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雷達真的能發現隱形飛機嗎?

用戶66304706181

量子雷達系統,這是一種新興的雷達系統,能夠探測到隱身目標(如隱形飛機、導彈等),並且其擁有探測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的優勢,它將是能夠“看穿”未來戰場的新型探測系統。量子雷達技術將會掀起世界各軍事強國在戰場探測系統(雷達系統)領域的新一輪變革浪潮。



目前來看,在量子技術領域,由中國、美國兩國領跑,其它各國在這一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要相對落後一些。早在2012年,美國的一家光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就成功研發出一種可抗干擾的全新雷達系統,它就是量子雷達。這種雷達利用光子反射來對目標進行成像,不同於傳統雷達(利用雷達波反射)。任何物體在接收到光子信號之後都會改變其量子特性,根據這一特性,這種雷達能夠探測到隱形飛機,而且幾乎是不可被幹擾的。


美國一直引領著世界武器裝備發展的潮流,其在1997年4月率先裝備了F22重型隱形四代戰鬥機,後來又在2016年8月美國空軍司令宣佈:首支F35A中隊(擁有12—24架F35A戰鬥機)具有初始戰鬥力。美國一下子裝備了兩款四代隱身戰鬥機,傳統雷達對隱形(具有雷達低可探測性)目標的探測距離大大縮短,這迫使世界其它各國開始加大反隱身雷達的研製速度。而量子技術的特性,使得研製真正具有反隱身能力的雷達系統成為可能,於是各國都加大了量子技術的研究工作。


2016年8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2017年1月18日,“墨子號”圓滿完成了測試任務,並交付給使用單位,這是對量子通信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另外,我囯電子科技集團第14研究所研製的量子雷達系統,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16年8月,中國首部量子雷達系統在14所研製成功。量子通信、量子雷達,都是量子技術的應用。

我國量子雷達研製團隊中的部分科研人員

量子雷達是基於量子力學基本原理,主要依靠收發量子信號實現目標探測的一種新型雷達。根據量子雷達具有的特點,未來其可進一步應用於戰場探測、反導防禦、空間探測等領域,具有相當廣闊的應用前景。人類在量子領域的研究,不過才剛剛起步而已。

美國裝備的四代隱身戰機F22,在量子雷達面前將無處遁形

2016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對外宣佈:中國量子雷達系統的有效探測距離達到了100公里,這個距離是美國的量子雷達系統探測距離的5倍。同年12月,我國試驗、測試了全球首個量子雷達。


雖然現在量子雷達系統還存在許多不足、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還難以真正入役,但是量子雷達絕對可以探測到隱身目標(隱身飛機、導彈等)。


儒道之主

量子雷達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是完全能捕捉到隱形飛機的活動軌跡的。

量子技術是一種微觀世界範疇的高精尖科技,這對於軍工科技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據悉,為了應對美國不斷問世的高性能隱形飛機日,如F-22、F-35等走在世界前列的五代機。中國已經取得了量子技術在軍事科技方面的突破。

其中,最大的突破就在於“墨子號”衛星的成功發射。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而起的。這次“墨子號”的發射引起了全世界特別是西方世界的極大關注,因為中國的這一衛星發射完成了堪稱世界科學難題的3大科學目標。一是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力學理論,為量子技術在軍事方面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二是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也就是說能夠從太空這個制高點發現地球表面任何飛行體的運動軌跡,並生成通訊信號返回到地面的量子科技實驗室。三是為軍用雷達向量子技術方面的發展提供了嶄新的方向,可以說是為了量子探測技術的發展打開了一扇窗。

自量子技術運用到軍事方面主要就是量子雷達的研製與發展,而量子雷達就是基於量子力學的基本科學原理,主要就是通過依靠太空衛星收發量子信號而進行目標探測與搜索的一種新型雷達。量子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每次雷達信號的發射從太空輻射到半個地球)、可識別(高分辨率)和分辨隱身平臺及武器系統等突出特點,未來不僅能探測隱形飛機,還可以進一步應用於導彈防禦和空間探測,具有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

從去年8月中國“墨子號”試驗衛星的發射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炸鍋的現象就可以看出,量子雷達技術勢必掀起各軍事強國變革雷達技術的時代潮流。
因此,量子雷達不僅能讓隱形飛機現出真面目,而且將來還能輕易探測到導彈的飛行軌跡。【闕興明】

