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懟馬化騰,會不會叫醒沉睡中的雄獅?

張一鳴懟馬化騰,會不會叫醒沉睡中的雄獅?

文/王新喜

繼《騰訊沒有夢想》的PS回覆之後,張一鳴懟馬化騰的朋友圈截圖再次引發了大眾熱議。不過這次是截圖是真的。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發了條慶祝抖音TiktokQ1蘋果商店下載全球第一的朋友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抖音下載量達4580萬次,超越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iPhone應用。

張一鳴懟馬化騰,會不會叫醒沉睡中的雄獅?

關於此次張一鳴與馬化騰互懟,可以知道,面對抖音的急劇上漲態勢,馬化騰的表態或略顯焦慮。言辭之中可以看出,對於抄襲之說,馬化騰頗為介意。

在日前潘亂的《騰訊沒有夢想》一文中指出騰訊更沒想到的是抖音快手這種“算法+短視頻+開放式關係”產品竟然奇襲了他的社交大本營,在騰訊主導了十多年的“熟人通訊+封閉關係”之外打開了一條新路。繼QQ每年以億級用戶往下掉之後,朋友圈的人均時長也從去年12月開始忽然暴跌。並指出抖音日活已經上億的時候,用戶心智接近定型,結果騰訊抄了個一樣的,用抖音的方式狙擊抖音。

可以知道,面對外界的過度捧殺,張一鳴有點膨脹了。但在筆者看來,今日頭條現在就這麼直接向騰訊宣戰,或許有點早了。其實,抖音在今天的環境下不宜高調。因為騰訊還沒有下狠手。如果騰訊從上到下全力All in 短視頻,對頭條系不是好事。

抖音並沒有建立絕對的護城河,它直指微視抄襲搬運,但抖音早期也是從Musical.ly搬運來的,Musical.ly的創始人陽陸育曾公開對媒體表示:“抖音對於Musical.ly 進行了從產品到運營策略全方位抄襲。”不過在2017年11月,今日頭條全資收購了Musical.ly。

之所以說還不是時候,是因為抖音火的太快,根基未穩,從內容監管、算法糾偏到護城河的擴寬以及短視頻社交關係鏈均不牢靠,總的來說,抖音其實還不適宜跟騰訊正面硬槓,因為在短視頻市場,快手依然是第一,而快手則是站隊騰訊。

張一鳴懟馬化騰,會不會叫醒沉睡中的雄獅?

抖音的模式本身沒有太深的門檻以及缺乏牢固的護城河,它容易複製,因此也害怕複製,尤其是面對騰訊這樣的對手。從目前產品的界面和玩法來看,抖音和微視極為相似,但無論是體量還是月活數微視與抖音還是相距甚遠。

據易觀數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3月,抖音用戶1.2億。根據極光大數據的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3月份最後一週,抖音短視頻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4.34%。

張一鳴懟馬化騰,會不會叫醒沉睡中的雄獅?

儘管抖音的增長迅速,但從目前的市場份額來看,它距離完全稱霸短視頻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業變局依然存在,它的火爆,某種程度上也要歸功於業內媒體的過度關注與捧殺。

但是媒體的過分關注,會讓抖音的增長預期被放大,一旦增長開始呈現乏力之態,各種解讀與看衰也會隨之而來,而內容的監管政策風向也往往會緊盯著抖音。我們知道,早前內涵段子被關停後,今日頭條開啟了史上最嚴的內部審核,抖音歷史累計永久封禁了1萬餘賬號,下架2萬餘視頻。對於頭條系而言,其實更應該弱化媒體對其的過度關注繼而去贏得更為穩定的發展環境。

抖音當前的最大短板在於社交關係鏈的缺失,這點筆者之前在《越刷越無聊,社交化才是抖音快手們的未來?》一文中有論述:

為什麼在快手收割了短視頻行業前期大量的用戶紅利之後,甚至讓每一個普通人都有展示的機會,不追求頭部效應,但抖音依然有機會打開局面崛起呢?這或許在於快手欠缺更深度的社交滲透來綁定用戶長期留在它們平臺上。當前市場上多數短視頻平臺包括抖音快手基本上欠缺社交黏性,而更多像是一個視頻平臺。短視頻內容生產目前還沒有發展成為一種真正的短視頻社交。

因為一旦有社交關係鏈綁定在平臺上,用戶不再是一個人孤獨消極刷屏,而是主動去生產內容並與他人互動來維護社交關係鏈,用戶留下來的意願就會越來越高。但抖音並沒有解決這個短板。

短視頻是一個絕對的流量殺手和用戶時間殺手。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8年Q1,中國移動網民每日平均有3.9小時花費在手機APP的上,其中花費在社交網絡類APP的時長達127分鐘,花費在網絡視頻APP的時長為29.5分鐘。

可以知道的是,短視頻所佔據的時長雖然呈現上升趨勢,但與社交網絡相比依然有較大懸殊。社交網絡依然是殺時間的最大利器,因為它是剛需,佔用時長、用戶留存與活躍度會相對穩定。而短視頻則是碎片化時間下無聊偶發式需求,跟直播用戶消費需求類似,但這類視頻內容消費模式用戶新鮮感來得快去的也快,用戶疲憊感與注意力轉移的時間週期難以預料。

如果我們從微博與直播平臺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第一輪用戶增長紅利過去,審美疲勞的時間節點往往會隨之而來。如果未來市場上有更潮酷有有趣的殺時間APP出來,可能就會導致短視頻佔據用戶時長下降,比如直播當年發展成百播大戰,但短短兩年大起大落不可謂不快。

對於目前短視頻它的持續性火爆生命週期會有多長其實很多人心裡沒數。另外,當前要搶食短視頻這一蛋糕的巨頭或者潛伏著還在計劃之中的巨頭太多了,從BAT到網易360等均已入場,用戶分流、各家持續燒錢是肯定的。

