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後再懷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GavinYs

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增高,剖宮產以後再次懷孕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都知道剖宮產以後再次懷孕、分娩所面臨的風險比自然分娩要高,那麼,剖宮產後再次懷孕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須在2年後再孕

因為剖宮產以後子宮壁的刀口短期內癒合不佳,術後2年以後是較為安全的

妊娠晚期防止腹部受壓

為了預防瘢痕處裂開,孕婦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腹部

如有腹痛及時就醫

瘢痕子宮的孕婦妊娠晚期有的會出現自發性破裂,腹痛就是主要的臨床表現

注意胎動

胎動的快慢是胎兒在宮內安危的早期表現之一

再次分娩應以剖宮產為好

第一次剖宮產術後再孕的產婦,第二次分娩有80%的人需要再次剖宮產結束妊娠,因為陰道分娩的風險很高

再次分娩時建議輸卵管結紮

剖宮產手術分娩風險大,孕婦下次分娩的風險高,而且手術的風險會越來越大,所以為了保證母親的健康,建議在第二次剖宮產手術的同時,建議做輸卵管結紮術


婦產科小天使

頭胎是剖腹產,正準備要二胎,有哪些要注意的問題呢?

伴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很多的女性朋友躍躍欲試。準備要二寶。付虹醫生也動了小小的心思,不過目前付虹醫生的工作很忙,上班如同沒有在硝煙的戰場戰鬥,下了班還要給大家寫科普文章。

因為對於這部分要二寶的準媽媽們,很多人的年齡肯定已經不再年輕,而對於年齡大於35歲的女性,屬於高齡女性,這部分人再次懷孕就是:懷孕難,流產易,胎兒畸形和孕期母兒的合併症多。

對於剖宮產史的準媽媽,盆腔超聲除了排查有無子宮肌瘤、附件腫物等婦科疾病,還需要關注上次瘢痕妊娠的癒合情況。

順利的懷上孕了,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NO!早孕期超聲的檢查也很重要,除了判斷是否妊娠;妊娠位置、大小、形態、有無胎囊,胎心;判斷妊娠囊及胚胎個數、雙胎的絨毛膜性判斷;還需要觀察胚胎情況,判斷有無胚胎停止發育;有無異位妊娠(宮外孕)以及有無婦科合併症如:子宮畸形、肌瘤、附件囊腫等。

隨著國內剖宮產率的節節高升,與之相伴隨的就是瘢痕妊娠的增多,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宮外孕,由於子宮峽部肌層較薄弱,加之剖宮產切口瘢痕缺乏收縮能力,此病在流產或刮宮時斷裂的血管不能自然關閉,可發生致命的大量出血。早期診斷可避免子宮大出血及子宮斷裂等併發症的發生。經陰道B超是診斷瘢痕妊娠(CSP)的主要手段。

和上次順產的準媽媽相比,剖宮產過的準媽媽的另一個主要的風險就是子宮破裂。除了遵照產科醫生的指示按時體檢,妊娠晚期要防止腹部受擠壓。妊娠晚期在日常生活中,乘車、走路等要避開人群的擁擠,家務勞動要適當,睡眠應仰臥或側臥,性生活應有節制,避免腹部受到撞壓。

當懷孕的您發生腹痛也要及早就醫。瘢痕子宮到妊娠晚期有的會出現自發性破裂,腹痛是主要表現。由於子宮瘢痕癒合不良隨妊娠月份的增加,宮內壓力增大,雖無任何誘因,子宮也可從其瘢痕處脹發而破裂。子宮破裂時可出現輕重不等的腹痛,有時腹痛雖輕但子宮已破裂,準媽媽們必須提高警惕。

