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原阿里巴巴高管、嘀嘀董事、天使投资人)聊团队建设(上)

王刚(原阿里巴巴高管、嘀嘀董事、天使投资人)聊团队建设(上)

(以下内容均属王刚第一人称语述)

我这里有一个观点,在阿里巴巴工作九年多,一直在琢磨,最大的观点变化是这么来的,在B2B里面天天强调“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追过程是最有特色的地方,B2B把追过程数据等同于追结果,比如说拜访量多少,你的新客户量多少,你的RP值多少。就像支付宝说交易量多少,我们天天围绕这些东西在谈,突然有一天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团队天天盯着这些指标做,还往往越做越差,有些团队的老板是很浪漫的,像诗人一样的,就像王老师那种,一定不会盯数据的,这种浪漫一点的反而业绩很好。

追过程其实可以理解为建团队,建团队的能力决定了数据怎样,就是养奶牛,过程数据已经是桶装奶了,你有五桶,将来会出五桶袋装奶,你有六桶,就出六桶袋装奶,我们会追到末端去。

销售这么问主管,主管这么问经理,越问越没味道,所以启发我说其实是团队的状态和能力带来的那个结果,你可以不用管过程数据,如果员工每天是疯狂的,能力是胜任的,根本不用过问他的工作,当然他的状态是萎靡的,哪怕天天看报表都没有用,如果说糊弄我,在支付宝学三年也没用,天天盯数据看,是看不出问题的,他骗你的。

我们看到很多人拜访量是十家,但是实际上不用半个小时,这个过程数据里面你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然后我们组里开始转移,今天开始关注团队,又遇到一个现象,天天有主管去强调我的团队建设有多好,天天去做激励,天天做PK,后来发现这个团队越PK越没士气,他开的会越多,团队越反感他。

又发现一个问题,团队建设也是建设不起来的,也拿不到结果,那我们就反思这是什么问题,发现团队建设原因是你个人品格和智慧决定团队水平,团队不会凭空产生的,把一个好团队交给一个滥主管,这个团队就变成滥团队,滥团队交给好主管,就变成好团队,你说团队出问题还是主管出问题,那当然领导者出问题了,不是团队出问题。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开始琢磨,看白板上面,列了一些问题,这里面的问题,你们帮我找出来一条,哪一条是说你们自己的。

如何营造一个结果导向,又是学习型的团队,空降管理人员如何快速融入,团建做得看似很成功,经常聚餐,但工作就无力。如何做团建能让团队有战斗力和执行力

。天天在吃饭,越吃互相信任越差,因为吃饭就搞不清楚谁买单,吃饭就不知道谁喝酒,吃饭就把人性弱点暴露给团队,越吃就越没信心,离远一点还能骗一骗,没啥底而言了。

对于团队当中的小白兔是留还是弃,目前团队成员业务能力与岗位需求匹配不上,还有差距,如何物色到合适的人。如何提升团队业务能力。这些问题说明今天我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到团队个体身上,但是我们再思考一下,我们有多少时间反思我们自己。

大家思考一下,马总带人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团队当中不可能有懈怠,第一老板已经很拼命了,累的那么瘦。第二老板聪明,聪明的老板不可能让下属闲的,我不可能让员工闲的,能丢给他的活,全部丢给他。

只是跟大家讲粗浅的道理,你的团队状态和能力带来的结果,而不是你外面这些数据带来的结果。所以你关注团队的状态和能力要胜于数字,关注你自己的品格和你的为人处事可能要比你关注你的团队更重要。

我做销售的时候,我逢谁都吹牛,我是第一名,你这个东西不服我不行的,但是我当主管以后不能这样讲话了,当主管以后就开始虚伪的说你是超级明星。真的很假,因为你自己心里不认可,你怎么能是老子天下第一呢。

后来慢慢发现是真的了,说的越来越多,你是超级明星,我不OK,你OK。随着时间越来越习惯,你就发现真的you are都OK了,然后再往上开始做经理,发现下面业务员超级明星没有用了,不够了。

