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美的上汽這些穩定增長又高分紅的藍籌股,那麼多散戶不喜歡,偏獨愛要命3000的股?

難得糊塗113274071

不只是在A股,就算在全球範圍內,有兩種股票的的波動最大,業績極好的和業績極差的,因為這兩種股票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格很容易產生偏差

就像學生時代一樣

學習極好的

通過求學之路就能成就人生

學習極差的

早早的就對學習之外的事感了興趣、早早的就融入了社會

在成績中庸的學生走出校門之際,早已經積累了社會經驗,甚至是求生技能

業績極好的,就像我們今天要討論的

格力、美的、上汽

下面我們會詳細討論這三隻股票

包括財務報表、估值、主營業務

業績極差的,就像,科技類、虧損股、概念股

這些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

在研判、分析之前

我們先回到版主的問題

格、美、上這三隻股,是穩定增長、高分紅、藍籌股

下面我們會通過每隻股票的報表去驗證

這個結論基本正確

後面的內容“那麼多散戶不喜歡,偏獨愛........”

言外之意

是買入藍籌股,就能賺錢

而散戶虧損的主要原因

是買入了普通股和垃圾股嗎

貌似題主有這個結論

其實,不然

這只是假象

淨資產收益率是巴菲特認為財務指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

拿它來給3500只A股,劃分批次

淨資產收益率在15%-30%的為A股裡面最優秀的企業

藍籌股基本都躲在這裡面

大概有500家

二八現象

業績的二八現象,不等於,造成盈虧二八現象

劃分開盈利與虧損的,根本原因

是多元化的

做交易

優秀是不行的

三心二意不行

左顧右盼不行

瞻前顧後不行

東施效顰不行

資金管理不行

時機把握不行

止損止盈不行

持股心態不行

節奏選股不行

都是不行不行的

交易,想要盈利

得做到完美 坡費科特

不是某一個環節的問題

這是我想表達的

但確實,選股這個環節很重要

格力電器

財務報表數據顯示,格力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年淨資產收益率保持在30%左右

A股裡,穩定性和幅度,均為之最

A股之最

最好的企業,之一,幾個裡的之一

股息率,近幾年有上升之勢,4%-5%之間

非常高

由上可知,藍籌股,絕B的藍籌

遠看都是利潤

近看好多坑,每次回調都不小,都有20%-40%的回調

風險著實不小

對於這種好企業

有兩種方法,可去化解風險

好企業還得有好價格,才能組成好交易

一,長期持有,二、通過估值找好的入場點

二是基礎,一是擴大戰果的必要手段

以市盈率為例,對於格力電器來說6-10倍市盈率都是比較好的入場時機

安全邊際很高

價格通過非理性回調後,運行到了誘人的區間

大膽一些

在別人因恐懼而止損時

美的集團

美的集團的淨資產收益率在25%-30%之間

股息率比格力差了一個量級

維持在3%上下

目前來看,市場對美的的預期要比格力樂觀一些

對美的來說

8-12倍的市盈率屬於低估

是好的入場時機

但通過業績與估值的比較來看,格力比美的划算一些

上汽集團

我們明顯看到,上汽集團的淨資產收益率,比上面兩隻股票差了一些

淨資產收益率保持在20%上下

股息率呢

2012年之後,維持在5%左右

非常高

也是藍籌股

對於上汽來說

7倍左右市盈率是一個很好的入場時機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

希望多交流、多探討

我是

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


給股票做CT

藍籌股是指穩定的現金股利政策對公司現金流管理有較高的要求,通常將那些經營業績較好,具有穩定且較高的現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股多指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一般藍籌股股本都比較大 ,很多莊家私募的資金一般都在這些股票裡 ,在之前大盤行情不理想的情況下 ,一般藍籌股都不會有什麼漲幅 。

而美的在全部白色家電領域也算是很強勢了,國內最大家電製造商。目前股價已受支撐,近期也可能略回調,上漲空間不大。

怎樣炒股才能賺錢呢?首先端正心態,不要老想著買入股票後馬上就會暴漲翻番,而要根據股市的運行規律慢慢的使自己的財富積累起來;其次,要熟悉技術分析,把握好買賣點;第三,經驗是很重要的,這就要自己多用心了。


陶屋房軒

我滿倉持有格力恆瑞和上汽,一年多了,拿了一次分紅。

論穩定高分紅率長牛股,滬市的上汽,深市的格力。兩隻股票夠了。

我很喜歡它們。基本面無需擔心,越跌分紅率越高,從來沒有怕過會虧本。這兩個公司的基本面,我不敢說10年,至少來說,未來5年肯定是沒問題的。除非世界大戰爆發。

世界大戰爆發了又如何呢?命都沒有了,還顧得了股票?

格力很猛,上汽很穩,都是好股票。散戶不喜歡它們,因為不能賺快錢,一點都不刺激,沒有快感。散戶一般不相信價值投資,認為價值投資是騙人的,認為只有炒短線才能致富,結果輸得一塌糊塗。

朋友,如果你看好格力和上汽,請相信它們,不會讓你失望的。我雖然是醫生,但是工作之餘還是會炒炒股票,收益頗豐,想交流的關注我私信哦,會回粉的。


消化內科李醫生

從06年入市以來,自己總結的一條信仰就是:只要把握好買賣點,所有股票都能賺錢,而藍籌股是最容易把握買賣點並且可以重倉買入的!

