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能不能自學?

OneSky

我是一人。書法是完全可以自學的。

書法是能夠自學的,老師有三種:

民師,傳授基礎入門的老師。

明師,學到真本事的老師。

名師,能夠讓你成名的老師。

民師,完全可以自學代替。名師呢,有名的人就在那,對你的書法有沒有實際的幫助,以目前來看,不少人找了名師,書法水平是倒退的,因為你要把字寫得和名師差不多,才像徒弟啊。

真正難遇到的是明師,讓你更進一步的關鍵人,這個是可遇不可求。

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老師很重要,但對學生來說,自身努力是最重要的。

有老師教也學不好的人們

說在前面,網上有一群人,他們非常有趣。

看到一幅字,這不行那不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看到王羲之的字問,王羲之的字就沒有人能夠超越了嗎,等等?

看到田氏歐楷,就說二田只會寫美術字,二田不會寫行草書等等。

當一個人,有太多怨氣的時候,再好的老師教都學不好。

當一個人,沒有寫過就質疑權威,再好的老師教都學不好。

當一個人,只會嘴上說說,從來不拿起筆寫一寫,再好的老師教都學不好。

學書法,還是要心平氣和,動手寫一寫,不要空口說白話,也不要太多利益相關。

調整好心態,才能更好的學習。

一些自學的方法

調整好心態,既然是自學,前期付出的努力,當然要比請老師多一些。

我個人的建議

因為我們當代是楷書和行書為主。所以學書法,練字一般從楷書開始,也可以篆書加楷書。但是現在練習書法,初學者千萬不要,以隸書,行書,草書為主。

上面不但是我的觀點,我很堅持。

說一下初學書法,自學楷書的步驟

一、先選好,你要練的楷書。

學楷書一般都是,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

很多人花了一輩子,不,後世的人在楷書上,花一輩子都沒有能夠超越這四個人的。初學者,先選好一家就好了。

現在歐體,比較流行。網絡中能夠找到的資料也多,推薦學歐體。

自學,不是說從帖子開始,自己研究。

自學是一種學習方法,只要能夠讓自己學到能力,我們都要運用。

二、楷書,一定要寫好基礎筆畫。

楷書的基礎筆畫,是楷書的基礎基礎。

筆畫都寫不好的人,是寫不好楷書的。

那麼怎樣,判斷楷書的筆畫寫的好不好。

最簡單的最基礎的檢測方法:

一個筆畫多寫幾遍,不能寫成一樣。那麼水平還不到家。

寫的不好的,是不可能每一筆都寫一模一樣的不好,錯是錯不到一處的。

看一看田英章先生的基礎筆畫

寫楷書如果,連一個基礎的筆畫,都不能寫的一樣,那還沒有入門。

至於說筆畫怎麼運筆,怎麼寫,網上很多視頻,有手部特寫。多試幾次,自己琢磨,肯定能夠找到寫出來的方法的。

三、臨帖,一定要技巧性臨帖

臨帖是練書法,最重要的方法。

如果你已經對楷書的基礎筆畫,有了一定的控制力。那麼就可以,臨寫字帖的單字了。

選擇字帖,選擇單字,這些都是難點。

因為現在歐楷比較流行,要找到一些方法,還是比較容易的。

臨帖一定要記住,一定要記住。

相信帖子,前往不要改,不要質疑,為什麼歐陽詢這個字寫成這樣。

初學者,你還沒有質疑的能力,一定要認清。

等你有能夠質疑的能力的時候,一定能夠控制自己改掉的。

四、多看看書法相關信息

不是要強迫,每個學書法的人,生活中只有書法。

學書法,不是說,每天1小時,2小時,認真的學,很認真。但是其餘的時間,完全和書法一點關係都沒有。

書論要看看,書法的歷史也要看看,這些都非常的重要。

關於書法的節目,《每日一題,每日一字》

關於書法的節目,《黃簡講書法》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兩個書法長節目,相對來說比較好。

雖然有錯漏,但是能夠說出為什麼錯,查出為什麼錯,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

視頻是比較好接受的一種方式,但是還是要多看看書論。畢竟這些視頻的內容來源,很大一部分來自前人的書論。

一人有感

學習書法,先把自己的心態平靜下來。

學書法要有苦中做樂的心理準備。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問題:書法能不能自學?