大國策

在介紹量子雷達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量子,簡而言之,量子其實就是能夠顯示出某種物質的特性的最小單位,而量子雷達則是憑依著量子力學的原理而研製出來的一種新型雷達,其探測物體的過程就是收發量子本身信號的過程。

從科學角度而言,量子雷達如果研製成功,那麼發現隱形戰鬥機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因為即使是隱形戰鬥機,在光子信號的影響下,其量子特性也會有一定的改變,而量子雷達就可以依據這以改變對目標的所在進行判斷。

當今各國對於量子雷達的研究其實還只是在起步階段,其中比較有成就的要屬中國和美國,據瞭解,美國在2012年時就已經將量子技術應用於雷達探測,併成功研發出了可以有效抵抗各種電子干擾的量子雷達。

而中國則是在2016年的時候,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枚名為“墨子號”的試驗衛星,這枚衛星可以說是全球的第一枚量子衛星,在它發射成功並圓滿的完成了四項檢測任務後,被交付到相關部門進行使用。

“墨子號”的成功使得世界譁然,因為它的存在證明了量子遠距離通訊甚至是在星際與地球進行通訊都是完全可行的。因此,量子雷達的探測能力就更加的讓人期待,並且,當量子雷達真正的成長起來,那麼,未來無論是探測隱形戰鬥機,導彈都將在量子雷達的掃描下無所遁形,只是比較可惜的是,即使是量子雷達研製最為成功的中國,目前其可探測的有效距離也只不過是100公里。但是科技是不斷的進步的,未來,量子技術肯定會更多的應用於空間探測、反導彈防禦等領域,所以,拭目以待吧!


利刃軍事

傳說能發現隱形飛機的雷達多了去了,以前還說相控陣能發現呢。能不能發現不重要,一定要宣傳能發現。現在的量子雷達發射的信號是什麼量子,沒有公佈吧,說是光量子的依舊是啥?光量子就是光子,那雷達就是發射光了?不可能吧。而且隱身的主要因素是外形導致反射信號不能回到原點,量子雷達也會遇到這問題,回不到原點,啥雷達也沒法探測,不過吸波塗層會失去作用,是對方隱形能力下降。至於那些說有擾動就會被探測的自己能懂自己的話嗎?電磁波也被擾動怎麼就探測不出來?別說糾纏問題,糾纏也是需要量子進行比對的。糾纏是用於加密的,因為糾纏的量子的是一樣的。反射到別處的量子和沒有反射的是一個樣子的。


茶餘飯後談軍事

隱身戰機能有效避免被敵軍對空雷達發現,所以現在廣泛用於“踹門”和偷襲任務,深入敵後攻擊敵方各具有重要價值的目標。各國的緊張研發,都是為了扭轉無隱身戰機的被動局面。

這時,傳統發射電磁波的雷達已經不能有效探測隱身戰機。所以,各國的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向了量子。

在2012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光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臺抗干擾的量子雷達,這種雷達利用光子的量子特性來對目標進行成像,由於任何物體在接收到戰鬥機光子信號之後都會改變其量子特性,所以這種雷達能輕易探測到隱形飛機,而且幾乎是不可被幹擾的。目前除了蘇57沒有采用等離子隱身外,其他各國的隱身戰機都採用了隱身塗料+漫射電磁波來形成對雷達“隱身”。所以理論上都能使用量子雷達探測並且鎖定,引導地空導彈進行攻擊。

但那只是理論上。

真正的量子雷達分為三類:

一是發射經過量子處理的經典電磁信號,但本地沒有與該信號糾纏的量子存在,接收時直接用量子技術處理。

二是發射經典電磁信號,在本地用量子技術處理。

三是發射糾纏態量子信號,在本地用量子技術處理。在這三種雷達中,第三種精度最高也最難實現。

但目前供人類利用的量子只有光子,並且目前的最高層只有我國科研人員搞出來的10光子的糾纏源,但從理論上看,這種東西略勝於無,說白了,就是什麼都探測不到。

在2015年,德美兩國科學家成功操縱了量子雷達,併發射了數顆光子。雖然實驗成功,但其探測距離只有區區15-20公里,並且在-150攝氏度的環境下使用的。在量子雷達真正實用化,那估計是十多年後的事情了。