藍籌股高於13倍市盈率的已經可以考慮獲利了結,低於8倍的可以全倉買入(銀行板塊低於5倍,低於每股淨資產時)


難得糊塗113274071

散戶不喜歡藍籌股是有原因的

藍籌股並不等於績優股,績優股是每股的收益都比較高。藍籌股主要是他的主要業務的利潤總額在該行業中處於靠前的位置,但不等於他每一股的收益都很高。如果一家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很大,要是他的股本也很大的話,每股的收益就會很小。

藍籌股也不等於高成長的科技股,藍籌股和高成長的科技股沒有實質性的聯繫。藍籌股確實是一個大公司,小公司也有高速成長的時候,這時候他的股票不是藍籌股,只能算潛在的藍籌股。

散戶在投資時都知道,藍籌股並不能作為投資的標準,只有股價合理的藍籌股才值得投資。

更多資訊關注融易搜。


融易搜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楚王愛掌上腰,唐明唐卻喜歡肥態的楊玉環。

藍籌股業績穩定,分紅又多,可以說是現金奶牛,很受機構喜歡。但不是說散戶就只喜歡這些股票只喜歡那些小盤題材股。

散戶也分很多種的,不要把他們一棒子打死。既然問題提出來了,那麼我們也來說一下為什麼有些散戶為什麼不喜歡藍籌而是小盤股。

相對於藍籌股,小盤股漲速度是比較快的。因為藍籌股盤子比較大,拉昇比較費錢,所以最多是碎步上行,除非是整體躁動。

這些散戶一般也是短線為主,根本就不會等到分紅的那一天,所以也不會在乎你分紅不分紅。他們更傾向於聽故事,小盤題材股剛好能滿足他們這樣的願望。

投資藍籌股不在於一時,要長期的持有,期間賬戶不能動又要受煎熬,很是折磨人。如果是小盤題材股,虧了就是了虧了,反正是割肉是一時痛,過了又不記得。況且,他們內心是盼望是能掙大錢的。


小兵一枚

我的答案是習慣使然。

國內股市,以前一直都讓人覺得炒作股票靠概念靠題材靠小道消息,新聞報道也放大個別成功案例,忽視其中的偶然性。機構也是有老鼠倉等不正之風。藍籌股們因為市值很大,不好控盤,無法做到暴漲暴跌,導致機構私募遊資等不願介入,因為沒有分紅的股票只能是零和遊戲,只能割韭菜了。但隨著監管的強化,如這兩天談及的高送轉的強制要求,勢必會轉變的。這方面的文章應該很多,隨便搜搜就有。

滬深股通以來,港資已經淨買入萬億的大藍籌了,人家不是傻子。

很多股民哀嘆自己是韭菜,但韭菜之所以是韭菜,就在於跟風炒作那些績差股,遠離炒作只能是藍籌,機構遊資們難以炒作的藍籌。

當然,格力美的今年也下跌了20%以上,但這是在近兩年翻倍基礎上,適當回調也正常。按目前看,還是值得長期持有的,即使今年高點買入,多次分紅後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蒜末半

周圍的韭菜基本沒救了,我愛莫能助。15年股災我開始炒股,股災後有一定思路,一眼就看中當時30不到(前復權估計就20不到)美的集團。我是賺夠了,周圍的人死活不信,閒貴,枉我自己做了那麼多分析,怎麼說也不信。現在覺得其實不用用大學學的東西自己算了,有些優秀的機構估計目標價也非常準,選著參考就行。今天看 美的格力上汽都非常接近目標價,短期上漲的空間確實不大,但也比垃圾股好吧


大大謎團

穩定成長?那是你現在看到的,這是穩定成長的第一個悖論,即穩定成長是後視鏡,很多昔日穩定成長的如今早已灰飛煙滅的大有股在,比如張裕a,比如港股康師傅控股。穩定成長的第二個悖論是,即使你知道她的價格不高,即使知道它會增長,比如2005年的茅臺,但是你是否有耐心,當你看到熱門成長,或者熱門所謂成長股漲的時候你會不會動心?你能否耐得住寂寞?可能更操蛋的現實是,你的水平能耐得住寂寞,你的老婆耐不住,看你虧損和你吵架,最後你後院起火,不得不迫於壓力割肉了。這是第二個悖論,時間是朋友,也有可能是敵人。另外,糾正你一下,上汽可不是什麼穩定成長,它屬於週期類股票,而且還是合資拿投資收益的公司。所以,從這個問題來看,題主並不適合炒股。至於那些看起來要你命三千,能不能買,我的看法也並不像題主這麼悲觀,我極為討厭把一件事情絕對化,教條化,但是怎麼看這些股票,那是另外的問題了


我懂但我就是不說

世界範圍內都存在這種現象。人們喜歡波動大的股票,認為這樣賺錢快;但是賺錢快的反過來賠錢也更快啊。一門心思賺錢的人不會考慮這些。

再說明的是,未來五年內,大家不要考慮現金流短缺的企業投資,緊縮政策下,這些企業最容易崩塌。特別是那些一直是大眾眼中的高成長的白馬,如xx幸福、xx新,還有地產類的企業,一旦銀行收緊信貸,那麼現金流短缺的這企業更容易賠大錢,時刻警醒自己。

這個階段更保險的是現金流充裕的消費類企業,如金融、家電、食品飲料、白酒等。

以後錢越來越難賺,防風險第一位。玩概念的遲早被概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