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霸權高科技、軍事、美元和盟友體系,這四個哪個會先垮?

深夜點上一隻煙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李姓先生思考了很久,對我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實際上對任何一個真正瞭解美國的人來說這個問題都不好回答。因為目前美國的霸權(領先地位)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化、科技、軍事、經濟(美元)、政治(盟友圈)和教育等等,而且這些霸權之間是環環相扣的,他們並不獨立存在。比如美國的教育和經濟霸權支撐了美國的科技霸權,同時教育、經濟和科技霸權又共同支撐了美國的軍事霸權,總之美國的霸權是一個全方位的體系。所以我說題主的問題並不好回答。



不過既然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那麼李姓先生通過思考和分析依然可以得出一個相對可靠的結論。在題主的科技、軍事、美元和盟友體系四項霸權中,哪一項最有可能首先瓦解呢?

首先李姓先生可以排除盟友體系這一項。美國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盟友當然是因為美國具有非常強大的實力,但是這也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價值觀符合他盟友的利益,也就是說美國的盟友圈是基於其共同的價值觀建立的。所以美國要失去這項霸權,除非他的盟友圈中有國家比他更強(二戰之後英國的霸權平穩過渡到美國手中就是個例子),否則其他對立國家越強大,美國的盟友只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美國周圍。而目前來看,美國現在的盟友圈並沒有誰可以挑戰美國的地位,所以美國的盟友體系最難瓦解。


(美元)

既然美國的盟友體系很難瓦解,那麼美國的美元霸權也很難瓦解,因為即便有其他國家的經濟總量超越美國,他的盟友在心理上也並不容易接受讓歐元和美元之外其他的貨幣來主導世界金融。並且世界大多數國家已經習慣於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除非其他國家經濟規模遠遠超越美國,並且重新構建世界經濟秩序,要不然美元的霸權地位也很難撼動。

剩下的就是科技和軍事了,科技霸權是美國軍事霸權的基礎,當然經濟也很重要,這兩個因素我到底該怎麼排呢?經過一番思考李姓先生認為,因為科技相比于軍事則更偏向於軟實力,軟實力霸權比硬實力霸權更難撼動,並且科技霸權又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礎之上,因此科技實力可能比軍事實力更加難追趕。更重要的是,當一個國家(我們國家)的科技實力趕上美國的時候,估計經濟總量都甩開美國一段距離了,這個時候軍事實力應該也已經超越了美國。畢竟軍事實力是經濟和科技的綜合結果。事實上冷戰時期蘇聯也只有軍事實力可以挑戰美國。
(美國航母戰鬥群)


所以最後我們的結論是,在美國科技、美元、軍事和盟友體系中,最有可能先瓦解的是軍事霸權。不過以上都只是假設,可能是因為大多數國人還是整天在幻想著美國霸權終結,所以總會有類似的問題。

以上是李姓先生的回答,歡迎讀者朋友們留言發表自己的觀點。


李姓先生


美國的霸權是全方位的,目前已經不合時宜,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正在逐步走向瓦解。


首先瓦解的應該是盟友體系。美國確實有很多盟友,甚至是鐵桿盟友,比如英國、以色列等。但是,美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小,特別是特朗普上臺後,幹了很多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比如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伊核協議等,已經引發眾怒,包括鐵桿盟友英國、德國、法國都非常不滿,正在遠離美國而去。美國在亞洲的兩個重要盟友日本、韓國,目前都已經對美國說“不”,日本要在貿易方面反制美國,韓國已經把美國告上WTO。


其次,其他霸權體系也必然瓦解。隨著國際貨幣體系多元架構的形成,美元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很多國家很多方面的科學技術已經超越美國,美國的高科技霸權很難再全面繼續;隨著俄羅斯對美國越來越強硬,隨著伊朗、菲律賓等國家敢於與美國硬碰硬,美國的軍事霸權正在減弱,軍事威懾力作用有限。美國霸權的垮塌是大勢所趨。


當今世界本身就容不下霸權,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美國的霸權應該停止了,美國說了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毛開雲

美國霸權現在是全方位的,高科技,軍事,盟友和美元,這五個體系那個會率先垮臺呢?

