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長輩血糖異常?簡單三步平穩下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總是時不時聽到周圍長輩血糖增高、血糖異常的狀況,這個頻率越來越頻繁?

很多人都在問,這到底是怎麼了?

家有長輩血糖異常?簡單三步平穩下來

醫生的答案是:主食沒有吃對。

這反而讓人更加困惑了,從古至今,主食都是這麼吃的,為什麼到了今天,就出了問題?就以長輩來說,他們年輕時的老年人,糖尿病更是鮮少聞之。

原因出在哪裡呢?

  • 過去的主食,已經不是現在的主食

早些年處理稻穀的方式相對粗糙,穀物外層的膳食纖維等,反而得到了保留,雖然吃口粗糙,卻更健康;

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的升級換代,對食物的處理更精細了,穀物經過一層又一層的打磨,只剩下基本都是碳水的胚乳。

  • 過去的零食,已經不是現在的零食

父母輩時的零食,是漫山的野果、新鮮的瓜果、 地裡成熟的蔬菜,而蛋糕這樣的舶來品,只有逢年過節才有的奢侈享受;

而現在就在轉角的便利店,就能購買到各式各樣的麵包、蛋糕、巧克力

  • 過去的勞動強度,已經不是現在的勞動強度

父母輩時的勞作,是工廠、田野,都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體力勞動

現在的工作,大都是在一個個的格子間,朝九晚五不帶挪動身子、拼命的敲打鍵盤。

  • 過去的交通,已經不是現在的交通

出門靠走路、騎自行車,父母輩這樣健康環保的交通,已經離去很遠了;

現在出門公交、地鐵、開車,就是在小區門口取個快遞,有的人也會選擇平衡車代步。

簡而言之,享受高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同時,我們也在忍受它帶來的副作用

人,吃得越來越好,動得越來越少,從能量的角度來說,攝入的能量越來越多,消耗的能量越來越少。

年歲見高,身體基礎代謝下降,飲食中攝入的能量增加,長此以往,這多出來的熱量變成脂肪,囤積在身體的各處。

肥胖造成胰島素抵抗,血糖的控制就更難了。

想要更好的控制血糖,這三步尤為重要:

第一步: 學會挑選主食

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這個概念一定要清楚:

GI(升糖指數)

升糖指數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是人體進食後機體血糖生成的應答狀況。

在我們的身體裡,所有碳水消化都被降解成單糖,釋放到血液中,升高血糖讓人產生飽腹感。

如果血糖中葡萄糖持續釋放,達到一定的高度,胰島素就開始分泌,它會使血糖轉運到細胞來恢復正常的血糖濃度。

如果這個過程發生的太快,也就是血糖突然升高,胰島素分泌,血糖又突然下降,身體會很快產生飢餓感。

重點:

不刺激過量胰島素分泌,讓血糖過山車,是最好的維持血糖的方法。

GI食物,葡萄糖進入血液峰值低,下降速度慢,食用後不易產生飢餓感;

高GI食物,葡萄糖進入血液峰值高,下降速度快,血糖波動大。

如何區分GI的高中低

高GI食物>70

55<中GI食物<70

低GI食物<55

GI值越高,對血糖影響越大

低GI主食

藜麥 全麥(全谷)面 蕎麥麵 粉絲 黑米 黑米粥 粟米 通心粉 藕粉

中GI主食

紅米飯 糙米飯 西米 全麥粉 麵條 麥包 麥片 燕麥片

高GI主食

白飯 饅頭 油條 糯米飯 白麵包 拉麵 炒飯 爆米花

  • 決定食物GI值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食物處理程度,食物處理的越精細,越容易消化吸收,GI值就越高。

以稻米為例,糙米的GI值最低,處理精細的大米,GI值升高。

但是,很多細心的人監控自己的血糖,發現即使吃的是低GI食物,自己的血糖波動還是很大,這是為什麼?