書法當然是可以自學的來,雖然自學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實在是條件不允許,自學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學習的方法啦

1、關於選帖

初學最好選擇楷書,以唐楷為主,不要學習今人的書法作品,我建議選擇顏真卿或者歐陽詢。

顏真卿和歐陽詢在時間上的字帖資料很多,網上的教學視頻也非常的多,便於以後的學習。

為什麼選擇楷書,這個就不用說了,這是前人總結的經驗,大部分書法家都是從學習楷書楷書的,以楷書入門是歷代書家從五種書體裡作出的最好的選擇。



開始可以選擇一些帶解析類的教材,等掌握了基本的寫法,就可以直接用原帖了。

2、關於如何臨帖

建議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每天練多長時間,自學書法,堅持下去非常重要,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放棄。

臨帖以精臨為主,有目的的去學習,寫一個字多寫幾遍,學不好繼續寫,學會自我糾錯,以能夠掌握具體技法為目的。


久而久之,自學也能寫好。

3、關於用紙

初學最好選米字格或者回宮格的毛邊紙,不要用宣紙或者報紙。

雖然是自學也要正式一點,寫一張是一張,每一張都乾乾靜靜。標好日期,落好款。

4、關於如何利用網絡視頻

網絡視頻不是用來看的,看完一定要練的,看完不練,等於白看。



5、關於如何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學習

自學只看視頻也是不行的,要學會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比如可以去觀看一些展覽,看看別人到底怎麼寫的。

如果身邊有會書法的,也可以請教一下。哪裡如果有筆會,也可以去觀摩一下。


實在不行,就去找當地的書協,裡面的書家大部分很謙和,你拿著自己的作品去,人家一般都很樂意給你指導。

這些方法夠用了嗎?

看完麻煩賞個辛苦贊啦。

喜歡的書法的朋友麻煩關注一下啦。


不二齋


在沒有太好的學書條件下,通過自己刻苦自學也是可以達到練好字的目的。

練好字都需經過四個階段,只是每個個悟性和努力的差異時間有長有短。一是基本筆畫必須過關,不然永遠練不好字;二是字的結構是關鍵,掌握結字規律是你單個字好不好看的決定性因素;三是章法佈局有度,寫整幅作品必須要掌握;四是博古通今,博採眾長,成長為有成就的書法人。

總之,自己書法雖可以為之但有一定的侷限性,若有明師指點一二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能有更大的成就!















歡迎書友與我交流!(jjhjfc123)


軍海書法工作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學書法是完全可以的。要想學好書法,全面瞭解書法知識、選正確的毛筆和紙張、運用正確的臨帖方法是關鍵,然後就是刻苦練習,持之以恆,自我修煉了。

1、理論學習

先買一本大學用的學習書法方面的書法教程和通過網絡學習,對書法首先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你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的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經歷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演變過程,從形狀上變化由繁至簡,從形態上由靜態到動態的發展過程。也可以說是以筆畫為基礎,以線運動為表達方式的歷史。因此,學習書法就要了解不同時代書法的形成、演化及時代的特徵和重要人物的特點。

同時對先人傳下來已被實踐證明的寶貴經驗,我們加以學習和傳承。如:先人用筆之法、結字(結構)、筆勢、筆墨、章法、氣、意的運用等,要加以深入的研究,這是我們學習書法的捷徑。也避免了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準備工具

初學者學習楷書,楷書最佳工具是中鋒筆,最好是羊毫,因為羊毫練習基本功為佳。紙可先用毛邊紙、元書紙,有一定成績後再用宣紙。硯臺一般就行,墨汁可以用一得閣墨汁(切記,回家後一定要摻水,不摻水的話,墨汁容易讓紙變皺。)還有一點是,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3、名帖臨摹

