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農村可以看到狼,現在的狼為什麼不見了?

花開隴上

我的家鄉在中國西南部,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到現在我們的森林覆蓋率還在72%以上,山裡依然存留有幾百年的老樹木,作為80後,我只能聽我爺爺講小時候關於狼的故事。



在我爺爺他們那個年代,我們村的山裡不止有狼,還有老虎,野豬,狗熊等等動物,那時候放牛去山裡,有時候牛都被狼吃掉了,我爺爺說我們村有個小孩被狼叼走,大家敲著臉盆和銅鑼往山裡追,之後只撿到小孩的一隻布鞋,狼也還會偷襲人家養的牲畜的,以前我們的豬,牛,羊這些都是養在小路邊的圈舍裡,晚上都要把大門鎖得嚴嚴實實的,防止狼晚上來叼走牲畜。


後來,我們村人口越來越多,以前還沒有計劃生育,基本每家都有五六個孩子的,多的七八個,九十個的都有,人口的增多,山林裡的樹木有一些被砍伐用來建設房子,加上後面外省人到我們地方做木材生意,很多幾百年的大樹被砍倒,沿著江水而下,運輸往省外去了。森林的破壞,山裡的狼和其他野生動物躲進了更遠處的山裡,在我出生的八十年代,狼和老虎都不見了,不過山裡還有野豬,老百姓種植的農作物也常被野豬破壞,人們就養有獵狗,把野豬攆得跑的遠遠的。


狼在現在的農村之所以不見了,是因為生態系統遭到了人類的破壞,我們在一些電視和電影裡,也常看到狼,那些狼奔跑在廣袤的大地上,以及無人的原始森林裡,之所以那裡還有狼,因為生態系統還未遭受太大的破壞,作為肉食動物,食物鏈其中一個環節斷了,它只能去更遙遠的森林裡生活。

以前,說到狼人們都感到恐懼,如今,我們卻再也沒有見過狼長什麼樣子,如果時光再倒退100年,也許我們也會看到狼的模樣吧。

愛護地球,珍惜環境,話說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相信在人類對環境意識的逐步提高,保護好生態鏈,山裡的野生動物會越來越多,就比如我們農村的山林裡,這些年都還有野豬的出沒。


苗阿哥

喜歡的點個關注,歡迎互評互動。
以前的確是狼多,甚至多到為禍為患的地步。家裡養的牲口、禽類都屢屢被其禍害。


有個關於誠信的小故事《狼來了》,也在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狼的數量之多,小時也常聽大人嚇唬哭鬧大人的小孩子,老說:/狼扒子來了,這又反映出了狼的危害之大。

孩提時夏季的農村酷熱難耐,木有事了小夥伴們總是到那些能說會道,伶牙俐齒,見多識廣的長輩那裡,聽他們“拍故境″、“拍瞎話”(都是講故事之意),瞭解到狼很狡猾且兇殘,有仇必報。

狡猾到可以偽裝成人形,專挑夜晚出沒,潛入村莊,遇路人了就會把爪子搭於人背後,等人扭頭之時,順勢咬住脖頸,從而將人殺害吃掉。一聽到這些故事,大家夥兒都是嚇的大氣都不敢出,但還只怕錯過了什麼精彩片段。


狼之所以橫行為禍,還是在於其獨特的社會組織及其生活習性以及人類活動的有限性造成的。以前人煙稀少,地廣人稀,狼的活動範圍大,繁殖快,每窩產幼仔多,造成其種群數量龐大,成員眾多,對人類生存威脅甚大。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各種先進工具相繼出現,人類各種活動與需求的增加,活動範圍也日益擴大,狼群的生存空間卻在日逾減小,除了其天敵,人類的圍捕獵殺也是造成其減少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全國性的自上而下的過度獵捕,造成了狼的數量急劇下降(不僅僅是狼還有其他物種),甚至是到了瀕臨絕跡的地步。後來生態環境及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有了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的支撐,很多野生動物得以傳宗接代,但仍有一些物種消失了。所以說,別說人口相對集中,工業發達,廠礦眾多的城市,就是村莊散落,農業生態較好的農村,現在也是見不到狼了。如果換在深山老林裡,還有可能見到。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哦。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711

我就是農村人,對這個問題了如指掌。

五十年代以前,狼,萬般猖狂。我家崖下就有狼窩。夏天,半夜裡,你聽,人聲納喊攆狼了,不是叼走豬🐷娃就是小娃。我隊裡一老婆在蓮藕地被狼吃了。狼吃人先抓面。

這些,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都成了天方夜談。只有動物園裡才能看到狼🐺。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農村先後成立了初級、高級合作社,外岀勞動集體岀行,人聲沸鼎,活動範圍也擴大了,隨之又初步有了拖拉機,這隆隆機器聲,更是驚天動地,把狼嚇得只管逃跑。加之人們生活的逐步提高,家裡的門戶也加強了,狼又餓又怕,遠離了村莊,長期如此,一命歸天,走了。就這樣,在農村,再也見不到狼🐺了

現在,不論中午人歇晌,還是半夜外岀澆地,一個人就走了,再也不會碰到狼🐺了!!!


獨石橋

我回答這個問題比較牽強。因為我出生就沒聽說過村子裡有狼。可能在深山老林裡的村子才會有狼出現。看過《狼圖騰》的都知道以前的牧民是大規模消滅過狼的。後來,狼越打越少,山鼠大量繁殖,又破壞了自然環境,隨著社會的發展,牧民也是大規模的養殖羊群和牛群,如今,雖然禁止打獵狼群,但狼的數量也是很少的,只有在人煙稀少的地方才會有狼出沒。

我只能從《狼圖騰》,《尋找狼》這樣的圖書中瞭解一二,不足於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就跟村裡的蛇變少了一樣。為什麼會變少?或找不到狼的影子。

第一,狼群害怕人群。

第二,食物的缺乏。挨著村子的地裡,都種有糧食等經濟作物,如果有狼,農民必然會打狼,最起碼也得趕跑。如果有兔子什麼的,村民也會設法逮野兔子做成美味。狼的食物肯定就缺乏了。

其三,狼的數量本來就減少了,不足於遍地都是狼,也只有深山老林裡會有狼。


戶外浪漫

農村的很多動植物都慢慢消失了,除了狼之外,還有狐狸,喜鵲等等。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動物的消失呢?



