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哪些地名比較容易讀錯?

胡胡92

近日,CCTV-5體育頻道對5月13日舉行的2018亳州國際馬拉松比賽進行了相關報道。然而,尷尬的是,主播卻把亳州讀成了毫(háo)州。

亳字比毫字只少一橫,兩個字字形太接近了,簡直就是“雙胞胎”,因此經常被人誤讀。“亳”代表了一個地名,指安徽省的亳州市,此外再別無它用。亳州,簡稱亳,別稱譙城,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著名歷史人物曹操就是亳州人。

除了亳州的亳,安徽還有哪些難唸的地名呢?大皖君帶你來數一數吧。

最容易讀錯的安徽地名,首當其衝的應該屬六安的“六”了,應該讀lù,但常被人讀作六(liù)安。

六安,別稱“皋城”,位於我省西部,處於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賜名六安。

蚌埠,簡稱蚌,別稱珠城,是安徽省第一個設立的地級市。但“蚌埠”這兩個字經常會被人唸錯。蚌埠的“蚌”,應該念bèng,但因河蚌的讀音導致很多人念成bàng。蚌埠的埠,應該念bù,但常被人誤讀成fǔ或者pù。

樅陽,古稱宗子國 ,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

樅陽的“樅”,是個多音字,這裡讀zōng。樅字在樹木“樅樹”裡讀音為cōng。因此,樅陽經常被一些人誤讀成“cōng yáng”。


渦陽縣,安徽省亳州市轄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

渦陽的“渦”也是個多音字,讀音為guō。“渦”字在詞彙“漩渦”中讀音為“wō”,導致渦陽經常被人誤讀為“wō yáng”,但實際上渦陽得名於流淌於境內的渦(guō)河。

黃山的歙縣和黟縣,可以說是安徽的旅遊勝地了,但名字經常會被人讀錯,大都讀成了半邊字的字音。

歙縣的“歙”,讀音為shè,但因為左邊的“翕”字佔比較重,因此“歙”字常被誤讀為“xī”。而黟縣的“黟”,讀音為yī。由“黑”“多”兩字為偏旁的“黟”字常被誤讀為“hēi”或“duō”。


碭山,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古稱下邑。位於安徽省最北端。

碭山的碭,讀dàng。因為碭字形似“楊”和“湯”,因此會有人誤讀為“yáng/tāng”。

濉溪縣,是淮北市唯一轄縣,位於我省北部。

濉溪的濉,讀音為sūi。但因“濉”字形似沙灘的“灘”,因此常被人誤讀為tān。


譙城區是亳州市的市轄區,南譙區是滁州市轄區,但譙字經常被人唸錯。譙字是言字旁加一“焦”字,讀“qiáo”,但常常被人誤讀為“jiāo”。


埇橋區是宿州市轄區,埇橋的“埇”字由“土甬”構成,讀“yǒng”,但常常被人讀作“yōng”。


田家庵區是淮南市轄區,“庵”字讀“ān”,但常常被人讀作“yān”。


巢湖市柘皋鎮的“柘皋”兩字也經常被人讀錯,讀柘“zhè”皋“gāo”。


巢湖市轄鎮烔煬鎮,位於市境西部。烔煬的烔讀“tóng”,但經常會被人讀作“dòng”。


蕪湖的鳩茲古鎮,名字“鳩茲”也容易讀錯。鳩茲是蕪湖市的象徵,讀“jiū z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