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愛因斯坦的E=mc²,是不是所有物質其實都具有巨大的能量?

用戶6278716781

是的,只要有質量,那麼其蘊含的能量都是巨大的。比如說我的質量大概是65千克,那麼我蘊含的能量就超過了浙江省紹興市一年的用電量。這個可以根據E=mc²算出來,我這個人蘊含的能量大概是10的18次方焦耳。

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把我身上蘊含的如此巨大的能量釋放出來。

目前看來,有一個辦法可以釋放部分能量,那就是把我丟進黑洞。在我朝黑洞下落的過程中,我會放出一些X射線與伽馬射線,這些射線都是攜帶能量的。這些射線的能量來源就是我的引力勢能轉化出來的。

為什麼把我不能做成原子彈,然後釋放出能量呢?原因在於,沒有辦法把我身上的那麼多原子同時點燃,產生原子彈爆炸。點燃我這個人所需要的能量太高了,現在地球上還沒有這樣的裝置可以實現把人做成原子彈。這本質上有點類似與受控核聚變。

不過,相對於引力場轉化能量的效率,原子彈轉化能量的效率要低得多。引力場可以實現10%以上的能量質量轉化效率,而原子彈只能實現大約0.5%的能量質量轉化效率。

如果要把我身上蘊含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大概100%的效率,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找到一個跟我質量一樣的反物質人,然後採取正反物質湮滅的方法,來實現100%的能量提取。在這種情況下,我會與反物質人接觸,然後產生一道璀璨的光。

因此,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辦法把這巨大的能量提取出來,談論我蘊含了多大的能量是沒有現實意義的。物理學家的偉大之處在於,總能找到實現能量轉化的現實方法。

在未來社會,解決能量危機最好的辦法是發現反物質星球,我們可以把反物質與正物質結合在一起,產生源源不斷的能量。可惜的是,現在物理學家發現,宇宙中正反物質是不對稱的,大塊的反物質幾乎不存在。


作家張軒中

很抱歉,我並不能感性的告訴你,“是的,所以要相信自己的潛力”。一個質能方程也能變成雞湯?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指的是靜止物體的能量E=mc²,但這個能力如果要釋放出來除非你湮滅。

換個角度考慮,相同質量的牛、羊、甚至石頭都和你有相同的能量,人的質量和整個宇宙相比簡直不堪一提,那你還會覺得這個能量是巨大的嗎?

所以E=mc²這個方程不能這麼理解,準確的寫法應該是ΔE=Δmc²,任何一個粒子,都不可能自己完全湮滅質量,全部拿來做功,比如說你對它做功,那麼這部分功就體現在了它動質量的增加上了,然後你不同參考系下看它前後因為速度變化引起的動質量變化導致的能量變化量,就是這部分功產生的“動能”,這個你應該知道,就算是牛頓體系下,做功的值也是跟所選參考系有關的,所以此時的“動能”也是與參考系有關的,因此相對論中並沒有一個很嚴謹的動能概念。

正常牛頓體系下的能量分為動能勢能和內能,動能上面已經解釋過了,內能就是微觀動能的宏觀體現,勢能是由場決定的,說到底能量與動量一樣,只是一個方便計算,在任何封閉系統下守恆的量,它並不是研究對象脫離參考系的內稟性質,更多是作用本身的性質。

單一有靜質量為實數的粒子,想要降低質量做功就只能速度為虛數,已經不是能不能跨越光錐這麼簡單的問題了就,所以對於靜質量E=mc²的意義並不大,除了核反應過程的結合能計算,結合能的問題,這裡面結合能應該是強力場的能量,就是類似於強作用勢能的東西,核反應即是讓強作用力做功,所以說這裡面質量的變化是強子之間強力作用的能量體現,可以算得上是原子和本身的性質,這個是取決於定義的描述方式中暗示了參考系的設定所以是不因觀察參考系變化的。除此之外,宏觀上的計算只需要保證封閉系統能量守恆即可。

民科對於物理學的理解可能只是“愛因斯坦就是E=mc²”、“相對論就是光速一定”,也不要用E=mc²來當雞湯喝了!