建國初期的"打狼運動"

在建國初期,全國各地的農村出現了不少狼傷人,傷家畜的事件。於是,便掀起規模比較大的"打狼運動"。各村以民兵為主力,經過多年的打擊,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野狼基本上消失了。



人口迅速增長,侵佔野狼居住空間

由於以前經濟發展落後,畝產糧食較少,而且家庭人口較多,人多地少的矛盾促使村民不得不向山要地,向林要地,向草要地,開墾荒地一時興起。這樣就導致林地面,草原面積減少,野狼的活動空間不斷縮小。有的只能夠逃到人煙稀少的大森林和大草原地區。



野狼的食物減少了

人類開墾荒地,大規模興修水利,整改土地,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大,導致很多動物生存空間減少,加上大興土木,成天機聲隆隆,炮火震天,由此導致農村野生動物數量的不斷銳減,這其中包括野狼,而小動物的減少,也導致野狼的食物銳減,沒有吃的,野狼只能夠進村子裡偷雞,偷羊。被村民發現之後,導致很多傷亡。


有點意思的事兒

魯北地區是一個平原地區,只有黃鼠狼經常出沒,從來沒有野狼出沒過的記載,但使據記載以前膠東地區丘陵地帶倒是經常有野狼傷人、偷羊。

現在社會發展這麼快,農村建設也是日新月異,房子越建越結實,很多動物都躲避的到深山老林裡面去了,再加上現在的人無所不吃、無所不獵,適合動物生存的環境是越來越惡劣了,不要說狼這種大型動物,就連蛇、青蛙、兔子這些小動物都越來越少了,只要能吃的,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被人吃個差不多了。

以前在集市上買根兔子腿不過一角錢,一個禿子頭也就五分錢,現在一隻野兔二百元左右,還是供不應求,這小小動物都被人吃沒了,野狼吃什麼,生物鏈斷了,只好被迫遷徙,流浪天涯了。


人已醉夢難醒

以前在農村可以看到狼,現在的狼為什麼都不見了?我不知道你說的以前有多遠,更不知道你說的農村是那裡的,我以為你講的這兩點是互相矛盾。你說的過去農村我估計是,靠大山很近的地方的農村,我六十多歲的人了,我只聽說那地方叫小山村。

在我們這裡,也聽說過狼但沒見過狼,也沒聽說過關於有狼對人還者什麼豬呀,羊呀,牛呀有什麼傷害的傳聞。我的記憶中現在我們農村的野兔不見了。因為沒狼了,可能都跑到大森林去啦。

在我小時候,也特別的淘氣,經常很晚不回家,晚上喝湯都找不到人。老人會嚇唬我說,日頭落,狼下坡,抓住小孩當蒸饃,抓住老太婆當湯喝。這也是家長下唬小孩的唯一手段,這也不是什麼農村俗話,在我們這裡,這是一種民搖歌曲。

在農村我從小都養有狗,到現在一直還養有狗。我也餵養過狼狗,狼的後邊有個狗字,我想它應該不是狼,還是叫狗。


農村農民話三農

食物鏈斷了,狼也不出現了。人是越來越多,城市,山裡,開發建設,沒完沒了的幹,狼只能躲開人們,要不窩沒了不怕,命再沒了,那才可怕呢。

狼一般都生活在野外,過去人們放牛羊,都在野外,狼偶爾能吃一個小瘦羊,或者逮一個小病牛。現在這些牲畜,一般都在圈子裡養了,或者說圍欄網裡放養了,有些牲畜還在彩鋼房裡養著,狼沒有辦法了,只能四處遊蕩,抓野兔?還少,逮山雞?沒有。抓人?還不敢。只能默默轉悠,狼就會越來越少。



現在有些邊遠山區,也有狼,但是也是鳳毛麟角了,現在人哪裡都去,原始森林,沙漠,瀑布,大峽谷,火山口,甚至狼不敢去的地方,人都敢去,你說,狼還會多嗎?還能看到狼嗎?


春天來了7270

適者生存。

1、在村莊附近活動的、膽大的狼估計都被“淘汰”了。膽大的、敢在村莊附近活動的狼的基因得不到傳遞,這類群體自然就慢慢消失。


2、在熱兵器時代,人類活動範圍越來愈大,可以說無處不在,動物在這些火力面前根本沒有反抗的機會,他們逐漸認識到人類的威脅,學習和選擇的結果就是謹慎、遠離兩條腿的人類。


3、數量大幅度減少,動物之間生存空間的競爭沒有以前劇烈,沒有必要擴大生存領域就能生活優越,活動範圍縮小,當然選擇環境安全、少人類干擾的區域活動。

說到底還是人為“淘汰”的結果。


螞蟻聚焦

現在村子野外基本看不到狼了,除非在偏僻沒人的地方。

以前可不是這樣,狼因為缺乏食物,晚上等人睡覺後,時常偷農戶的家禽來填飽肚子!

一聽到狼,農戶們個個咬牙切齒!

現在由於農村的生態環境,在外跑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少,滿足不了狼。

農戶的家禽,狼也只能遠遠的遙望,慢慢的,狼就越來越少,或者跑到其他地方生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