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安發佈醒示:這些都是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

在今天山東省公安廳聯合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監局舉行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凍結資金返還儀式上。山東公安機關公佈了一批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及常見詐騙手法預警提示。

山東公安發佈醒示:這些都是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

一、兼職刷單詐騙

典型案例:煙臺某學院大學生張某在學院QQ群內看到一則刷單返利廣告:“淘寶、天貓、京東等官方商城為提升業績,急需一批刷單人員”,張某發現這種兼職賺錢快,操作簡單,便根據群內的廣告加了一個QQ好友,這個QQ好友教薛某如何進行刷單,然後發送了一個支付寶賬號,張某便按照要求向此賬戶轉賬刷單。刷了第一次之後,對方告訴張某第一單要連刷5筆,張某按照要求轉賬後,對方又要求連刷兩次5筆才能把之前刷單的錢返還。張某便又刷了8筆錢,但對方又稱由於轉賬金額較大需要系統認證,要求張某轉款7200元,然後又多次聲稱還是轉賬金額較大需要認證要求張某依次轉款7200元、8400元、8400元,張某通過自己的支付寶淘寶先後刷單17次,總計刷單47400元。張某此時發現對方一直要錢,卻一分錢沒有返還給自己,這時突然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接到報警後,煙臺市公安局辦案民警迅速開展偵查工作,先後趕赴陝西、四川、廣東等地,將冷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經查,該犯罪團伙加入校園QQ群,在群中以淘寶刷單支付相應報酬的名義實施詐騙40餘次,對此次詐騙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警方提醒:刷單等虛假交易行為已被明令禁止,並非正當兼職,應講誠信,杜絕任何刷單行為。

山東公安發佈醒示:這些都是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

二、網購退款詐騙

詐騙手法:犯罪嫌疑人事先根據存在問題的產品,主要是服飾、化妝品、母嬰用品,篩選網絡購物客戶信息,專門針對購買此類產品的消費者實施詐騙。犯罪嫌疑人掌握支付寶芝麻信用分數與借款額度的關聯關係,一旦問清受害人的芝麻信用分數後,能清楚說出受害人借款額度,使受害人放鬆警惕。然後冒充客服工作人員以產品缺陷或質量問題引誘受害人進入“退款流程”,誘使受害人掃描二維碼轉款實施詐騙。

典型案例:濟南市民張某在淘寶上購買了一件外套,貨到後接到一個自稱是其所購外套生產廠家的電話,稱其購買的衣服質量不合格需要召回,讓其通過支付寶添加一款“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軟件進行退款操作。張某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在該軟件內完善信息,從中借出4000元,扣除購買外套的錢後,將剩餘的錢進行轉賬。犯罪嫌疑人稱張某的還款沒有驗證成功,讓其通過“螞蟻借唄”再借出4000元,扣除購買外套的錢後,通過支付寶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向其轉賬。張某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進行操作後,對方仍稱驗證失敗,讓其繼續進行操作,張某查詢其支付寶交易明細後發現借款全部充值了遊戲點卡。張某意識到被騙,遂報案。

警方提醒:1. 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時,要使用電商平臺提供的聊天系統進行溝通,以便保證購物過程完整記錄,遇到問題方便申訴解決,並且可以有效提示和攔截站外釣魚網站。

2.對於出現商品存在質量問題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核實。

3.不要隨意掃描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

山東公安發佈醒示:這些都是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

三、冒充公檢法詐騙

詐騙手法: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冒充公檢法人員,編造被害人各類證件被異常使用或莫須有的違法犯罪行為,打著幫助受害人洗脫罪名的幌子,令其將錢款存入指定的“安全賬戶”配合調查。詐騙分子不斷要求被害人不得告訴任何人,包括配偶、子女和警察。

該類詐騙案件兩大突出特點:一是作案方式多樣,作案手法隱蔽。犯罪嫌疑人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先是恐嚇被害人涉嫌犯罪,然後利用假傳票、假通緝令等騙取被害人信任,甚至實施連環詐騙,作案手法不斷變化。犯罪嫌疑人往往通過改號軟件,偽裝成公檢法單位的真實電話號碼撥打被害人電話或發送短信,即使被害人通過114查號臺進行核實,也較難發現其中問題。二是犯罪手段迷惑性強,涉案金額較高。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檢法機關人員身份,恐嚇被害人涉嫌犯罪,並利用非法購買的公民信息偽造通緝令迷惑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能夠準確說出被害人身份信息,大大增加了被害人對詐騙電話或短信的信任度,並且被害人因欠缺相關法律知識又急於證明清白,容易從思想上被犯罪分子控制。

涉案金額一般較大,經常發生百萬元以上的案件。

典型案例:濟寧的尹某接到自稱本地公安局民警的電話,稱有人冒用其身份證辦了一張招商銀行的銀行卡涉嫌洗錢,讓尹某配合北京市朝陽區公安局的民警協助調查。

一會,又有一男子打電話給尹某,自稱是北京朝陽區公安局 “高警官”。在電話中稱有人冒用尹某的身份證辦了一張北京招商銀行的銀行卡,涉嫌與他人洗錢。尹某覺得很奇怪,他沒去過北京,也沒辦過這張卡啊?“高警官”繼續對尹某說道,如果不配合調查就將其帶至北京市朝陽區公安局“隔離審查”。尹某稱自己沒有做過違法的事,還要在家裡上班,照顧家人,“高警官”說不來不要緊,做個電話筆錄即可,但要對筆錄保密,不允許告訴任何人,洩密會影響案件的偵破,要付法律責任,並稱第二天一早會打電話做筆錄。果然第二天,“高警官”打來電話要做筆錄,但要求尹某找一個安靜的賓館來做筆錄,不能在家中。尹某按照這個“高警官”的要求開始做筆錄,把自己的身份信息、資金賬戶甚至是卡里的金額都一併告訴了“高警官”。

做完筆錄後,“高警官”稱需要檢察院“胡檢察官”給你做財產公證才能洗脫你的嫌疑。幾分鐘後,自稱“胡檢察官”的一女子打來了電話,要求尹某把他存摺裡所有的錢取出來轉到“清查官”鄧某的卡上,尹某照辦將自己存摺裡的近30萬元轉入該賬戶上,“胡檢察官”稱半小時後開始公證,但銀行快下班了,明天再打給你。第二天,“胡檢察官”再也沒有聯繫了,尹某才發現自己被騙。

四、冒充熟人詐騙

五、冒充企業領導詐騙

典型案例:青島某科技公司受害人唐某(女,42歲)在QQ上與犯罪嫌疑人假冒的公司領導聊天,對方以公司一筆業務沒有談成為由,讓受害人撥打電話聯繫客戶退款。後犯罪嫌疑人再次假冒客戶誘使受害人通過中信銀行網銀轉賬27.9萬元。

警方提醒:此類案件受害人主要為單位財務人員,屬典型可防性案件。建議各企業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大額轉賬匯款前必須經過當面或電話核實程序,且注意安裝必要的殺毒防護軟件,定期更換密碼,防止個人信息洩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