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的發生率為 1%~5%,並隨著剖宮產次數的增多而明顯增多。胎盤植入多發生於子宮前壁下段,常於子宮內膜創傷、子宮內膜發育不良等因素有關,前次剖宮產史以及前置胎盤為胎盤植入的最常見的高危因素,其他高危因素還包括高齡妊娠、既往子宮穿孔史、胎盤植入史、多次流產等。胎盤植入發生率與剖宮產次數以及是否合併前置胎盤相關。剖宮次數越多,胎盤植入發生概率越高。除了子宮破裂,這兩個合併症都會威脅母兒的健康,剖宮產後再次妊娠者整個孕期均需嚴密加強產檢,詳細瞭解子宮切口疤痕處厚度、胎盤附著的位置及胎兒宮內發育情況,並按照產檢醫生意見監測孕期母親的情況,減少孕期及產時併發症的發生率。

對於有過一次剖宮產史的準媽媽,再次懷孕是不是必須也要剖宮產?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具體到個人,建議您孕晚期由您的產科醫生再次評估能否陰道分娩。

其他的備孕措施就同一般人了,夫妻雙方備孕前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要戒菸酒、適度鍛鍊,還要不熬夜及遠離毒物,女方孕前3個月口服葉酸片0.4mg預防神經管畸形,有條件者也可以選擇複合維生素片口服。


付虹醫生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剖宮產後再次懷孕是備孕媽媽和家庭討論和關心的重要話題。

首先,剖宮產後女性的身體將會產生如下變化:剖宮產手術後子宮瘢痕的產生。如果瘢痕過於脆弱將導致子宮破裂,若孕卵著床在子宮瘢痕處,將會引起瘢痕妊娠而導致流產、大出血等情況。

隨著時間變化,子宮瘢痕韌性逐漸減弱,剖宮產後的年份越久,瘢痕處越脆弱。目前國際上的共識是術後18-24個月內再次懷孕最佳,此時,瘢痕處平滑肌基本恢復,瘢痕韌性良好,可以承受住受孕過程中子宮的生理變化情況。

此外,剖宮產後再懷孕,早孕時期要注意B超監測,一旦確定為瘢痕妊娠,應及時終止妊娠。為了母兒的安全,妊娠晚期,有條件的孕婦可監測子宮下段厚度是否均勻。如果發現子宮下段較薄或其回聲不均,需要提前入院。另外,孕婦應注意保護腹部免受外物撞擊或擠壓。臨產前,未經評估過的瘢痕子宮孕婦應在宮縮出現前住院待產,以免出現子宮破裂的危重情況。

經婦產科醫生的評估,一部分孕婦如果子宮下段切口癒合良好,且疤痕處的子宮厚度在4毫米以上者又無其他產科剖宮產指徵的孕產婦可選擇順產。在生產過程中,應根據醫生意見做好各種預防措施,以免出現不良事件。

總之,剖宮產後再懷孕給女性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保持情緒平和、孕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適當運動、注意補充營養將會為對瘢痕子宮再懷孕保駕護航。


杏花島

很多媽媽第一胎是剖腹產,如果想要二胎的話,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呢?一起來看看吧~

1. 頭胎剖腹產的話,再次懷孕需要在2年以後。因為子宮像孕育寶寶的房子一樣,頭胎剖腹產的話,會在“房子”上留下個缺口,癒合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2. 妊娠晚期要避免腹部受到擠壓。這是為了預防頭胎剖腹產時在“房子”上留下的瘢痕裂開~

3. 腹部一旦出現疼痛,無論疼痛的劇烈程度,都需要儘早就醫。因為瘢痕子宮在妊娠的晚期可能會出現無明顯誘因的子宮破裂,其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腹痛~

4. 需要時刻注意胎動的變化。因為胎動可以反映胎兒在宮內安危~

5. 最好提前2周住院待產,以便出現問題時及時處理~

6. 再次分娩的話最好還是剖腹產。因為剖腹產比順產要安全~

7. 再次剖腹產以後建議行輸卵管結紮術。因為剖腹產的風險會隨著手術次數的增加而增加,為了媽媽的安全,最好在第二次剖腹產手術後同時行輸卵管結紮術,以達到絕育的目的~

