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十大元帥裡八路軍佔九個而新四軍只有一個?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時,榮獲元帥軍銜的10位開國元勳中,八路軍系統有9人,而新四軍系統卻只得陳毅一人,所以長久以來很多人都會有此疑惑,八路軍和新四軍都是抗戰時期我軍的正規武裝力量,為什麼相差會如此懸殊?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得從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編制級別以及評授元帥的條件來看了。

為什麼十大元帥裡八路軍佔九個而新四軍只有一個?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國共合作的抗日統一戰線逐步形成,原駐陝甘寧邊區的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又按照戰鬥序列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下轄115師、120師、129師;而活躍於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則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為什麼十大元帥裡八路軍佔九個而新四軍只有一個?

按照“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分級來看,“路軍”和“集團軍”均是比“軍”高一級的單位,這兩個單位一般少則轄兩個軍,多則轄三至四個軍,比如楊虎城的第十七路軍就轄兩個軍和四個獨立旅,衛立煌的第14集團軍則轄四個軍之多。而由於國民政府的限制,八路軍改編時只給了3個師的番號(這3個師原本是屬於東北軍的番號),新四軍的下一級編制甚至連正經番號都沒有——

為什麼十大元帥裡八路軍佔九個而新四軍只有一個?

八路軍和新四軍改編後,八路軍的一個師下轄兩旅,旅轄團;而新四軍下轄4個支隊,支隊轄團。因此。八路軍的 師與新四軍、八路軍的旅與新四軍的支隊才是平級的。


接下來我們再從兵力上對比一下:八路軍成立時共有4.5萬人,其中115師1.5萬人,120師1.4萬人,129師1.3萬人,八路軍總部直屬3000人;而新四軍成立時為一萬零三百餘人,比八路軍的一個師還要少幾千人。至抗戰結束時,新四軍發展到31萬人,八路軍則發展到90餘萬人,仍3倍於新四軍;進入解放戰爭階段,新四軍發展為華東野戰軍,而八路軍則發展為西北、中原、華北、東北四大野戰軍。

第三,從“國民革命軍”的軍銜上看。八路軍、新四軍改編初期,我軍部分中高級指揮員有與國民革命軍相當的軍銜等級,如12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是中將,120師359旅旅長陳伯鈞、副旅長王震是少將等,而新四軍中唯有軍長葉挺是中將軍銜。

為什麼十大元帥裡八路軍佔九個而新四軍只有一個?

因此,不論是按“國民革命軍”的編制還是從我軍的實際情況來看,八路軍和新四軍都不是平級的,而軍隊中編制級別相差一級,高級將領的人數通常就會差出5到7倍,所以在10位元帥中,出現八路軍佔9人而新四軍只有1人的情況也就可以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