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世界只有一個西藏

寫在前面的話

看過大冰的書,開始冥想“拉漂”的樣子;看過了《騎行318》,開始期待見到那些騎士;重溫了《紅河谷》,開始在腦中刻畫“奶奶”的模樣;又看了《第三極》,把藏地的風景和文化當作一道快餐,臨行前給自己補補課……這是我在去西藏前做的準備工作,我把一個西藏碎片化了,拆解得支離破碎裝在腦海裡,又開啟了全身的觸角,準備全面去感知這片神奇的土地。

路行西藏,才發現西藏並非是我腦海中的模樣,她有她的遵從與日常,而並不會成為誰一廂情願的樣子。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把飛機給我吧,我送你藏藥”

我們住在林芝市八一鎮,傳說中,那是318騎士們進入拉薩前的最後一站,也是最終調養生息的處所。然而,也許是時節不對,這次在八一鎮並沒有看到很多“騎士”。即使在租住床位的青年旅社,更多的也是各地自駕而來的年輕人,熟識或不相熟的三三兩兩坐在一起吹著牛皮、喝著咖啡,年輕就是可以肆意揮灑。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傍晚,我們百無聊賴,帶著無人機在鎮中心的一個廣場上嘗試航拍。飛機剛一起飛便吸引來了幾個在附近玩耍的小朋友,他們漢語說得很好,一個勁叫我蹲下,想看我手中遙控器的圖傳。隨著飛機的升高,孩子們興奮了,問著我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飛機還會飛回來嗎?”“一會能讓飛機帶著我飛飛嗎?”“它能飛到雪山那邊嗎?”

一會,民警同志突然冒出來,告訴我們這裡禁飛,除非有采訪特批。藏地不能跟武警較勁,這是鐵的紀律,因此我們乖乖讓飛機返航了。孩子們意興闌珊,這時,一個孩子突然對我說,“把飛機給我吧,我送你藏藥”。我怔了一下,孩子又補充道,“我家就是開藏藥館的,就在旁邊那條小街”。其他幾個孩子也湊過來,像是被點醒了一般,七嘴八舌的告訴我,這家是賣特產的、那家是賣拉麵的。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後來才知道,這幾個孩子都不是藏民,而是隨著父母從各地來林芝謀生的。融入一個陌生民族的生活對於大人來說尚且困難,何況一個孩子。難得的是,孩子們還會時常惦念他們的使命,一有機會留給自家的生意拉客。

但我聽了孩子的話有些心酸。在我心裡,西藏那麼與眾不同,為什麼特產店裡的商品千篇一律都像產自“某烏”?孩子們又為什麼那麼早熟,早早的學會了為了謀生而設下的套路?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我現在只有200萬,還需要融資”

在我們去新措的路上,我們司機加嚮導是一個24歲的藏族小夥子多吉。叫他小夥子或許有些不妥,畢竟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在攀談後,我得知多吉的妻子在巴松措結巴村開了一家客棧,生意還不錯;而多吉靠開車給客人們提供增值服務,同時也拓寬了財路。據瞭解,多吉夫婦每月的收入在2w左右,這個數字甚至讓我們這些來自“大城市的小白領們”頗為汗顏;同時也在替他們發愁,在這麼閉塞的地方,賺那麼多錢要怎麼花出去呢?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多吉的回答讓我驚呆了。他說他現在手裡有200w,他要找人融資,至少還要200萬,這樣就能投資建一個酒店了。目前巴松措的居住條件太差了,以後這方面會有很強勁的需求。

經過多番確認,多吉沒上過大學,也幾乎沒離開過西藏,但是他對市場的判斷和對金融手段的運用甚至要前衛於我們這些來自“大城市”的人,膽魄和勇氣更是我們所不能及的。很不可思議,他是怎樣接受並靈活運用這些新鮮概念的;更難想象的是,在這些“新藏民”的打理下,未來10年、20年後的西藏會是什麼樣子?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好路木的有,車,要滴!”

在探索新措的過程中,高反+暈車的症狀讓我痛不欲生。但出於對新措的嚮往,我還是很希望用腳步一點點丈量那不遠不近的3公里。就在我猶疑的時候,一個藏族大媽連比劃帶說的“好路木的有,車,要滴!”。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自己徒步了1.5公里後,我終於明白大媽的意思了。進入原始森林後,冰川融雪泥濘了道路,徒步艱難,最終還選擇了大媽的摩托車。

說到摩托車就厲害了,大媽身板魁梧,但駕駛起摩托來十分矯健、輕便。藏族大媽會說的漢語不多,我們的溝通幾乎為零,但是她會在顛簸的時候拉起我的手放在她的腰間;遇到泥濘的路,她會說“好路木的有”;遇到好走的路則會咧開嘴,露出顯得很白的牙齒笑著說“可以!”。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大媽開心了,會不禁哼起歌來,通過後視鏡看到我在笑,就會唱得更大聲一些。我對她豎起大拇指,她竟害羞起來,呵呵樂著,把牙齒露得更明顯一些。

像大媽這樣的“摩的姐姐”大概有6、7個,她們並不計較誰拉的客人多或少,因為所有的成本和收益都是平均分配的。多吉告訴我,她們住在離這大概20公里處的羅池村,家裡的男人通常在放牧或是在巴松措景區打工,相比他們,女人們騎摩托載客算是掙點零花錢貼補家用。那麼,同樣的問題又來了,掙了錢去哪花呢?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把孩子送出去唄,大城市的花銷就多了去了!”我啞然。沒錯,來自“大城市”的我們深諳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支出。可是,這種鄉村反哺城市真的對嗎?真的好嗎?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後記

每一個嚮往西藏的人都會把她想成聖地,有神秘和罕見的事情和景緻,有長相不同、穿著不同、信仰不同的人,有很多美麗的和恐怖的傳說,有一個自己不得不去的理由。但真正站西藏大地上的時候,你會發現,西藏和你家、我家一樣,也在經歷著現代文明的洗禮和衝擊,在不經意間,日益變換著。

這種改變,絕不像《紅河谷》中英國人那樣拿著槍炮來“佈道”文明那麼慘絕人寰,但是,潤物細無聲的感染正在醞釀一個新西藏,一個脫離了“懵懂”、出落成“姑娘”的新西藏。我不想對比新舊,也不想在二者之間做出判斷。我只想說,比“不愛”更可悲的,不是“恨”,而是“遺忘” ,我和世界只有一個西藏。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作者僅一枚,讀者需萬千。

歡迎批評指正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西藏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3-6月、9-10月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八葉草 發佈:2018.04.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