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大骨頭的香料怎麼調?

史努比無名

醬大骨頭是東北有名的家常菜,髓香肉爛,兩手抓捧,大口啃肉,骨髓入喉香斷魂。吃著非常過癮。

醬大骨頭的風格,既有清燉的濃湯,又有紅燒的肉軟,更有醬燜的鮮爽,關鍵是材料便宜,烹調簡單,老少都愛吃,營養還均衡。不可多得的一道葷菜。


在家做醬大骨頭,因為口味不同,香味料的用法不同,綜合算來大致有三種做法:①滷肉一樣配置全套香料;②只給八角桂皮;③不給香料,做出完全的醬肉原香。普濟是後一種做法,只給蔥姜醬,上糖色。


這裡的道理還是要說下。醬大骨頭的特點是材料塊頭大,從外到裡熟至過程長,難度在於烹飪開始用蔥姜壓住了肉腥,裡面逐漸熟至過程中,陸續出來的肉腥會壓不住,影響成菜的味道。所以都喜歡用到八角桂皮等香味料,能夠在湯裡持續壓制陸續出來的肉腥味,達到肉香湯濃的效果。

既然添加香料是為了壓制肉腥,不用香料也能壓制住豈不更好?再說用了香料,整個菜也都是香料味了,肉香同樣被壓住,“喧賓奪主”,成了烹飪大忌。只有一招:上糖色,封住肉骨的水份不外洩,外熟裡熟不串味,自然湯香肉軟。


做起來就簡單了:①大骨頭洗淨焯水。鍋炒糖色,骨頭進鍋上糖色;②加大蔥鮮姜和黃豆醬,加水至完全淹住骨頭,燒開轉小火燉兩個小時;③吃的時候可配小鹹菜,因為豆醬裡的鹽分不很夠。肉湯用來燉粉條豆腐大燴菜最美。


普濟

1、準備湯。土雞一隻約2000克,在清水中泡出血水,而後放入鍋中,加入沒過雞的水,燒開焯水5分鐘,在撈出放清水中內外搓洗乾淨,再放入鍋中加8000克的水,並加入白酒20克,大火燒開,小火煮2個小時,瀝出2000克雞湯,其餘可再次使用。



2、準備醬料。(1)香辛料用:八角8克、甘草5克、草果6克、丁香1克、高良薑6克、陳皮5克、白芷4克、蓽撥3克、紅豆蔻4克、砂仁4克、黑胡椒3克、香葉4克、三奈4克等焯水5分鐘去其黑色素,取其中20克裝料袋裡。(2)蔥薑蒜50克。(3)黃豆醬100克。(4)豬油50克。(5)生抽10克、白酒10克、冰糖10克、鹽、胡椒、雞精、味精適量。



3、炒鍋上火放50克菜油,稍熱後炒黃豆醬,炒香炒勻後,倒入鍋中,加雞湯、香辛料包、豬油、生抽、白酒、冰糖、鹽、胡椒、雞精、味精、蔥薑蒜等,大火燒開,煮半小時,醬大骨的湯就好了,這時可以把處理好的大骨放入滷湯中,滷3小時就好了。


小吃學院

原料:豬棒骨或豬龍骨

調料:二鹽800克,白糖、麴酒各1500克,糖色500克,香料包1個,大蔥2500克,生薑2千克。

秘製香料包配方:白芷、丁香各100克,桂皮、肉蔻、砂仁、草果、幹辣椒各150克,陳皮、花椒各250克,八角400克,山楂幹、香葉各200克,白蔻、蓽撥、羅漢果、小茴香各50克。

製作方法:

(1)將精選的豬棒骨斬斷或豬龍骨以4根肋骨相連為一塊,用刀整齊斬開。

(2)將改刀後的龍骨放在冷水池內(加冰塊),以3小時為一週期更換一次冷水,共浸泡12小時直至龍骨中血汙完全排出,顏色略白後撈出(浸泡時冷水須淹沒原料)。

(3)高湯吊制:將老雞2只,豬扇骨5千克,斬成大塊,焯水投涼後放入湯桶內,注入清水100千克,用小火將原料煮4小時,撈出以上原料,再撈盡湯汁中殘渣,在湯汁中加入糖色、香料包、大蔥、生薑,小火熬製30分鐘製成醬湯。