醫學界 顧小花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1. 妊娠晚期要防止腹部受擠壓。為預防發生瘢痕處裂開,必須注意保護,不能受到擠壓。妊娠晚期在日常生活中,乘車、走路等要避開人群的擁擠,家務勞動要適當,睡眠應仰臥或側臥,性生活應有節制,避免腹部受到撞壓。

  2. 發生腹痛及早就醫。瘢痕子宮到妊娠晚期有的會出現自發性破裂,腹痛是主要表現。由於子宮瘢痕癒合不良隨妊娠月份的增加,宮內壓力增大,雖無任何誘因,子宮也可從其瘢痕處脹發而破裂。子宮破裂時可出現輕重不等的腹痛,有時腹痛雖輕但子宮已破裂,必須提高警惕。

  3. 3

    注意胎動情況。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發出不規律的活動,胎動的快慢是胎兒在宮內安危的早期表現之一。一般於妊娠期每小時要有3~5次或一天(12小時)至少要有10次以上的胎動。剖宮產術後,帶有傷痕的子宮如果有輕微的破裂及胎盤的異常,均將導致胎兒死亡。這時胎心音消失。胎兒死亡前的24~48小時,先有胎動減慢或消失。因此注意胎動變化可提前發現胎兒的異常情況,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4. 4

    再次分娩應以剖 宮產為宜。第一次剖 宮產術後再孕的產婦,第二次分娩有80%做剖 宮產,這比陰 道分娩安全。再次剖 宮產的手術時機要選擇適當。過早,胎兒不易存活;過遲,易造成子宮破裂或死胎。只要胎兒發育成熟,便可進行手術,不必非等到臨產才做手術。


多多媽媽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越來越多媽媽開始籌備二胎計劃,但是頭胎剖腹產的媽媽就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問題了。


剖腹產後隔多久才能再懷孕?

考慮到媽媽的身體恢復及孩子的健康撫養,剖腹產後最好間隔18到23個月才可以再次懷孕哦。

十月懷胎消耗掉的營養、剖腹產流失的血液都需要時間恢復,撫養新生寶寶也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吧,帶寶寶已經筋疲力盡了,還再來場十月懷胎,對媽媽也是個不小的壓力呀,身體還沒恢復利索,再次懷孕的確有點吃不消。


剖腹產後不久又懷孕了怎麼辦?

如果在18個月又懷孕了,也不要驚慌,18個月只是為了減少風險的指導性意見,上一胎剖腹產的媽媽,子宮上必然有一道切開的疤痕,我們叫“疤痕子宮”。


如果未滿18個月就再次懷孕,那下一臺順產分娩的時候,疤痕子宮就會有子宮破裂的風險,但是大家也不要過於驚慌,如果上一胎剖腹產的切口是子宮下段橫切口,那麼這一胎順產的時候,子宮破裂的風險不到1%。

但是下一胎繼續剖腹產,難度要比第一胎剖腹產大很多,相應的剖腹產併發症的風險也會更大。所以最安全的方法,是老老實實等到18個月之後再懷孕,然後儘量選擇順產。


剖腹產隔太久還能懷孕嗎?

研究表明,如果間隔超過了13年,再次生育發生意外的風險又明顯增高了,這可能與疤痕老化和缺乏彈性有關。那間隔時間的上限是多久呢?最好不要超過8到10年。


高齡產婦不需要等嗎?

不是不要等,是因為35歲以上的女性,懷孕難度會增加,而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難懷上,就算懷上了,流產的風險也會更高的。


所以,如果35歲以上的夫婦,如果再想要個孩子,可以把間隔控制在9-12個月之間,時間不等人啊。


淼哥故事會


kaka媽媽

剖宮產後再懷孕,首先要注意瘢痕子宮。剖宮產後如果超過3年,瘢痕變脆,再次懷孕如果孕卵著床在瘢痕部位,容易引起瘢痕妊娠,會導致流產等。因此,剖宮產後再懷孕,要注意保護子宮。運用b超等手段動態監測,一旦發現瘢痕妊娠,需及時中止妊娠。臨產前注意提前入院,做好監控和防範措施,以免發生意外。平時要注意保護小腹,避免擠壓,不要劇烈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