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奇葩:自然門簡介

老陽按:老陽喜歡武術,於所有門派之中,對於自然門尤感親切,故無事多看其方面書籍,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然門的淵源,並一些自然門的武術。對於自然門幾代傳人,餘曾介紹之(可參考民國第一高手:萬籟聲先生小傳與南北大俠:孫中山的保鏢杜心五傳奇),今天就介紹一下自然門的武術。

自然門是一箇中國武術流派,創始於民國初年。不似其他類別的拳種,有各種繁雜的套路,整個自然門注重的不是拳而是功,即自然拳;自然功,自然門產生套路的著眼點,完全是為了練氣,講究拳行自然,圓轉自如,不呆不滯,軟脫靈活一氣呵成。自然拳主要有;令牌式,雅雀式,回身式,長手推掌,捻步,翻錘,撩打,削掌,上山虎,靠打,炮閃,平胸掌收式等姿勢。自然門打法概括為19個字,即,生;擒;捉;拿;閃;躲;圓;滑;吞;吐;浮;沉;綿;軟;巧;脆;化;妙;神。

主要三代祖師

徐祖師

自然門徐始祖乃四川人氏,人皆不祥其名,只知姓徐,生於清道光年間,父為川東徐姓秀才。因其身形矮小,下頜剛甫桌面,故俗稱"徐矮子"、"徐矮師"。在此之前,中華武術有南北二派,內外兩家、少林武當峨嵋三大門,武林中三百六十拳種,其中均未聞有自然門者。"徐矮子"幼年才思敏捷,熟讀四書五經,尤精老莊學說,並習練各種軟硬功夫,翻筋斗、走軟索等無所不習,內外家、南北派無所不通。成年後遇奇人傳授,並開始闖蕩江湖,遍訪名師高士,技藝始得大成。因其身材矮小且貌褻,不為人重,故而隱居深山大川,潛心研究技藝,並細心觀察大自然風雲變幻、各種動物相搏時的特點及莊周人類生存境界應順其自然,最後達到“天人合一”理想的哲學思想。綜其所學,對各種門派的武術進行潛心研究,並獨僻蹊徑,熔合各派精純之長於一爐,始創獨特武術拳法,並自命名為自然門。自然門武術創世至今約有二百年曆史。雖然時間不長,徐矮師卻挾此自然絕技闖蕩江湖,不斷對自然門拳法套路進行完善,使其功夫已臻出神入化。據傳徐矮師能踩水而行,如履平地,一夜之間常飛步往返於湘川大山之間,可謂天盤功夫。杜心五是徐矮師收授的最後一個弟子,師徒情深八年,至峨嵋山修行後不知其所終。

杜心五

武術奇葩:自然門簡介

杜心五

杜心五,亦名心武,字慎媿,湖南慈利縣人。世稱"南北大俠"、"關東大俠",道號"鬥米觀"居士。曾任革命偉人孫中山先生之貼身保鏢,有"中華第一鏢"之譽。

杜心五自幼酷愛武術,曾拜名師高手不下幾十人,學得少林功夫、鷹爪功等,十五、六歲時就功有所成。為求深造,杜心五曾在川、滇、湘省交界處張貼榜文:"如能勝者,以重金聘,恭執第子禮。"揭榜者十數人均敗其手下。翌年,貴州友人向其薦來自然門始祖徐矮師。入門之初,杜心五見徐矮師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不肯竭誠就教,而多有不恭。後來杜心五在多次探試、襲擊無果方初悉徐矮師之神技,從此心誠悅服地從師習藝。

徐矮師對杜心五日間課以四書五經莊周學說,朝夕傳授自然門功夫。八年後,杜心五功成出師,挾技走鏢川、滇及兩廣間,浪跡江湖,所遇名師鏢客,均未能出其右者。

杜心五生性豪爽,扶弱抑強,仗義勇為。在東瀛日本東京帝大農科時,與湖南桃源名士宋教仁結為至交,並因此結識孫中山先生,毅然加入同盟會。他跟隨孫中山先生為革命奔走四方,募捐籌款,足跡遍佈南洋歐美。民國初年,杜心五欲圖一展抱負,未想事與願違,軍閥相爭,戰亂不止。平生摯交的宋教仁先生遇刺身亡,使杜心五為自己未能保護好宋教仁而心感內疚。附膺長嘆,壯志難酬,杜心五從此閉門謝客,潛心道學,與世無爭。至晚年時,杜心五才受友人之託,收湖北萬籟聲為徒,併為自己數十年始獲一高徒而欣慰,自然門功夫也自此後繼有人。