因為忽略了另一個概念:

GL

血糖負荷:指的是100g重量的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g)與GI的乘積。

血糖負荷的指數能結合吃的食物中含有碳水的量,推算出這種食品對血糖水平產生多大影響。

推算公式:

GL=GI×碳水化合物含量/100

如何區分GL的高中低:

高GL食物>20

10<中GL食物<20

低GL食物<10

GL越高,對血糖影響越大。

  • 有人根據GI表格,發現胡蘿蔔GI值高得驚人,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呢?


真相


胡蘿蔔的GI值為:71 每100g胡蘿蔔(老)含碳水7.7g

100g胡蘿蔔的GL值=71×7.7/100=6

GL值小於6,是低GL食物

同理高GI的南瓜、西瓜,因為碳水含量有限,一次吃上200-300g,對血糖的影響,還是有限的。

大米粥在大家的印象中,一定是升糖神器,但如果是一碗稀薄的大米粥,想要提升血糖,還是有難度的,因為量不夠。

  • 粉絲的GI值為31,可以用它做主食?

真相:粉絲的GI值為:31 每100g粉絲含碳水82g

100g粉絲的GL值=31×82/100=25

GL值大於20,是高GL食物

同理,低GI的粉條、藕粉,因為碳水含量高,一次攝入100g,也會很快的升高我們的血糖。

總結:

在挑選主食的時候,不僅要關注GI,也要關注GL。

關注了這兩點,並不表示就萬無一失了。

第二步:找到食物正確的烹飪方式

家有長輩血糖異常?簡單三步平穩下來

即使是同樣的食物,對它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血糖的影響也大不同:

  • 米飯

同樣的一碗米,放得水越多,煮得越軟爛,GI值越高;

新煮好的米飯比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米飯(澱粉糊化),GI值更高。

  • 土豆

土豆GI值升序排列:

烤土豆(60)<蒸土豆(65)<煮土豆(66)<微波爐烤土豆(82)

  • 五穀雜糧

雜糧粥熬得越軟爛,GI值越高;

五穀雜糧打成粉,GI值升高。

  • 麵包

麵包烤過後,GI值更高。

  • 燕麥

燕麥需要處理的程序越少,GI值越高。

整粒燕麥<鋼切燕麥<快熟燕麥<即食燕麥

總結:

在胃腸道機能正常的前提下,多讓它幹活是有好處的,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減緩葡萄糖的分解;

食物越軟爛、越容易消化,胃腸道的工作量越小,葡萄糖就釋放的越快。

還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來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比如:混合膳食

用富含碳水的主食,搭配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都可以降低胃排空率及小腸消化吸收,減緩葡萄糖的釋放,降低GI值。

饅頭——88

饅頭 + 脂肪(黃油)——68

用富含膳食纖維的蕎麥做雜糧饅頭——66.7

饅頭搭配蛋白質(比如醬牛肉)——49.4

性價比最高的,就是跟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搭配,脂肪的加入改變雖然明顯,但額外增加不少飽和脂肪酸和熱量,絕非首選。

想要更好的控制血糖,注意選擇:

1.

GI的同時低GL。

2. 注意食物不要處理得過於精細,越精細,GI值越高。

3. 主食搭配富含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蛋肉奶豆和蔬菜,能降低全餐的GI值。

第三步:運動改變血糖狀況

家有長輩血糖異常?簡單三步平穩下來

運動減少身體脂肪,腹部脂肪容易造成胰島素抵抗,而減少腹部脂肪能提升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所以,

運動可以有效預防二型糖尿病的發生。

力量訓練可以增加身體的肌肉含量,而葡萄糖的另一種儲存方式是肌糖原。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

做到了這三步:

  • 分清低GI 和低GL ,多選擇著這類食物

  • 對食物做簡單處理就好,食物越原生態,對血糖影響相應越小

  • 養成運動的習慣,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控制血糖,也沒有那麼難,不是麼?

家有長輩血糖異常?簡單三步平穩下來

家有長輩血糖異常?簡單三步平穩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