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能將苦難與怨恨留在身後

“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若不能將苦難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

若不能將苦難與怨恨留在身後

林風眠作品 | 上海畫廊藏品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一書中寫下了這段文字。由於長期以來一直從事種族鬥爭,1962年曼德拉被政府逮捕,開始了長達27年的牢獄生涯。在牢獄中,曼德拉始終堅持閱讀書籍和鍛鍊身體。我想,這應當是他經歷27牢獄之災後留給自己的一個交代:他可以被擊垮,但從未被毀滅。因為他最終選擇了原諒,釋然了給他造成不堪的惡勢力。掙扎過後,他將久違的自由交還給了自己。

若不能將苦難與怨恨留在身後

若不能將苦難與怨恨留在身後

林風眠作品 | 上海畫廊藏品

非常敬佩那些“自豪的走進監獄”最終又“自豪的走出來”的人。

我想這樣的人在人群中應該不佔多數。首先,大多數人心裡多少還是有著“趨利避害”的烙印的,且不說自豪的走出監獄了,單單是為了不吃些小虧,就有一大把人願意出賣道德與靈魂而唯諾後退,更不用說像曼德拉那般“視死如歸”的走進監獄了;其次,當你被扣上突如其來的帽子,被口水淹沒,甚至被惡意迫害的時候,又有多少人還能堅韌的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活著”呢?

這不禁讓我想到繪畫界的一代宗師 — 林風眠。林老孤苦一生的境遇與曼德拉頗有幾分相似之處,而二位對待苦難所表現出來的倔強與堅韌,以及最終寬容與釋然的態度都是如出一轍的相似,留給後人無數的啟迪。

若不能將苦難與怨恨留在身後

林風眠作品 | 上海畫廊藏品

在後人為林老先生撰寫的傳記中有這麼一段令人心酸的描述:抗戰勝利,林風眠準備北上,上飛機前把自己所有行李都扔了,只帶上在重慶期間的所有畫作。但此時他不可能預料到,自己歷盡千辛萬苦帶回的這些作品,有一天也將被他親手燒掉。“

果不其然,畫還沒毀完,抄家的紅衛兵就到了,櫥櫃都被貼上封條,林風眠和上海其他知名畫家都被送到上海美術館進行政治學習,接受審查。1968年,剛剛從美術館放回家住了幾天的林風眠被公安人員帶走。直到預審,他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特務”。由於拒不承認“罪行”,他的雙手被反銬起來,手腕腫得厲害,手銬都嵌進了肉裡。吃飯時也不給解銬,他把嘴湊到飯盆邊吃以求生存。彼時,林老的許多朋友都自殺了。他說,“我絕不自殺。我要理直氣壯地活下去。”

若不能將苦難與怨恨留在身後

林風眠作品 | 上海畫廊藏品

林老與惡勢力交鋒時,堅韌不屈,剛正不阿;而在惡勢力過後,他卻選擇了釋然,歸於平淡。興許這樣的境界是這位百歲的老人交給自己的人生答卷。縱使一生浩劫,傷痕累累,但是林老並非耿耿於懷銘記在心,而是選擇將曾經的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後,繼續信步前行。

想必這是種極大的智慧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說的應當就是經驗對人的束縛了。

仔細想想,你若是彼時被蛇咬了一口,日後每看到與之相似的東西都會驚恐一次,那麼你被蛇咬傷的絕不僅僅只是皮膚上的那個小口子,而是傷口癒合後,你心裡留下的那個無法癒合的心傷。這又何必呢?況且你若是沒被毒蛇咬死,你就當是家裡的小貓輕輕舔了你一口,那麼往後你心裡是不是就不會埋下一顆驚恐的炸彈?

若不能將苦難與怨恨留在身後

林風眠作品 | 上海畫廊藏品

唯有當內心無桎梏時才會覺得自在坦蕩,反之,你若是死死抓住一處瘡疤耿耿於懷,那麼你將永遠邁不出眼前的牢籠。至此,或許這便是我們從先人那裡汲取到的人生智慧。

掃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