杜心五平時寡言少語,惟談及憚學武功,則踔而奮發,娓娓不倦。杜心五一生甘於淡泊恬靜,故棄官歸隱山林,與世無爭,除了揣摩技藝道學外,就是遨遊于山川湖水之間。晚年因習道心切,返家鄉慈利縣,於飯甑山繞河寨結廬為觀,入羽士之流,自名"鬥米觀居士"。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接其下山,曾任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顧問,1953年謝世,終年84歲。

萬籟聲

武術奇葩:自然門簡介

萬籟聲

自然門第三代傳人萬籟聲,原名萬常,字常青。號自然山人,道號玄威,湖北武昌下游葛仙鎮人,自幼酷愛武術。17歲投學北京農大森林系,聞校有名武師趙鑫洲(北京永勝鏢局總鏢頭,外家六合門大師),遂拜門習藝,苦修六載,從未間斷,故學有所成。後為求深造,遍訪江湖異士,武林名宿,幸遇內家自然門傳人,一代英豪杜心五,跟隨杜心五習藝八年餘,盡得衣缽。爾後在一九二八年南京第一屆國考擂臺賽中一舉成名。自此,自然門功夫由萬籟聲得以發揚光大,公之於世。

萬籟聲雖為自然門嫡傳,卻能博採眾長,以內外兩家,相輔相成。他先後師從當時名家劉百川、楊畏之、鄧芷靈、王顯齋、劉神仙等武林精英,兼修文、武、道、醫、拳各科、孜孜不息,始為近代武林一代宗師。

萬籟聲因感於武人不文、文人不武之舊習,早年即發奮苦讀,著書立說,以改造世俗之見。他在26歲時即著成《武術匯宗》一書,歷時三載寒窗,一朝問世即震動武林,享譽江湖,武林同道無不以先睹為快。該書集武學心得之大成,匯南北派、內外家、各拳種器械及暗器等,還附有醫藥傷科兼修道學養身之術,堪稱武術著作之經典。萬籟聲還著有《中國武術介紹》、《國際體育、武術教範》等武術論著,是近代中國武林為數不多的武術教育家之一。

萬籟聲視武術為國中瑰寶,以學界躋身武林,所到之處極力創辦各種武術教學基地,感召有志青年共濟事業,發揚中華武術文化之光大。萬籟聲自然門武術的得意門徒遍佈海內外。萬籟聲先後任兩廣國術館館長、湖南國術訓練所所長、廣西大學體育教授、福建體師校長、福建武協名譽主席、福建省政協委員等職,於1992年逝世,終年91歲。

自然門武術簡介

自然門特點

武術奇葩:自然門簡介

自然門是一種由博而勻而精的上乘內家功夫,也可以說是技擊格鬥的精華。它的整個內容與訓練程序看來雖然只有些許,然而我國各族武術、氣功,拳術的精華,無一不包羅、無一不備載,自然門剔除了多餘的程式,犧牲了花俏的表演,整個真旨都是實實在在地為著技擊服務,它不在一招一式上刻意追求,更不講究死練一拳一腳的絕招,因為這樣雖有一技之長,但無形中就把自己侷限在招式之中而難以解脫,在瞬息萬變的臨敵之際,被束縛的大腦與肢體是不能應變自如的,因此,決不可能成為上乘的武術技擊家,只可抵笨漢、打俗人,不足與高手敵。自然門避免了這些弊病,注重內在的精、氣、神、實質的鍛鍊,正如拳訣所言:“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頂鄂胸腰背”,全面施以利用,動哪有哪,無中生有,任意所為。既有長腿出擊,又寓短手自保,無一處不可擊打,無一處不可防守,正是“渾身都是機關槍”之謂。而在平時練習時只操功夫,不問打法,任其水到渠成,自悟自明,不失自然本質。

