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按照原來工齡算嗎?

手機用戶6871816960


問題:退休是按照原來工齡算嗎?

不是的。1992~1995年各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後,退休工資就改稱養老金了。此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不再象改革前那樣,按原來的實際工齡算,而是按社保繳費年限算了。其中的社保視同繳費年限歸“中人”專屬,直接影響著基礎性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

退休時的工齡=社保繳費年限=視同繳費期限(視同工齡)+實際繳費年限

基礎性養老金=退休地區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個人歷年繳費係數均值)/2*工齡*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歷年繳費本息總金額/和退休時的年齡掛鉤的養老金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各地不統一,說明如下:

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社保制度和企業並軌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不再象改革前那樣,按原來的實際工齡算,而是和企業人員一樣,按社保繳費年限算了。計算公式同上。

必須承認,工齡無論是對企業退休“中人”,還是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的養老金的水平,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兩者呈正相關關係。

1.社保視同繳費年限(視同工齡)

對企業人員來說:指1992~1995年各地養老保險統帳結合制度建立前的企業正式員工的實際連續工齡。須有人事檔案材料證明。

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來說:指2014年10月1日企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並軌前的實際連續工齡。

友情提醒:視同繳費年限以人事檔案相關材料為認定依據。如:招工單(招工錄取通知書)、報到單(派遣證)、工作履歷表、轉正定級表、工資變動表、下崗協議書、買斷工齡協議書、失去公民身份表等。

2.社保實際繳費年限

對企業人員來說:指1992~1995年各地養老保險統帳結合制度建立後的社保實際繳費年限。須有人事檔案材料證明。

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來說:指2014年10月1日企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並軌後的社保實際繳費年限。

友情提醒:社保實際繳費年限以社保系統信息為依據。如有誤,須提供社保繳費憑據等證明材料,找相關管理部門修正。

3.工齡和養老金的關係

工齡和養老金成正比。工齡越長,退休時的養老金越高,退休後每年調整養老金時,漲得也越多。


水流雲在草青青

關於"退休是按照原來工齡算嗎"的問題?

不是的。但原來的參加工作時間經法定程序批准,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時間。要達到此目的,你必須補繳1994年到2004年十年的養老保險,才能把參加工作時間與養老保險的繳費時間連起來計算退休養老保險金。

從埸景描述知,你1978年參加工作,1994年辭退職,2005年繳納養老保險。也就是說,你很快接近60週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你面對兩大難題:

一是法定程序批准認定視同繳費問題。不花錢,要完整的原始檔案材料;

二是補繳養老保險十年欠費約5萬多元,要從腰包裡掏銀子。

解決了前兩大問題的好處,可以月領3500元左右的退休養老保險金。不解決上述問題,只要到達60週歲,養老保險費繳足15週年,可以月領800元左右的養老保險金。

解決前一個問題的法定條件必須是辭職,不是受到刑事處分開除公職,有完整的原始人事檔案。

此問題最簡單也最難,用錢解決不了。

簡單的程度只要是辭職和有完整的人事檔案,不花一分錢,就會把1978年至1991年11月(國企),1992年6月(集企)的14年工作時間,批准為視同繳費時間; 難的程度是受到刑事處分,所有工齡一筆勾銷,和檔案材料不完整也無法獲得視同繳費法定程序批准,這筆錢自已不出財政出,把的很嚴。

解決後一個問題不難。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因此,如何操作,請你自定吧(1991年12月國企、1992年7月集企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全國基本統一)!

管見了。


世好3

退休是按照原來工齡算嗎?

不是,現在是有法定的退休年齡。男性統一60歲退休,女幹部55歲退休,女工人50歲退休。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907292316297813856, "vid": "5f942cb36df9407cbbe926dbbc7efa6b\

天笑講職場

不是的。

自從1992年~1995年各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後,退休工資就改稱養老金了。此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不再象改革前那樣,按原來的實際工齡算,而是按社保繳費年限算了。其中的社保視同繳費年限歸“中人"專屬,直接影響著基礎性養老和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

基礎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儲存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視同繳費年指數x視同繳費年限x1.3%。

自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社保繳費制度和企業並軌之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不再像改革前那樣,按原來的實際工齡算,而是和企業人員一樣,按社保繳費年限算了,計算公式同上面的一樣。

舉個例子吧: 一個人從18歲開始工作,到60歲時退休,那這個人工作了43年,理論上的工齡就是43年。假如這個人從30歲開始購買養老保險,直到60歲退休,有31年時間的社會保險,拿他的工齡和社會保險掛鉤的話,那他計算實際的工齡就只有31年,而不是43年。

從這個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巳經沒有了工齡的規定,一切都按照繳費年限計算,繳費年限替代了原來的工齡,不繳費就不計算繳費年限,退休也是按照繳費年限來計算了。如今的退休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養老保險繳費必須達到最低15週年; 一是必須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


葉公來幫忙

退休是按照原來工齡算嗎?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542847744597374052, "vid": "d5426cb8d79242f4b404bb1c424396a1\

查悅社保APP

根據我們國家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現在要想辦理退休,必須社保交費滿15年以上。不過不用擔心,在建立保險制度之前的連續工齡,也是視同繳費年限的。

只要視同繳費年限加實際繳費年限大於15年,就可以在退休年齡後辦理退休了。

比如我們在1978年到1994年之間,在國有企業有工作,我們的連續工齡就是繳費年限的。

繳費年限必須有前提,那就是有完整的檔案材料證明。要不僅憑自己說,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的養老保險待遇主要有三項,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時,我們的視同年限加上實際繳費年限,就是我們計算基礎養老金的繳費年限。

不過要想計算出我們真正的退休待遇,需要知道好多種因素。比如繳費年限,歷年的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餘額等等。


所以,我們的退休人員工資,是一個綜合了好多因素的科學計算公式,滿足多種條件,重點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