歐陽十磊

量子雷達是利用粒子的量子特性進行目標探測的量子設備。由於其一般採用光量子為介質工作,所以不受電磁干擾,在目前常規電子戰中是免疫的。而且也可抗核武器干擾。

目前,中國十四所報道其研製成功的量子雷達是初級的,並沒有利用量子特性工作,雖然,發射的是糾纏態光量子,但仍然要接收回波。真正的量子雷達是利用糾纏態光量子“感知”目標,不需測回波!而且其成像要容易的多,甚至優於人眼成像的幾何光學原理。

量子雷達仍需發射單個光量子,其能量級別近似單光子能量級別。當光量子碰到目標時,其狀態發生變化,這樣本地保留的,另一個糾纏態光子狀態也發生變化,這樣就發現了目標。不論隱身材料如何吸收還是反射單個光量子,只要本地保留光子狀態發生變化了,我就知道目標在哪了。

實際上,目前更有升級概念,叫事件探測。也就是單個光量子從量子干涉器射出後,其出現在空間那個位置(即事件發生在那個位置),事先並不知道,只知道其在空間各點的可能概率。用這個原理實現的量子雷達,更深刻地揭示和利用了微觀世界的量子特性。

如果光量子碰到目標,實際上就是光量子坍塌於此,事件做實在了空間,事件發生在哪了。

由於光量子即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所以,它具有非常神奇特性,既具有波的反射路徑,又具有小彈子碰巨彈子的碰撞反迴路徑,同時,由於量子是定義在希爾伯特空間上,所以,還有一個共軛對稱路徑!

最後,希望國家領導人重視量子雷達的研究,它不僅是一款終極武器,關鍵是它的研究帶來了深刻的量子信息技術應用!


譚宏21

一:首先確定,有研製成功捕捉到粒子的探測器?告沒有,是空談僅是推理。有誰研製成功了粒子探測器的?有嗎? 二:研製成功捕捉到粒子的技術是超導技術和量子力學理想相結合的產物?

三:超導技術,任何防護都阻擋不了,其穿透力強大至欲罷不能?

四:根本無需用電大能耗,1平方釐米直徑探測10公里距,5米大的鍋蓋可探5000

公里距目標,包括隱身及不隱身的,夠理想?若未滿足就做10米直徑的探1萬公里距,夠牛逼?

零燥聲的潛艇,要其根本無法用任何技術手段達到隱身,2分鐘內就可探測到其隱藏的中心位置,廢鐵一堆?若認為不可能,那麼是進入了技術盲區。世界是物質組成的,存在著統一和對立的,用最本原的東西做成最不可能的又很簡單的是最尖端的技術創造?


春鳥出谷1

具體數據不是很瞭解,但唯一可以知道的量子雷達距離成熟還有一定距離。能發現隱形戰機的雷達很多,有源相控陣雷達、米波雷達、太赫茲雷達,但是量子雷達能不能發現還尚且打個問號,世界上第一臺成熟了的量子雷達好像是加拿大研製的,探測距離只有十幾公里,中國到底研製出成熟量子雷達還未知,反正希望能研製出來,但是不希望被那麼媒體吹的太過了。


驃騎將軍是鱈魚

隔物


正一楠

隱形是相對的。對傳統電磁波探測而言,隱形飛機主要是減小反射波,儘量縮短髮現距離,不是發現不了。主要是改變飛機外形設計,蒙皮塗覆“吸波"材料等。反“隱形”措施一是電磁波由於自身傳播特性,不同波段反射效果不同,差別很大,二是飛機“隱形”設計主要針對的是地面探測雷達,對預警機、高空滯留飛艇探測雷達“隱形”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採用多波段雷達組合成網,“隱形”效果也會顯著下降。量子雷達是新興技術,目前還在實驗驗證。原理機制主要一是產生足夠量和密度的糾纏量子,二是克服衰減確保探測範圍內一定功率密度,發並形成相應的目標特徵圖像。目前,墨子號實驗都是採用光量子,由於可見光受大氣和背景光影響太大,個人觀點量子雷達要達到實用目標,宜採用微波段量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