媽咪說MommyTalk

C^2即光速平方是什麼意思?例如2米x2米=4平方米,是指面積。光速可以表示30萬公里/秒速,也可以表達30萬公里x1x60x60x24x365=(30x1x60x60x24x365)萬公里/年速。以秒速為例:30萬公里/秒x30萬公里/秒=900萬平方公里/平方秒,平方一般表面積,C平方是否面積?請指點。這個公式中C代表光速概念不明確,光速也是速度的一種,即單位時間通過的距離,由於光的速度很快,光在1秒鐘約走30萬公里,這叫秒速度;在網絡上可以查到,太陽光到達地球約8分鐘,是使用以分鐘作基本時間單位,叫分鐘速度;由於恆星離地球距離遙遠,就用1年時間作基本單位,稱光年,就叫年速度。在公式中C是指秒速度,或分鐘速度,還是年速度,無法確定。毎一種理論,都有其核心的東西。例如地心說理論,就是以地球為核心的理論,整個理論都與地球核心發生關聯。日心說理論就是以太陽為核心的理論,整個理論都與太陽核心發生關聯。愛因斯坦的理論核心是什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核心是,時間隨運動而改變,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速度達到光速時間接近靜止。因此在愛因斯坦的公式裡,C的取值就不明朗,如果使用日曆時間取值,就和理論核心發生矛盾,愛因斯坦的時間基礎不明確,是使用日曆時間系統,還是自身創造了一個時間依賴於空間,物質,時間隨速度而改變的另一時間系統,無論確定是屬於那一個時間系統,混亂的時間概念,無法正確清楚表達思維的發生基礎,以及從其基礎建立起來的學說。時間是一種確定意義的存在,一切事物的運動速度都依賴於時間來表達。由於愛因斯坦認為運動達到光速時間為零,於是C就成了: 1、光速約30萬公里x日曆時間1秒=單位距離即速度約30萬公里/秒; 2、相對論中光速約30萬公里x相對論時間0=0光速/0時間。 代入方程E=mo=0 。用愛因斯坦自己創造的時間概念應用到他的方程式,恐怕都不能成立。 由於一邊用日曆時間,一邊用相對論時間混亂應用,就像醫生用不同人的體檢報告混合出最健康的人身體一樣,一但將兩種不同的東西分清楚,我相信會有不同的認識。


717wang

宏觀的靜物,質,能,本身都不是可以指認的,不是可見可聽的,因為它們純粹是運動,而且是一種沒有運動主體的運動。實際上沒有主體的運動是不可以被研究,被實驗的,是不合我們的感覺邏輯的。弦理論講得挺好,物質就是一團振動,這團振動中去找其本體,是不可得的。

“四大圓融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有什麼樣的心識,便感見什麼樣的境界,我們處在這種宇宙裡,是因為我們的意根在如來藏中造就了這樣的心業。

不要說太陽包含了多少物質,也許它就只有一個粒子,但它運動得極快,而描繪出了太陽的動態形狀。也許一隻桌子就只有一個粒子,它生滅得快速,就描繪出了桌子的相,總之我們看到的雖是可指可辨的相對靜態,但實際上一切都是極速的生滅刷新變化。將靜物與它所含的能量聯繫起來是不對的,因為眼耳鼻舌身意營造的感覺根本不靠譜,質能方程也無例外地依據了六根的感覺。物體中有多少粒子是不可界定的,因為它內部的態是生滅更新的,一定要給它一個質量,就已經錯誤地加入了六根的虛擬感覺。一物體究竟能轉變出多大的能量也是無解的,因為同樣只能依照我們六根的感覺去識別理解,物體內本身含了多少東西,在能量的層面不可去估測,轉化成能量的過程中,它的內部是什麼運動,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說我們畢竟是隻能得到一種六根能獲取的表象,能量分佈的細節不可知,這個過程是從什麼源頭而呈現的,我們一無所知,除非你理解什麼是如來藏。


青104564601

其實宇宙大爆炸之初是沒有任何物質的,只存在巨大的純能量,當然科學家還不知道這能量是怎麼來的,大爆炸過了億萬分之一秒後由這些純能量生成了物質,當然也包括了反物質,兩者基本相等,物質與反物質接觸相互涅滅同時也釋放出能量,再由能量生成物質及反物質,這樣的過程持續了一段時間,好在物質比反物質多出了那麼一點點,比喻說多十億分之一,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的物質宇宙世界,現在我們所見的所知道的所感覺到的一切,其實就是當初物質與反物質涅滅後的剩餘物,多的這一點點就足夠演化出我們今天的宇宙。本質上物質與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愛因斯坦這個公式揭示了兩者轉化之間量的關係。當然兩者轉化是有條件的,要在極端的環境下才發生,也可以說在當今人類科技水平這樣的條件下沒辦法實現兩者自由轉化。歐洲建在瑞士洛基大型強子對撞機,就是要模擬宇宙誕生之初由純能量轉變為物質所做的科學嘗試。