经理犯的错误是什么?就是最喜欢夸业务员是超级明星,但是最不喜欢说主管是超级明星,因为你是优秀的主管,其他所有主管都是垃圾。你突然当经理了,发现这些主管做得那么滥,你做主管那么好,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你。一个主管当了经理之后,最受打压的是六个主管,他看每个业务员都是水灵灵的,都很好,看主管都不好的。

B2B有一个同学,也是英雄人物,有故事的人,他当销售很牛,后来当了top 主管,让他做区域经理,第一天分享的时候,他说什么叫目标,够的着的不叫目标,他迅速的踩着桌子跳着摸到天花板,他说这才叫目标,这个动作完全出乎导演意料之外的,没有想到他现场有这个动作,这不符合大区的风格。

下面业务员一片崇拜,这个老大太牛了,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从此以后,所有业务员都叫他去陪访,就像讲课一样,讲的好天天找你。陪访,牵涉大量精力陪访业务员,忽略把精力传授给七个主管,主管遭受冷落。他大面积给业务员培训,每天讲的非常亢奋,讲了好多场,然后业务员越来越崇拜他,他越来越喜欢业务员,他就把主管冷落在旁边,刚去第一个月,真的有效果,有增长了3%,还是很夸张的数字。

那个时候不管不问不理不睬,只要结果就好了,从第二个月开始,业绩下滑,下滑了四个月,下滑到比他来之前还要低。我们觉得奇怪,这怎么可能,这肯定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怎么这么好的一个主管当经理,能够把区域业绩整的这么烂,这时候我们才去关注了。

关注结果没用的,要看团队现场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现的太晚了,我们没搞明白他的结果怎么拿到的,原来通过一个短期行为拿到的。他直接越过主管去培养销售,这个东西是不持续的,他的七个主管跟他都不太好,都觉得没信心,他去以后,七个主管都没信心,不是一个没信心,他们觉得跟他比简直就是小儿科,觉得应该回去做销售。

然后我们开始迅速关注团队,发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经理没干经理该干的活,他干了主管该干的活,他是一个超级主管。作为经理应该干什么活?他应该把这七个主管搞亢奋,这是他的第一职责比如员工跟我干,天天想着另外一个领导,那完了,这个事情搞不成了。

就说明我没有办法能够驱动他,他根本生活没乐趣,我的任务是让员工各得其所,发挥他的价值,这是我的事情。

经理做的第二件事情,今天跟大家会讲跟以往不同的地方,作为一个经理,要用系统化、结构化方式激励团队和规划市场,而不是做一个主管陪访,天天在那里秀枪法没意义。

一个市场,经理进入半年之内都没有进行市场细分,而另外一个市场,在经理进去的第一天就开始细分市场,导致每个业务员效率越来越高,而在前一个市场,这个动作,因为短期效应,导致这个计划迟迟没有推动,这个东西才是真正影响结果的东西,就是作为一个部门经理对于团队的规划能力。

我们做的规划的东西才是真正长期利于团队和客户的事情,而比我们单独搞两个case有意义的多,他还干该干的活。我们再回来,今天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说为什么要更关注于自己的品格,而不是专业技能。

大家觉得这个东西我为人这么多年了,应该不会存在所谓为人的问题。但是我刚才举的例子非常形象,做销售你能做自己很厉害,做主管要做的别人很厉害。

这里我再举个例子,大家说开会难,你们知道我在**大区的时候,在那里待了18个月,从我去的第一个月开始,给**整个地区的主管和经理开月度管理论坛。那个时候我们加经理、主管在一起只有18个人,四个经理,四个主管,差不多20个人以下,然后我就口若悬河,我也干这个活,开始对主管经理一起培训了。