我認為是全球化的美元體系,最先垮臺。因為美元是支撐其它體系領跑世界的根本。

一,美元主導世界經濟近80年,二戰後美國在世界上建立了領導地位。把英國超越了,這是戰爭帶給美國的紅利。聯合國的成立助推了美國的霸權地位。說起聯合國成立當初,目的和方向是好的,當美元統治世界後,它就變味了,反過來為美國服務了,變成了美國主宰世界的工具。如果美元失去世界經濟的主導權,各國之間的相互連接就可有可無。

二,美國靠美元主導全球貨幣流通體系,主要是手中掌握著【黃金存儲】。當黃金失去它的保值地位後,美元隨之失去了它的主導地位。現在黃金逐漸變成了消費品,那麼意味著它的存儲性逐漸退化,美國的代存量越低,它的美元地位就越弱化。

三,石油消費保駕護航美元的霸主地位,新型替代能源的產生,世界依賴石油度就會降低,美國的石油結算產生的利潤就減少,這可是美國財政收入一筆大收入。

四,美國負債累累,影響了美元的發行。近年的幾場戰爭,把美國經濟帶入一個怪圈。動搖了世界號召力地位。世界經濟開始了重組。如果美國仍然想領導世界經濟,就必須要做出犧牲。讓利與參戰國家和出錢的國家。這點美國能做到嗎?不可能!一旦世界經濟完成了重新組閣。那麼就有新的地區貨幣替代美元,美元的主導地位逐步退出世界主導地位。

如果,美元的霸權主義地位沒有了。它的經濟,軍事,科技,盟國體系,就會隨之分崩離析。美元主導世界的體系依然存在,其它體系是無法解體的。照美國當前的發展方向,到處敲詐勒索,靠軍事手段解決和威脅世界各國,我看美元的霸權地位快要玩完。

歡迎指導!——何由之


何由之

中國有句古話叫:“靠人不如靠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越是要依靠其它人才能成功的事情,變數就越大,也越不可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合縱聯橫,山東六國總體硬實力(人口、土地面積、人才總數和兵員數量)加起來肯定比秦國多,然而正是由於六國各有個各的情況和自己的打算,所以最終是六國亡於秦國。

基於同理,現在我們來看看支撐美國稱霸的四大主要因素:科技、軍事、美元和盟友。

這四大因素中,很明顯“盟友”這一項是指的美國的同盟國家,比如“北約”各國、比如以色列、日本、韓國、沙特等國家。正因為盟友是眾多國家所組成的,所以才是變數是最大的一項。

冷戰時期,為應對共同的敵人~以前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美國與盟友們的合作可以說是蜜月期。而隨著華約的解散、前蘇聯的解體,北約集團失去了共同的敵對目標,無可避免的各國就會轉向對自己影響最重和期其它目標之上。昔日的盟友隨著國際政治格局和經濟形式的發展,再難如昔日那般合作的親蜜無間。

歐洲國家為自身利益計,1993年11月1日歐盟成立、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誕生;意味著歐盟國家做為一支整體的政治經濟力量登上了世界政經舞臺。

而日本雖然曾經屈從於美國壓力簽訂了“廣場協議”犧牲自己的政經利益,對美作出了重大讓步,然而日本肯定不會是心甘情願的。只要條件合適,日本必然會在政治上實現其一直在謀求的“正常國家”的國際政治地位,經濟也肯定會擺脫美日間不平等狀況。

以色列由於當年建國是靠美國武力背書、後來生存也離不開美國支持,所以可以說美以同盟應該是最為穩固的。然而雖著以色列成為有核國家、常規軍力的越來越強盛大,以色列對美國的依賴也必須是減弱的趨勢。這就使得以色列在國際策略方面有了更為靈活的選項。