騰訊目前流量+投資的策略其實讓騰訊有短板,即讓其在某個領域做與不做之間猶豫不決,擔心染指到合作伙伴的業務與利益,容易縛手縛腳,但如果外界一款產品若真正威脅到其核心腹地,騰訊想必會全力出擊。

從今年起,騰訊明顯加快了對短視頻的扶持,因為當前抖音的漲勢已經讓騰訊非常不安與威脅,早前有知情人士透露騰訊內部已下達“死命令”,要求All in微視。4月10日,一個名為《微視短視頻項目說明書》的文件開始大範圍在圈子內流傳,文件稱騰訊將在4月到8月用30億元現金補貼的方式吸引優質達人內容,目的是狙擊抖音。

擁有大量粉絲的優質達人在當前來看可能是抖音的一大優勢所在,但這個還稱不上壁壘,畢竟,達人都是可以用錢用資源搶走的,尤其是如果騰訊將短視頻視為長期性、防禦性甚至是戰略性產品來做的話。

如果騰訊全力押注短視頻能不能扳倒抖音很難說,但至少可能會讓頭條很難受,也會讓抖音失去一個更好的穩定的時間發展窗口,其實對於頭條來說,目前抖音之外的營收和用戶增長已經放緩,抖音承載著的流量與廣告營收增長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高調叫板其實倒不如低調織網,高築牆,緩稱王。

畢竟如果抖音讓騰訊感覺到危機越來越大,那麼這同樣會讓更多互聯網巨頭感覺到危機加碼投入以及引來更多創業者入局,巨頭們都可以通過複製其模式+基於自由產品組合微創新與重新整合的模式加入戰場,並針對市場上的優質短視頻收購來構築自身的護城河。

總體來看張一鳴高調出牌,可能會迎來更多的對手強勢入局。而頭條系的大內容戰略,在缺失社交短板的情況下,會放大自身的弱點。因為抖音增長雖快,但目前根基不穩,監管重拳、內容同質、變現效率、商業模式以及用戶增長持續性、用戶留存等諸多方面尚面臨不確定性。

而張一鳴5月6日還在轉發文章稱,“騰訊是一家極其優秀的公司,Pony(馬化騰)也是我最敬佩的CEO。不僅是業務和實力,公司和管理層的能力和修為也是業界最好的,相信這也是業界共識,大家都心服口服。也許格局平靜太久了,潘亂和一些同行希望能有一個公司起一些波瀾,但如果走近刻意收斂光芒的騰訊觀察,會發現這是唐吉柯德式的想象。騰訊不僅強而且還在各個維度不斷進化,大家應該多學習。我也希望騰訊帶動中國互聯網整體更多的進步。”

如果說當時張一鳴這種為騰訊站臺的態度是為了避免刺激對手,弱化騰訊對其過分關注,這種策略或許是對的,但是如今的高調或許對抖音來說,並非明智的做法。

但也許也可以視為,張一鳴認為他已經準備好了與騰訊宣戰,畢竟張一鳴已經在內容端、短視頻和社交等領域布了不小的局,而如今微視在用戶數與日活與抖音尚不在一個量級。畢竟徐永福也已經高調站出來支持今日頭條,這不得不讓外界猜測今日頭條是否已經站隊阿里。

張一鳴懟馬化騰,會不會叫醒沉睡中的雄獅?

有人說,今天的橋段不免讓人想起了王興當年選擇站隊騰訊時懟阿里的場景。早前據自媒體“開柒”爆料,在今日頭條最近進行的新一輪融資中,阿里巴巴將投入數十億美元參與融資,並給出較高估值,甚至答應了不進入董事會、不要投票權等條件。不過當時阿里集團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發佈微博予以否認:“很多人今天在傳頭條和阿里的緋聞,實際情況是我們各自守身如玉。”

這種傳言從競爭層面而言說的通,騰訊與頭條系在諸多內容領域戰火早已打響,而在業務層面阿里與頭條沒有直接的衝突,而更多是一種互相成就的關係,比如說抖音的帶貨能力與阿里系電商平臺是一種共贏關係。

頭條能成長到今天的成為TMD三大新巨頭,在於它過去多年以來都是被騰訊乃至BAT都輕視的敵人,在BAT三巨頭尤其是AT多年投資併購戰的對壘交鋒無暇顧及的忽略下得以長大。但其實,當你面臨的對手很強大的時候,尤其是大象還在起舞的時候,不要去過度刺激對方的鬥志。

從數據來看,短視頻剝奪移動社交的用戶時間的趨勢非常明顯。QuestMobile2018年春季大報告指出,2018年3月即時通訊的使用時長佔比從2017年3月的37%下降到32.2%,短視頻卻從同期1.5%增至7.4%,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二級細分熱門行業總使用時長佔比增長最快的行業。

短視頻對社交網絡的用戶佔用時長的威脅是很明顯。

前面說到,短視頻能夠短期火爆,但它的長期價值暫時不能定論,但業內有個共識是,一旦外界有新業務新產品對騰訊的社交盤子核心腹地造成威脅,騰訊或許會下死手。

況且按照騰訊的賽馬機制來看,從上而下的危機可能會催生其內部上馬多個短視頻項目去跑,或者說加碼投資快手並給予快手更多的騰訊系資源,這對於快速增長的抖音而言,並不是好事。

現在老闆都親自上前線懟上了,顯然也會將壓力傳導下去,下面做事的人也或將進行內外部資源的整合與聚焦,加大信息流和短視頻的規模投入,做全面的戰略覆盤與反思。張一鳴的膨脹,或許也是叫醒了沉睡中的雄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