另外,自然門精義,簡而言之即是“寓警意於打”,所以從最初的基本功開始,老師無刻不與學生對擊演手,隨著功夫的長進,這種形勢就越激烈越實在,長此以往,無論臨敵經驗與擊打意識均可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

由於自然門極重內外兼修,動靜相宜,故暗合金丹大道,而一招一式無不在自然之中,決不勉強逆行。所以修練此門越練身體越健,越老身體越強,功夫隨之亦臻入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上乘境地。

自然門氣功

整個自然門不妨用“氣功”二字概況,它不論從基本功,或是自然拳套路,各種手法腿法,以至最後之歸根,無不講究練氣,而練氣的要訣則為“以意導氣、以氣為歸、意到氣到、意止手上”。在練自然門功夫時,應嚴守“不固執以求氣,不著意以用力”的法則,一任自然。自外功入氣功後,兩年半歇火性,在此期中,覺胸際氣閉,時上時下,久之漸下,但一大臻,即又浮起;目光漸清,而睡時或醒後,時有虛驚,此乃氣元歸根未固之故。繼則神志安定,自橫膈膜以上,五臟均感清涼,極為愉快,似覺別有天地,而眼簾亦陡然捲起,有如猛虎,目現琥珀光,可以不瞬,此後只一動手,目即圓起,炯炯有神,是後始算氣功入門。再則漸臻佳境,漸練身體漸輕,但輕而有根,軟而有硬,隨意所如,無往不適,此即為自然之境,而自然門氣功最大之歸根,即“氣歸丹田,勿忘勿助,似有似無”。一洗少林剛毅,一改武當柔弱,而成一有剛有柔,亦剛亦柔,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的內家武功,應於技擊,傾刻可制敵於死地;施於健身,耄耋之年可保不衰,此即謂自然門之氣功。

武術奇葩:自然門簡介

自然門歌訣

總訣:“動靜無始,變化無端,虛虛實實,自然而然。”

初功走圈格言:“身似彎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鑽。”

打法十九字:“生擒捉拿,閃躲圓滑,吞吐浮沉,綿軟巧脆,化神妙至於上乘。”

手上格言:“扣如鋼構刺如刀,摓如鐵石粘如膠,相對如嬰兒,拳手不能逃。”

步法格言:“閃入清風,躲入抽鞘”。

短手八字:“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頂項胸腰背。”

軟硬功夫:“掌須斷石,駢須穿極,跕須破竹,手似銅鉤,身如鐵石,硬則如鋼,軟則如膠,重則如生根,輕則如走冰,手出一條線,打出人不見。”

自然功夫:“出手軟如綿,上身硬似鐵,勁有明暗,法有粘閃。”

上乘之境:“吞身如鶴縮,吐手若蛇奔,活潑似猿猴,兩足如磨心,若問真消息,氣穴尋源淵。”

萬籟聲老師晚年談自然門

我今年八十一了,十七歲學武,初習少林六合門三年。後遇杜師心五傳我自然門,我習之八年。在以後的漫長的歲月裡。傳自然門者只我一家,從未聽說過另有人傳自然門的。一九七七年香港有人說曾習自然門,是位山東人教的,據說是仿照蝦子螃蟹發明的,後又聽說有一“金剛禪自然門”,為靜悟禪師所傳。總之,都不是我這自然門。還有一事: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宗道臣先生,生前曾在香港發表談話。他說:在一九四一年日本侵華期間,曾在華北向中國大武術家萬籟聲先生學過自然門拳術,云云。可能有此事,因語言障礙,我把他的名字忘記了。但後來又有一家雜誌說宗道臣所習乃金剛禪自然門。這就令人撲朔迷離了!宗道臣先生說跟我學過自然門,可是,我這自然門並無“金剛禪”字樣。有關這些情況,我在香港的門人曾來信,要我出面澄清。我回書囑勿計較。難道只許我們有自然門,不許他人也叫自然門嘛!

