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睽》:剖析錯誤思想的根源

文王寫周易的故事十三篇:睽卦

文王想:前面卦寫的這些人不管是採取什麼行為,對國家和他人造成危害,說到底,還是錯誤的思想觀念在作怪,應當對這些思想的根源——即錯誤的世界觀進行剖析,才能讓人們知道如何判斷對與錯。於是劃了個火澤卦,又寫了卦辭:

《周易▪睽》:剖析錯誤思想的根源

◎睽,小事吉。

小丁說:“我看這個卦上面五個爻都是陽居偶數位,陰居奇數位,是反的。只有初九,陽居奇數位是正的。按照‘四維解易法’理解(參看《四位一體解易法》),‘睽’字目+癸。目是看事物;癸是十天干的最後一位,表示社會地位最下的人。這個字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愚蠢的思想,所以才做小事吉啊?”文王聞言十分高興:“分析的有道理。”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小丁反覆看爻辭,越看越迷糊,抬起頭來問:“這些爻辭好像說的都沒道理,像初九爻,馬又不是狗,狗能認家門,跑遠了也能自己回來,馬跑了自己怎麼能回來呢?”文王說:“你說的對,但你沒注意卦象和睽字的不同之處。卦象初九是唯一的正爻,也就是說只有初九是正確的,這怎麼可能呢?我寫‘睽’字就是指出這只是他的一種無知的自我意識罷了,把許多錯誤的思想當作正確的去堅持,而在別人看來是很可笑的。”

小丁恍然大悟:“‘初九悔亡,’是他明明做了錯誤的事情,卻認為是對的,一點悔恨也沒有。故馬匹跑了,他想:不用去追趕,它自己會回來的。見到壞人,他想:這個人挺好啊,他做的事沒錯啊!”原來初九都是這麼想問題的。

《周易▪睽》:剖析錯誤思想的根源

◎九二遇主於巷,無咎。

九二是家族中的管家,平時奴僕見了主人要行禮的,而在巷子中避一下就行了。九二是能幹又有實權的管家,每次見到主人就像在巷子裡見到一樣並不行禮,大概是想:我給他管著這麼多事,身份比主人只是略低而已,不必行禮了。“無咎”,是管家的心思:這樣是沒有錯的。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小丁看到這段爻辭禁不住笑了起來,眼淚都笑出來了:“馬路上車伕趕著牛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他非得說是車曳著牛,牛掣著人,他把主客觀顛倒了。車伕額頭受了刑,鼻子也被削去了,他按照面相學的理論非說他早年遭罪,晚年幸福。六三是什麼眼神啊!”

文王嚴肅地說:“你覺著好笑嗎?一點也不好笑!我這裡講的是一部分人的思想。最可怕的是在一個是非顛倒的社會,人人都用錯誤的世界觀看問題,堅持真理的人會受到圍攻和迫害。他們把真理當成是歪理邪說,無知的人成了時代英雄,成了人們膜拜的偶像,社會被砸的支離破碎。那是要幾代人才能修復的。”

《周易▪睽》:剖析錯誤思想的根源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九四是到了外面。小丁覺得這個人挺可憐:一個無知的孤兒,遇到一個男人就認為他很了不起,還當了人家的乾兒子。別人說:危險呀!他還認為沒事兒!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六五為族長之類。小丁讀著爻辭,想:社會上真是什麼人都有,這個人自己無能,又不思進取,到了族長家裡什麼悔恨也沒有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到了人家宗祠裡,吃神案上供奉的肉,還想:上他家裡去吃祭品又有什麼錯呢!這不是典型的啃老族嗎,啃老族是不是都這麼想的啊。

《周易▪睽》:剖析錯誤思想的根源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上九怎麼又一個“睽孤”呢?小丁仔細一想,九四和上九都是上層社會,都是有嚴格家教的,紈絝子弟是有的,要說沒有見識是不可能的,只有孤兒才少調失教的。

小丁問:“侯爺,你寫了這麼多字,我縷不出頭緒來。豬身上沾了些泥巴,為什麼還寫‘負’呢?‘負’是揹著的意思還是拿著錢財的意思?”“當然是錢財的意思。‘見豕負塗,’這個孩子沒見過怎麼養豬,豬身上的泥巴是在豬圈了沾上的,黃澄澄的,他還以為豬身上的泥巴是黃金裝飾品呢。”怪不得有人買櫝還珠,想必也是這個德行。

“‘載鬼一車,’鬼是形容豬嗎?”“小孩子見過豬的,哪能把豬認為是鬼。一些部族的人家結婚往往把迎親的人打扮的怪模怪樣,這孩子沒見過這陣勢,以為是祭祀舞蹈中裝扮的鬼。”

“明白了,怪不得‘先張之弧,後說之弧。’(說通脫)光寫弧,沒寫矢,原來是模仿舞蹈中射鬼動作,表演舞蹈是不能真拿箭矢的。‘匪寇婚媾’就是描寫外族人來迎親的。”

“‘遇雨則吉,’是指雨水衝去豬身上的泥巴還是衝到人身上?”

文王答:“前面說的這些人都處於懵懂之狀,堅持錯誤觀念不知悔改。他們在家裡那就隨便啦,但走出門形成了風氣去就會危害社會。人力是難以糾正這些錯誤的,只有讓老天爺給他們清醒一下,才知道錯誤思想的危害性,或許能改弦更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