就目前來看,歐洲由於歐元的誕生,經濟上早己自成體系;美歐同盟在以“伊核協議”為代表的中東政策出現了重大分岐,歐洲確實在尋求“石油歐元”;在美歐貿易方面兩者也產生了利益衝突。這就標誌著美歐關係從歐洲從屬於美國轉變為了平等對話關係。

由於歐洲盟友的根本性轉變,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也受到了巨大沖擊。以美國的負債經濟體系,這必將對美國總體經濟實力產生巨大的削弱影響。而科技和軍事是需要鉅額經濟投入來支撐的,將來美國要保持全球第一科技與軍事強國地位也必然是步履維艱。


史可見證

如果是垮的話,這四個會一起垮,不會出現先後的問題,即使有先後,也僅僅是時間上,差別很大,而且互相之間沒有因果關係。

這四個東西都是毛,不是皮。我們中國古代有一個成語,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也就是說,一個力量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而不是外在的表現。

美國社會的核心是什麼呢?是美國的社區組織,比較細節的就是自治的社區組織。美國人只要能夠維持他們的社區自治德性,就能夠一直維持自己在高科技,軍事,和盟友方面的優勢!因為崇拜強者是人的天性,尋求安全的投資環境是資本的天性。美國人如果能夠一直維持他們的自治社區組織,首先他們就能夠一直維持那種安全的投資環境,私有產權的保護會非常到位,資本在這種情況下是很安全的,可以做那種很長線的投資。長線的投資會帶來技術的持續改進和科技的不斷迭代,而社會關係也會趨於穩定,造就更加穩定的社會。其次,自治社區本身是一個戰鬥組織,是戰爭動員的一種底層組織方式,這樣的社區的社民基本上都是那種崇尚武力的分子,在關鍵時刻比那些散沙化的社區要有戰鬥力的多!這樣的社區成員加上資本長線投資得到的高科技優勢,就會形成巨大的軍事力量。而這種軍事力量必然會導致那些趨炎附勢國家的攀附,並將自己國家發行的信用貨幣變成其他國家想要持有的國際貨幣。最後形成路徑依賴和鎖定。


帝國曆史觀察者

從中美經濟對比來分析,中國超越美國為時不遠,美元霸權不保

先來看一下,2017年世界CDP排名前十位的國家

1、美國:195558.74億美元
2、中國:131735.85億美元
3、日本:43421.6億美元

4、德國:35954.06億美元
5、英國:32322.81億美元
6、印度:26074.09億美元
7、法國:25865.68億美元
8、意大利:19329.38億美元
9、巴西:17592.67億美元
10、加拿大:16823.68億美元

美國與中國GDP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中國排名第二,是排名第三日本的三倍!並且,中國經濟已經到達美國經濟的67%,還在快速增長。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2007年—2016年10年間中美經濟增長的情況

中國經濟增長情況

美國經濟增長情況

中美經濟增長對比

從以上三圖中可以看到,雖然中國經濟增速在減慢,但是增速依舊是美國的數倍。樂觀估計,中國在十年內就可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大國。失去經濟第一大國的美國,美元霸權自然不保。

美國美元霸權跨掉之後,其他霸權垮掉的順序

以上一個世界霸主英國的經歷為例,英國先是在經濟上被美國超越。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在軍事上實際已經超越了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批歐洲的科學家移民美國,在科技上超越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主導成立聯合國,英國盟友紛紛成為美國盟友。

但是中美情況與英美情況不同,中國取代美國世界領導者的位置必然是和平的。在美國失去經濟優勢以後,美國的軍事投入必然不足,軍事霸權也就會慢慢失去;失去了經濟與軍事霸權的美國,其盟友必然紛紛倒戈,盟友體系也就不復存在;高科技是一個需要時間積累和人才積累的過程,應該是最後一個失去垮掉的霸權。


