記得2009年在北大上通選課美國史專題。當時老師給大家看了美國在世界大戰時期面向猶太人的徵兵海報,上面用這種方塊字母寫了幾句話。老師提到這是希伯來語,我是希伯來語專業的,看了看覺得不是,我跟老師說,這是意第緒語。然後老師鼓勵我下次上課準備一個五分鐘的小報告,給大家解釋一下二者的關係和區別。

這是希伯來語的“意第緒語”詞條

這是意第緒語的“希伯來語”詞條。

二者都用阿拉姆方塊字母。乍一看很像,但意第緒語的詞彙明顯更長——因為元音基本被拼出來了。alef和ayin這兩個輔音字母,在意第緒文裡面用來拼元音了。而且,意第緒語作為一種高地德語方言,本來德語詞就都很長。這也是我們區分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的方法——如果沒學過的其中任何一種的話。

————

當然,字母相同,只是文字上的相似性。語言和文字是應該區分開看的。語言上,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的基礎語言是完全不同的。希伯來語是一種閃米特語,屬於亞非語系閃米特語族西北閃米特語支。而意第緒語基本是一種高地德語,但裡面有很多來自希伯來語和阿拉姆語的猶太特有詞彙。反過來,現代希伯來語裡也有一些來自意第緒語的表達法,比如nu這個語氣詞。

古代希伯來語是古代以色列和猶大王國的語言。聖經舊約絕大部分內容用希伯來語寫成。但希伯來語慢慢被阿拉姆語代替,作為口頭語言,失傳曾長達兩千年,後來在猶太復國主義的倡導下,被重新作為口頭語言復活(這種語言復活的嘗試,成功的例子不多,愛爾蘭的蓋爾語一方面似乎曾經消亡地並不徹底,另一方面似乎恢復得也不理想)。

立陶宛猶太人本耶胡達是復活口頭希伯來語的主要學者。

二十世紀,由於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以及現代以色列國的建立,意第緒語的前景黯淡,許多講意第緒語的人死於戰亂,還有一些移民美國和以色列,改用英語或希伯來語。但現在紐約和以色列仍然有一些正統猶太教徒堅持講意第緒語。

紐約威廉姆斯堡地區的意第緒語報紙。


如果說二者還有什麼關係,恐怕就是二者都是我們研究猶太人歷史和現狀不可或缺的語言。中國人學希伯來語的有一些了,學意第緒語的只有個位數,真正從事學術研究的,我只認識一位。如果大家對東歐猶太人歷史和文學、現當代正統猶太人社區感興趣,不妨多學學意第緒語。


梅華龍

經研究瞭解,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希伯來語是猶太人的民族語言,二戰時期,猶太人解散以後,流落到世界各地,時間久了,部分猶太人,把自己的希伯來語和當地的語言混合使用了。其中,居住在中東歐的猶太人,把自己的希伯來語和德語混合了,形成了一種少有的,不易聽懂的語言,這便形成了意第緒語。據瞭解看到,他們的拼寫字母都基本相似,但發音不同。可以理解成,意第緒語,是希伯來語和德語的混合“土語”,是猶太人流落他鄉後形成的一種“土話”。目前,居住在以色列的大部分猶太人,都不會說意第緒語了,而希伯來語仍然是他們的民族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