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一種春季常吃的野菜,也是臨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藥。挖蒲公英的“高峰季節”剛剛過去。實際上,不同季節的蒲公英所採摘部位不同,他們也有不同的功效。


蒲公英,是一種春季常吃的野菜,也是臨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藥。挖蒲公英的“高峰季節”剛剛過去。實際上,不同季節的蒲公英所採摘部位不同,他們也有不同的功效。

蒲公英根:保肝效果更好 蒲公英入肝經,具有保肝效果。蒲公英根部含多糖及其他有效營養物質更多些,擅於排肝毒、降肝火,還可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所以保護肝臟,首選是蒲公英根泡水喝。

蒲公英葉:消炎效果更好 蒲公英葉味道較苦,但有很好的去火消炎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中具有廣譜抗菌作用的綠原酸來說,正常情況下的含量一般是葉>根>花,所以在抗菌消炎方面,葉片稍稍佔優。

蒲公英花:祛斑效果更好 蒲公英花,用全草泡水的人應該很有體會,如果沒有過濾乾淨,很容易卡到嗓子裡,壞了心情,得不償失。 但用蒲公英的花煮水,洗臉,有很好的祛斑作用。

搭配一 【蒲公英+紅棗】 紅棗,性溫,補氣養血、健脾益胃,可中和蒲公英的寒性,對體虛者效果不錯,更適合陰虛火旺的人飲用

搭配二 【蒲公英+桑葉】 取蒲公英40g、桑葉15g製成蒲公英桑葉茶,每天泡水喝即可。 桑葉,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被稱為“神仙葉”,具有補滋陰補血,疏散風熱,益肝通氣,降壓利尿之功效。 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國內外很多資料已證實,桑葉有降血糖作用。與其成分有關,生物鹼能抑制糖代謝過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進β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搭配三 【蒲公英+刺玫花】 取蒲公英2g、刺玫花1g製成蒲公英刺玫茶茶包,每天一包,可反覆沖泡。 刺玫花,性溫,具有理氣解鬱、化溼和中、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中和蒲公英寒性,起到更好的消炎、抗菌作用。 據《本草正義》中記載,蒲公英“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臨床實踐已證實,蒲公英對乳房疾病的確療效確切,多用於女性乳腺增生、乳腺炎。


蒲公英功效多,謹記“三不喝”! ①慢性腸炎者不喝; ②女性經期不喝; ③久病之人不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