結論:美國的四大霸權跨掉順序,美元霸權、軍事霸權、盟友體系霸權、高科技霸權。


美國觀察室

眾叛親離,是大國衰敗的徵兆,美國體系中盟友先垮。



蘇聯與美國,上世紀風雲超級大國與地球上霸權國家,看一看蘇聯解體和東歐鉅變歷程,就從中看到未來美國的影子。



1989年11月9日是特珠日子,這一天代表冷戰的標誌物介於東西德國的柏林牆推倒,數億電視觀眾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一幕。由此揭開蘇聯解體的序幕。



1991年4月1日,成立於1955年對抗西方華沙條約組織宣佈解散,華約就是以蘇聯為首的軍事集團,借用網絡語言就是朋友圈,內外交困戈爾巴喬夫難以為濟無力維護東歐東德、保加利亞、匈牙利等盟友,宣告長達半世紀東西方冷戰敗北。


1991年12月25日,值得當今俄羅斯記憶的日子,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


從蘇聯解體歷程揭示超級大國衰敗、解體,大家能清晰看到歷史脈博,即是對其他國家警示,也正在提醒曾經並駕齊驅的倖存者。


其他科技、美元、軍事也是國家衰敗的因素,象徵美國強權的超級美元慢慢沉入太平洋……,綜合因素合力最終結果,供大家參考。




浮雲悠思

1丶最先垮塌是美元霸權。(1)、美國GDP佔世界GDP比重呈下降趨勢。1945年佔世界GDP的70%,1960年佔40%。如今佔21一27%。(2)、美國靠發債度日。2017年美國國債已達21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當年的GDP19萬億美元。(3)、美國靠金融霸權剪世界各國人民的“羊毛”,引發世界人民的痛恨。如今各國紛紛採取措施擺脫美元的羈絆,美元的信用危機正在加深。(4)丶美國不斷增加的鉅額的、畸形的軍費支出,將成為拖垮美國經濟的不堪忍受的負擔。

2丶美元霸權的崩塌,將引起連鎖反映。最先受到衝擊是每年近7000億美元的高額軍費。沒有不斷增加軍費持續投入,美國龐大的軍事機器難以運轉和維持,其軍事霸權的垮塌是遲早的事。

3丶沒了美元霸權、軍事霸權,將應驗一句話:“樹倒猢猻散”。美國網羅所謂盟國體系,將隨之垮掉。

4丶最後輪到的是美國的高科技。沒有持續的科技經費的支撐與投入,高科技世界領先的優勢也將失去。不過,這將是一個過程。


趙凡丁201

第一,美國的盟友關係是建立在國家利益的基礎之上。但是現在美國的領導人越來越認為維持如此大的盟友體系耗費的成本太大,所以有退縮孤立的動向;而美國盟友也會美國的退縮而心生不滿;


第二,美國保護盟友的能力越來越弱。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其他國家力量的強大而導致美國實力相對下降;二是美國在各領域的實際控制力也在絕對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盟友的離心傾向在加大,因為其面臨的選擇項在增加;

第三,美國盟友體系建立的時代背景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北約是針對華的而生的,而華約早已不存在了。特別是美國與其盟友原來所針對的共同敵人已不存在或變化了,它們也失去了共同行動的目標;



第四,美國日漸自私的對外政策。特朗普上臺後提出了“美國優先”的對外行事原則,一切以美國的利益為重,有時甚至對盟友發出威脅及採取行動,對盟友的利益不管不顧,最終的結果是雙方的分道揚鑣。


姜運倉

科技最先

只有科技倒了,美國的軍事才會倒。軍事倒了之後,他的政治文化才會倒。美元最後才會倒。

美國這兩年瘋狂的割韭菜,除了特朗普個人原因之外,也是因為他發現美國科技與其他國家的優勢正在縮小。

所以要以科技為基礎,發揮軍事政治和美元經濟的優勢,通過這些獲取一定的好處,再來加強它的科技,形成正循環,如果他的科技繼續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那麼其他三個方向也不會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