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末代皇帝從這裡走進祖國

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 奧斯卡獲獎電影《末代皇帝》畫面

電影《末代皇帝》的開頭,有一段歷史情景再現,展示偽滿傀儡皇帝溥儀被用列車送回東北。自1945年被俘以後,溥儀被蘇軍押送到蘇聯,度過了五年的幽禁生活。這五年裡,他曾經被送到東京國際法庭充當證人,不過一直沒有機會返回祖國。

一般來說,回到久違的故國,應該有一份溫暖的感覺。然而,這位一生充滿戲劇性和令人唏噓的皇帝,卻在返回中國後進入的第一座建築——火車站中選擇了自殺。

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綏芬河舊火車站,我身後的這座建築,便是溥儀返回中國的時候,進入的那第一座建築。1950年7月30日,根據中蘇兩國的協定,溥儀被作為戰犯引渡回國,便是在這裡下車,重新踏上了中國的土地。而電影《末代皇帝》中溥儀自殺的鏡頭,便是在這裡拍攝的。

這是舊中東鐵路一座重要的車站,典型的俄式建築,見證過契柯夫、瞿秋白等出入的畫面,曾經烜赫一時。但歲月的磨蝕使它已經衰老,如今這座建築不再作為車站而存在,正準備被籌劃為一座博物館。

在當地旅遊部門的協助下,我們得以順利進入這座已經被劃為國家一級文物的老建築。當我們拾階而上,走在站臺上的時候,腳下的砂石吱嘎作響,或許,當初溥儀走過的時候也是一樣。當我們走入這座建築,綏芬河旅遊局王局長介紹,這座車站的窗子依然是中東鐵路時期的。

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那麼,溥儀被押送回來的時候,他看到的也是這樣的窗子嗎?”我問。

“是啊。”王局長回答道。

看著窗子中透出的光線,歷史彷彿悄然凝滯,讓我們想起《末代皇帝》中的鏡頭——尊龍扮演的溥儀走進綏芬河火車站的時候,正是從這些窗子中看到外面好奇的人影,昏黃的光線下,層層疊疊的人形被扭曲,顯得詭異而難以呼吸。這位皇帝走進盥洗室,在那裡割脈試圖自盡。

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已經被棄用的火車站中,時光變得十分緩慢,電影中的情景,彷彿就發生在瞬間之前。

當溥儀在東京法庭作證的時候,曾有一位律師指著他怒喝:“總有一天你會受到審判!”

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為侵略者為虎作倀,充當傀儡而孜孜不倦,這位末代皇帝當然明白自己在偽滿洲國十餘年的所作所為,難以逃脫叛國的指控。在蘇聯期間,溥儀得到了末代皇后婉容的死訊,他表面上並無表示,但內心中對於回國後的命運更有了極大的恐懼。為此,他曾經反覆向蘇聯政府提出不願回國,甚至給斯大林寫信,希望在蘇聯度過餘生。但最終中蘇兩國的協定還是將溥儀送回了這塊對他而言充滿恐懼的土地。溥儀走進這裡的時候,的確可能帶有一種絕望的情緒。

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 和蘇聯紅軍在一起的溥儀,背後是偽滿總理張景惠

不過,歷史上的溥儀,並沒有在綏芬河火車站自殺,那只是電影對歷史的演繹而已。

真實歷史上,溥儀回國的過程和電影一樣富有戲劇性。中蘇兩國達成的引渡協定溥儀是不知道的,蘇方也不願意讓他知道,以免引發過激反應。當溥儀和他的隨員,一些偽滿洲國的官吏們被送上火車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火車的窗戶被用紙糊住了,並禁止他們向外窺看。

然而,溥儀後來回憶,當進入綏芬河站的時候,他其實知道自己已經被送回了中國——這位末代皇帝敏感地聽到了站臺上人們說話的聲音,那是中國話。但此時的他們一行已經別無選擇,只能在押送下被移交給了中國方面。

當時的溥儀的確情緒激動,但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沒有記述自己有自殺的行為。從其一生軌跡而言,這位皇帝沒有如此剛烈的氣質。

不過,反正命運已經不能掌握,他回憶自己當時的確有著赴死的決心。曾經對身邊的侄子和其他晚輩們說:“我帶你們見列祖列宗去。”

這是溥儀當時真正的想法嗎?

很可能是真的。因為當時在站臺上等待迎接溥儀的一位中方代表留下了自己的回憶。這位代表回憶溥儀一行下車的時候,這位末代皇帝是昂著頭徑直走向火車站大門的,對中方代表不理不睬,顯得十分頑固。

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然而,也正是這位代表留下了溥儀歸國時的一段逸事,和溥儀這個頑固的態度還有些關係。

原來,溥儀這樣傲慢地昂然而過,中方代表卻沒有在意他的態度。原因是我們注意到溥儀走路一瘸一拐,姿勢很不自然。難道這位皇帝瘸了?

將中方代表的神情看在眼裡,首先著急的是蘇方交涉代表。這是因為雙方的協定上注有這位皇帝的健康狀況。根據蘇方醫生此前的鑑定,交接前的溥儀沒有什麼可能引發殘疾的病症。他忽然變瘸了,讓蘇聯的代表如何交待呢?

蘇方代表急著解釋,中國的代表聽懂了,但也感到十分困惑——蘇方這個樣子不像說謊的,可溥儀的確是一瘸一拐啊,這是怎麼回事兒?

還是這位寫下回憶的代表比較機靈,他悄然繞著溥儀轉了一圈,忽然恍然大悟——問題原來出在溥儀的鞋上。這位“皇帝”穿了一雙皮鞋,但右腳的皮鞋並沒有穿好。他的右腳沒有塞進鞋子裡,而是踩在後跟的鞋幫上,硬生生把鞋幫給踩扁了。他的這隻腳拖著鞋在走,當然看來一瘸一拐了。這與他的健康沒什麼關係。

那麼,這位末代皇帝為何如此穿鞋呢?

原因竟然是溥儀從小都有人伺候,根本不會自己穿鞋。平時都是侍從幫他穿鞋,但這次被押送上列車,侍從們對前途也深感未卜,緊張萬分,再沒有人顧得上管溥儀的事情,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溥儀就是拖著這雙不合腳的鞋,開始了改造和重生的過程。

聽來似乎荒唐,但當時溥儀的狼狽和架子不倒的態度,都在這件逸事中投射了出來。

溥儀的處境是自己造成,不值得同情。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哪怕你是皇帝也一樣。

溥儀回國後在中蘇邊境車站鬧自殺?揚言帶皇子皇孫“見列祖列宗”

尤其是在這幽暗的老房子裡,我們彷彿聽到遙遠的嘆息——就在歷史昏黃的陰影裡。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