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ACG圈子裡的辣妹總是有金髮黑皮的概念?

蘆方文

簡單一句話,藝術源於生活。我們之所以對日本ACG圈子中普遍以金髮黑皮形象來定位辣妹感到奇怪,根本原因是我們作為中國人並不瞭解日本的社會情況。日本ACG作品中對辣妹的金髮黑皮的審美本來就是取材於日本的現實情況,即赫赫有名的澀谷繫著裝。

(頭圖:《辣妹飯》)

首先說下日本ACG圈子裡,有人說這種浪潮已經結束,日本動漫已經普遍開始採用白皮辣妹的形象了...這其實是一種誤區,事實上日本ACG始終是以白皮辣妹為主流的。與其說是白皮,不如說日本動畫作品中的女性大多都是膚色很白,日本的動漫作品很少刻意表現膚色的差異(歐美的亞洲人形象就顯得很黃...可能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不同膚色人種的群體在看待另一群體時總能看到不同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歐美觀眾覺得日本的女性角色有歐美特徵,而日本創作者們卻渾然不覺的道理,關於這點的詳情可參考“御宅之王”岡田鬥司的採訪)。

金髮黑皮辣妹這種角色設定,在日本的ACG作品中實際上一直是以配角的形式存在著,大多是充數配角,雖說澀谷系和秋葉原文化聯繫很深,但並不代表兩個圈子就能相互理解,金髮黑皮形象往往只能在18X的同人本里常常出現,大眾作品很少看到,這裡出於有關規定我也就不舉例子了,放張全年齡黑皮辣妹動畫充數好了。

不過之所以辣妹形象重新被抬上來,重要原因是近幾年日本漫畫圈開始逐漸創作起了辣妹題材的戀愛漫畫,辣妹這種和阿宅等校園班級底層的人不同,往往處於班級的次要上層位置,為了滿足阿宅們的需要,漫畫往往會將辣妹設計成外表開放內心純潔的清純碧池形象...這也是我們熟悉的《第一次GAL》被動畫化的由來,其實這類作品現在也不少。

而伴隨著辣妹題材作品重新被漫畫圈搬到了舞臺上,金髮黑皮的辣妹形象也隨之重新步入大家視野,也出現了一些以金髮黑皮辣妹為女主角的作品。最後我就來說一部最近在追的美食題材純愛辣妹漫畫——《辣妹飯》,熟悉的清純碧池+師生戀+美食題材+福利。

最後簡單介紹下109辣妹:

去過東京的人,尤其是拜訪過日本新人類最喜歡出沒的澀谷的人,應該有被一種人嚇過吧,這種經常出沒在澀谷的高校女生,有一頭茶色的頭髮、黑色的臉蛋上有誇張白色的眼影和銀色的口紅,超高的厚底鞋和超短的迷你裙,這就是在日本橫行近五年的「109 辣妹」,日本人叫他們為 gan guro,用日本話說叫做「黑麵妞」。

關於殺馬特和109辣妹的聯繫,我覺得兩者區別還是挺大的。殺馬特的起源是一支在國內並不知名僅靠怪異打扮而在國內受到模仿的,實際直接接觸這一文化的人很少,大部分是跟風。而日本的109辣妹澀谷系打扮則是直接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國民美少女”安室奈美惠:

出身沖繩的安室皮膚本來就比較黑,黝黑的皮膚、健康的元氣、地攤都買得到的衣著,讓安室出道後立即穩居「國民美少女」寶座,這種形象隨著安室人氣飆漲,立即在澀谷引起風潮,再經過不同程度的發酵與發揚光大,最後就演變成 109 辣妹滿街跑的景象。

可以看出,日本的109辣妹實際上是在日本主流娛樂的衍生出來的一種時尚浪潮。而本質正如惠惠大佬所言是在追求歐美化,所謂的黑皮金髮並不是追求像黑人的那樣的黝黑,而是像古天樂那樣的小麥皮膚似的“亮黑”。當然,這種是非常難以駕馭的,正如我們經常看到的那些辣眼圖片一樣,在日本也很少有109辣妹真的能駕馭得來這種膚色保持和化妝,大部分都成了我們所嘲笑的黑炭臉...

也能理解,畢竟這種時尚確實需要功底。而且長得好看什麼裝扮都能駕馭的來...殘酷的現實啊


遠坂宗敬

很簡單,染(金)發,皮膚顏色上做文章,是辣妹的基本特徵,歸根到底是追求歐美化啊。

一般來說,亞洲女孩比較小家碧玉,黑髮黃皮膚;歐美的就相對很奔放大方,金髮多膚色,比較符合辣妹的本質特點的說。

《第一次的gal》中的黑皮辣妹

辣妹文化也被稱為澀谷系女生,主要還是上世紀日本受到美國文化的“毒瘤”太深,以奔放自由為理念,不好學習只好誇張的打扮。

比如說下圖這這樣的日本女生,嚇死人不償命啊!

其實這與我國的殺馬特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話說,有誰知道殺馬特文化是怎麼來的呢?

尤其是90年代是鼎盛時期,那時候以黑肌膚+誇張妝容+誇張淺色捲髮,和性感的打扮為主。嗯,還有各種大膽的服飾。

日本辣妹第一代教主,安室奈美惠。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進入到21世紀,日本ACG圈子也逐漸意思到黑皮辣妹不在受到追逐(殺馬特也一樣,逐漸凋零),現在動漫中的辣妹開始變成很多白皮金髮了。

的確,如此更符合現在的審美觀!

當然,現在動漫中還出現的黑皮金髮辣妹,更多的還是一種時代符號吧!有點懷戀的意味了。

比如說,《齊木楠雄的災難》的命醬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