圍棋高手4

我的回答還是我一貫的思想:物質和能量是質能矛盾體的兩個方面,既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能量即物質,物質即能量,這是它們統一的方面,同時它們又是矛盾的,能量無形無色無味,不能在人腦中形成形象的認識,而物質恰恰相反,是人們通過表象認識的,所以從認識的角度來說,這恰恰反映了它們的矛盾方面。再次,物質和能量既然是同一矛盾的兩個方面,是相依相存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就如好與壞,大與小,前與後,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將無法存在。所以說,沒有脫離物質單獨存在的純能量,也沒有脫離能量單獨存在的“冷物質”!

從公式角度來說,能量似乎可以全部轉化成物質或者物質也可以全部轉化為能量,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簡直無法想象這樣一個世界,只有物質沒有能量或者只有能量而沒有物質。


星空快報

答案是肯定的。愛因斯坦的E=mc^2告訴我們,質量為m千克的任何物質,內部都隱藏著mc^2焦耳的能量。這些巨大的能量和物質的結構有關。主要以物質中粒子和粒子之間的勢能(核能)形式存在。

這些巨大能量的釋放並不那麼容易。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內部,當前存在著大量的原子、原子核、質子和中子。這些粒子在巨大的壓力下相互碰撞,釋放出巨大的光能和熱能,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宇宙空間。

這些粒子最終會在恆星內部消耗貽盡,變成中子態物質和夸克態物質。這時恆星會變成白矮星、黑矮星、中子星。如果恆星質量超過8一25倍太陽質量,最終會變成黑洞。

由此可見,黑洞內部已經不存在原子、原子核、質子和中子了,黑洞內部就是一團夸克態的物質。再也不會對外釋放光能和熱能了。

但是,這團夸克態物質也是由更微小的基礎粒子組成的,這些基礎粒子之間的距離(空間)相對是很大的,它們之間也存在著巨大的勢能(更深層次的核能)。

眾所周知,黑洞的質量是巨大的,黑洞內部的夸克態物質仍然具有E=mC^2焦耳的能量。恆星在演化成白矮星、黑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過程中,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E,質量也會略有減小。但物質的質量會無限減小,但是永遠不會減小到零。

黑洞內組成夸克態物質的基礎粒子之間的距離(空間)相對很大,它們會相互碰撞,發會更深層次的核聚變反應而釋放能量,逐步演化成新的宇宙,如果黑洞吞噬物質後質量足夠大,黑洞內部完全可以演化成另一個宇宙。


mcz107436431

是的,所有的具有一定質量的物質都有著相當大的能量。然而,要想把質量轉化成能量,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這種轉化需要發生在非常極端的條件下才能發生。換句話說質能轉換要在核反應或其他基本粒子碰撞是才能發生。例如我們每天看到的太陽,太陽能就是質能轉換放出的。在太陽的內部,是一種溫度達到1500萬度的等離子狀態,而且因為太陽自身的引力和高溫其內部的壓力也特別的大,物質的密度比一般外界也要大得多。在這種條件下,太陽內部不斷的發生熱核反應,簡單說就是四個氫原子核(氚,氘)合成一個氦原子核。新生成的核原子核要比原來的四個氫原子的質量小一些,損失掉的這部分質量變成能量輻射出去。只有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太陽能照射到地球,卻也足夠惠及萬物了。

燃料燃燒發生化學反應放出能量其實沒有損失能量(或者說損失的非常之小)。原子的核外電子,處於不同的能級狀態。當電子從高能級狀態躍遷到低能級狀態時放出能量。化學反應等於給這種躍遷提供了發生的條件。


黃驃馬主人

看了十多條回答,不得不感嘆民科能扯,一向不寫回復的我都看不下去了。

簡單回答一下,質能方程描述的是核反應中質量虧損現象,方程左邊是質量虧損,右邊對應的是因質量虧損釋放的能量。那些說自己有多重用公式算出自己有多少能量的,先想想怎麼把自己徹底的從物質層面上消滅掉吧!


雁字回時47499571

質量都蘊含有巨大的能量這不假,但諸位說如何把其能量“釋放”出來的講法有誤,因為能量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例如從勢能變為動能,從結合能轉為動能,因為它總是與質量,電荷,電磁波伴隨一起,沒有獨自存在性,其實,能量只是物質的一種作用屬性,不象質量與電荷是一種“物質”,所以,能量不能叫釋放。正確的講法是:要把靜止質量的結合能轉化為動能才能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