但不論怎麼說,在前五十多年裡,傳自然門者,只我一家。學一部分者有之;整個挖根,是沒有的。並非不教,是太困難了。在以前,自然門少為人知,一提起自然門來,就同老一輩武術家鬥嘴。有人說,幹了一輩子,跑遍了江湖,從沒有聽過也沒見過“自然門“的;“自然”也可練功夫,講打法的嘛?我說;自然門的功夫,也是有傳授的,是由不自然而練到自然的。他又問了:究竟高在哪裡,可否一試呢?說著便向我腹下虛晃一拳。我瞪眼一吞身,他笑了。說:你沒練成呵!我輕微一試,你就瞪眼,氣散了,還說自然門是氣功呢!我手一伸,他又說了:你這手法,如同耍戲法,輕飄飄的,有何能耐?我有點發火了,說:我的眼一瞪,可以一小時不瞬;我的出手麼:“出手軟似棉,上身硬如鐵!”他急了,說;你露兩手,我見識見識。我說:可以。兩相比試,他服了。似此例證,不勝枚舉。

我這自然門,學自杜師心五。杜師之技,承自徐矮師。徐矮師無名,人稱“徐矮子”。杜師從徐矮師學自然門,還曾有過一段動人的故事:

杜師自幼習武,拜見徐矮師之前己學有所成,名噪一方。為求深造,在他的家鄉張榜求賢。前來應試者很多。但均不是杜師對手。一日,來一矮小的半百老人,天生侏儒,下頷僅高於桌面;身著黑布長衫,腰繫一小銅管菸斗,背上一個包袱。他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說是杜師結拜兄張某,託他由四川融來。信中說:聞老友求師不迂。茲有川人徐某。矮小無名無家無親,人皆不明其身世;然武功絕倫,不可小覷,需好生待之,盡心求學。張某之武功,向為杜師敬佩。今出此言,定無虛。於是熱情接待,安頓徐矮師住下。

其時杜師閒居鄉間,經常有同好者十餘人在其家練武。 請徐矮師觀看,別人練得滿頭大汗,而徐卻在一旁打瞌睡。問徐;“練得怎麼樣?”“答曰:“好,好,好!”似不值一顧。杜師心中不滿。心想;你這般個矮小侏儒,有可能耐,竟如此託大?因說道:“徐師武功定然高超,可以一試否?”徐答:“不能試,怎來做你師!”於是杜師與他交手。但使盡渾身解數,也沾不到徐師分毫。而徐還擊,卻一打即中,打處僅肉皮。最後,杜瞧準,向徐師當胸猛一掌。徐一拍其掌,躍身而起,一個筋斗落於杜師背後,反扣其腦。杜師益怒,說道:“你矮小靈活,我打不著你,能試刀槍嘛?”徐答:“有何不可。”於是杜取一把鋼刀在手,向徐砍來。徐師只用其小銅煙管招架。杜師左剁右砍,仍沾不了身。最後,杜師用刀向徐穿去徐師一閃身,用銅煙管在杜姆指第一節上一敲,鋼刀墜地。杜師自此心悅誠服,真誠拜師學藝。

杜師與徐師相處八年,從未聽徐師講過本門源流,問亦不答。肯定他是遇過高人,學了絕技。後來杜師天下無敵,但提起徐師來,常謂我曰:“我的功夫比起徐矮師來,誠如九牛之一毛耳!”而現在,我的功夫比起杜師來,何嘗不是如此!可見武術承遞之難。

自然門的功夫不是輕易可以學到的。練自然門要先練內圈手,兩年半才歇火氣。目光陡然捲起,百疾可除。這之後才上樁,走磚,走笸籮,走三角樁,九星躲閃樁,梅花樁等等。內習氣功,外練拳法,器械和暗器。功法包括鴛鴦環,子母球,鐵沙包,虎口棒,跳臺,擋版,駢版,踮竹以剪子擰身,鷹爪力等,不下三十種。自然門拳法雖只一套,而小手,散招不可勝數。其行拳圓轉自如,通靈活潑。故其訣雲:“動靜無始,變化無端,虛虛實實,自然而然。”

自然門是門大學問,不是幾句話可以講得清的。但其本實,不外“自然”二字。

用幾句詩結束這篇短文:

大道原來法自然,自然之中有不然;

不然練到變自然,自然之後為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