到后来这个团队扩大到70多人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团队是500人的团队,至少有七八十人的管理队伍,没有尖端的事情,每周礼拜六,不管你在哪个地区,必须回到来开月度主管论坛。

月度主管论坛做什么内容?会把你上个月获奖的人员进行鼓励和奖励,这是一个最及时的,大家知道对员工的奖励是要每天盯的,主管差不多一个月盯一次。拉过来以后没有听到抱怨,有的费用业务员自己付出的。

我在会议上至少会讲一个半小时,那个里边我有一个重头戏,大概在半个小时讲什么内容?当着七十个人,加上获奖15个人员,一共是85个人的群体,我会一个个点评过去,**做得怎么样,听到你有什么小故事,有什么插曲,你的经理对你表扬在什么地方,现场会说,每个人把耳朵竖起来,非常关注我对他的评价是什么,他也想知道他的优秀表现有没有通过经理传达给我。

我优先肯定的肯定不是主管,一定在那个场合把七个经理点评一遍,**这种状况是常见的,要调侃、嘲笑,这种感觉会更真实,让团队觉得更近,我全部把精力说的都是好的东西,他也打一个三折。

我会把行为丑陋的地方也会轻描淡写的嘲讽式的告诉他,我反对这个行为,我不用拉脸跟你讲,他回去不好意思做了。

在这次会议上,我相当于一个空中加油站,一个月回来一次,加满油,把这个七个经理好好点评一下,好的大肆说一说,不好的旁敲侧击一下。

第二件事情,就会直接向他们传达大区这个月的策略是什么,层层传递会衰减,我又做这件事情。当然还有我会反思我的错误,就是上个月我们错在什么地方,比如我们跟**大区有多少差距,我们把谁干掉,然后我们大区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我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我就会坦诚的跟他们讲,这就是品格真实的力量。

里面还有精彩的分享,小故事,刚才讲了半天,其实只讲了第一个PPT。

这就是我的逻辑,团队的过程和结果数据,这是我们原来关注的,一线主管非常关注这个东西,不在乎牛的死活,只在乎奶的质量,他只管今天出多少桶,这些主管在一线叫做周扒皮。发现拿不到结果,这个套路不行,开始关注牛了,所谓牛的状态和技能,就是我们所谓的团队,后来发现自己没有水平的时候,自己品格不好的时候,关注团队也没用,越关注团队越大,修炼还不够,就不该晋升。

所以说你个人的领导力推到团队,推到团队才有结果,相不相信明天把马总拿出去,还会再造一个阿里巴巴,这是他本人的人格魅力和领导力,他对人的关注度。

我举个细节,差不多七年以前,有一次我是在杭州做主管,他们在梅家坞喝茶,那是冬天,我带着我老婆,那天受邀一起喝茶,然后我们一起打的到马路上下车,然后给张瑛打个电话,马总带着张瑛两个人,他们大概走了150米,就是最里面的那个茶馆,走到马路边上接我们两个人上去,就是这么一个动作,一个小的主管,一个CEO跟夫人两个人,在这个地方,你怎么说呢,你说这不是命都给了吗,没法办了,他作为一个CEO,对你和你太太尊重到这个程度,一个细节一辈子都忘不了,就说明这个问题。

他对人的尊重程度和他的战略远景,不放弃的精神,能跪在地上活着的底牌,不得不跟他走,这就是领导力。

明天把马总的位置给你,我们想象一下,阿里巴巴多久能垮掉,阿里巴巴就越来越像一家技术的外包公司,所以说是

我们本身的能力决定了团队的状态,其次是带来的最终结果。

我看了一个团队,说今年要大发展,我看团队的力量,加一起一共三条枪,一个网商大会,搞接待都接待不过来,什么都不用看,先招十个人再说,兵都没有怎么打仗。

未完待续!

王刚(原阿里巴巴高管、嘀嘀董事、天使投资人)聊团队建设(上)

王刚(原阿里巴巴高管、嘀嘀董事、天使投资人)聊团队建设(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