(4)將浸泡後的豬棒骨或龍骨放在冷水鍋內小火慢慢加熱至沸,撇去浮沫,再撈出用冷水投涼。

(5)將焯水投涼的豬棒骨或豬龍骨放入調製好的醬湯中,大火燒開放入白糖,改為小火煮2小時,再放入麴酒、鹽燜30分鐘,撈出裝盤即可。


入口計劃美食


這個看你個人口味了!主要還是調料選擇和用量大骨頭給一剁兩塊。回來用清水浸泡,泡出血水,將其放入鍋內,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蔥段、薑片、桂皮、八角,水開,舀出浮沫,大火煮沸,轉小火,慢慢熬煮一小時左右,將骨湯舀出,晾涼之後,用濾網將其放入保鮮盒內,冷凍,即成豬骨高湯,剩下部分湯汁,再加入紹酒,老抽,加入鹽,加入白糖,小火,慢慢燉至肉爛,大約再燉1-2小時即可,

熟爛程度根據個人喜好。熱乎乎的排骨端出來,如果在配個酒豈不是更好 。酒也要選擇健康不上頭的綿柔藍色經典不錯。好肉配好酒樓嘍!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大家好,我是尹小廚,很高興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醬大骨是由豬的筒骨製做而成的,具有很高養生作用,其中蛋白質的含量高於很多食物,盛至比奶粉還要高,其中鐵的含量遠遠高於其他肉類,多喝骨頭湯還可以延緩衰老,並能補充鈣質,最適合老年人與小孩食用,老年人常食用豬大骨做的菜餚,不僅可有效地遏制骨髓衰老,還可防治骨質疏鬆症,小孩吃了有利於補充鈣質,促進生長髮育。

醬大骨要選豬的筒骨來做,要兩頭大,中間小的那種,不要兩邊是扁扁的,那樣的沒骨髓。然後就是要是要注意不要選擇肉太多的,因為吃的不是肉,主要是吸骨子裡的骨髓,這不僅美味,還是營養中的上品。

主要原材料有,老母雞,豬排骨,豬大骨,豬蹄子,鹽,黃豆醬兩袋,味精,白糖、白酒,糖色,白芷20克、丁香10克,桂皮30克、肉蔻20克、砂仁15克、草果25克、幹辣椒40克,陳皮20克、花椒25克,八角30克,山楂幹30、香葉25克,大蔥,生薑,蘋果、楊梅。

1、將老雞、豬手、豬排骨,大骨斬成大塊,用水浸泡一段時間,透去血水,然後氽水後清洗乾淨,放入湯桶內,注入清水用大火將水燒開,然後改小火熬製成滷湯。

2、將所有香料用熱水浸泡後瀝乾,裝入布袋備用,黃豆醬用油炒香備用,再醬豬筒骨漂盡血水,然後氽透備用。

3、將熬好的高湯舀於另一個桶內,然後放入香料包,加入糖色,倒入炒好的黃豆醬,蘋果,楊梅調入調味料一起熬製成醬湯。

4、將豬筒骨放入熬製好的醬湯中,大火燒開,然後改為小火煮2小時,再放入白酒燜30分鐘,裝盤即可。



尹小廚

醬大骨頭,必須選豬大腔骨從中間斬斷,最重要的是要用冷水浸泡三個小時以上,去除血水。最好不用焯水的方法,因為原料塊頭較大,需要很長時間的燉煮才行,而長時間的燉煮會使營養和肉香味損失,所以要提前用冷水浸泡才好。


1、豬腿骨四根洗淨,從中間斬斷,(買骨頭的時候商家有專用工具鋸斷,骨髓會很完整)

2、將處理好的大骨頭用清水浸泡三四個小時,中間換水幾次。

3、準備八角五個、桂皮五克(6釐米長,1釐米寬)、香葉三張、草果一個拍裂去籽、肉蔻半個、白芷五克(切好的四片)丁香兩顆、(喜歡吃辣的可以加幾個辣椒)

4、生薑一塊拍松、香蔥兩根挽結、東北大醬(也可以用豆瓣醬)四兩、生抽一兩、老抽半兩、料酒一兩、(黃酒更好)耗油一兩。

熱鍋涼油,放入第3項除了丁香和香葉以外的所有香料炒香,(注意炒出香味就好不要炒糊了)下入東北大醬翻炒,(如果太乾就加入適量開水稀釋一下大醬,)下入處理好的大骨頭翻炒至所有的骨頭都包裹上醬汁,加入開水至大骨頭以上兩釐米,大火燒開,撇去浮沫,下入香葉、丁香、生薑、蔥結、生抽、老抽、料酒、大火燉煮,二十分鐘後改小火加入食鹽適量蓋上鍋蓋慢燉四十分鐘,骨肉分離為最好火候,去掉鍋蓋大火收汁,加入耗油即可出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