“古人用筆千古不變”,臨帖是我們學習書法必要的手段與途徑。對於初學書法從哪種字體入手呢?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小編認為宜從楷入。楷書八法(橫、豎、撇、捺、點、鉤、挑、折)齊備,最為嚴格,以此繩之,可算嚴師嚴教,定能精進。楷書筆勢穩健,如慢動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規範有致。其點畫和結構,非常精細,最能訓練基本功夫,最能培養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門的正道。
對於初學者來說,繞過楷書,直接學行書或草書,就會因為忽視了楷書的基本點畫、結構的訓練、寫出的字容易出現點畫不規矩,筆力不剛勁,疏密不勻稱,結構不安穩。有了楷書的功底,就打下以後練寫各體堅實的基礎。

臨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必須在臨摹好的法帖、範字上下功夫,先得“形似”,再追求“神似”。形似雖然只是初級階段,但基本上反映了字的外部形態,臨摹法帖如能達到初步形似,就具備了初步的形態美。

不通過“形似”這座橋,是斷然到不了“神似”的。“神似”所反映的,是字內在的、本質的東西,是活的傳神點。在書法學習中,只能通過不斷地提高“形似”,才能一步步地領會其中的精神實質,熟練地掌握技法,做到神似,形神兼備。有自己的內涵,有自己的創意。

技法是書法藝術的基礎,書外功夫是書法藝術的昇華。練習書法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長期過程,沒有幾年功夫是看不到成績,學不到精髓的。通過科學方法、勤奮努力與悟道求索,自學書法自然會達到一定的書法水準。
然而,書法不僅是一門技藝,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悟道求索“中和之美”永無止境。如果想在書法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走的更遠,拜明師、名師指點那是必須的,因為“書海”無涯,高人指路才是到達成功彼岸的捷徑。

繁星國學

《書法自學的10建議更新版:書法家都是自己練成的,師傅只是一個開門人而矣》

書法是一門手藝活,師傅可以引進門,修行純粹是自身工夫。有個良心老師時,老師也許能告訴你是隻是理性基本選帖經驗。互聯網時代,有無書法老師已無關緊要。書法練就是肌肉書寫習慣,一切都在於你練就一身體書寫習慣而矣。

一、書法自學尊重一句話“流行有流行的道理”,數百年來,大成的書法家無不重視楷書入門,選擇楷書作為書法入門之選。希望書友們不在書法起跑線跑錯了方向,經驗第一重要。

選帖,就是選擇哪種書體來練習,是書法入門方向起跑線!

常言說,學書法可以不拜師,但不能不選帖。選帖基本上決了我們學習書法的方向,帖就是不說話的老師,擇師不可不慎,選帖重要性可見一斑。筆者建議現在初學書法還是從歐楷入手,而且還選擇現代書法市場最流行的田英章楷書書法入手。

圖:選擇田英章楷書入門,道理很簡單,是楷書,而且是流行的楷書,測試者已重多

也許有朋友反對從田楷入手,他們的理由是,可能你後期書法風格會“千人一面”。這好象不是你該考慮的問題。找門你少跑彎路的入門之道應該是你和首選。你不必有充當某種理論的實驗小白鼠。

人生苦短,能先趕上第一座高峰再說下一步。趕上第一座高山,也許你還可能邊當老師邊作研究!

二、如果你是為了首選提高自己的日常書寫水平,提高公文書寫、教學板書、考場書寫水平的話,那可以先從更為實用的“館閣體實用書法”入手。

館閣體是數百年來實用公科舉考的實用書法。數百年來,秀才舉人狀元都靠寫館閣體寫出身份的。楷書是國家法定規範漢字的範本,是公文交流教育考試的法定書體。館閣體基本上是規範字手寫體的版本。館閣體也算得上是田楷的一個對方筆筆法不敏感的實用楷書版本。

縱觀中國書法市場上,田英章先生楷書的盛行,就可以看到未來你從事書法職業希望。不從事書法教育的朋友也可以從中理解楷書書法的巨大市場潛力!今後並不需要每個都何做書法家,實用書法(更接地氣地名稱應該叫做“日常實用書寫技術”)的培訓的需求將更為強大。

圖:清代(近代)有幸有大量的大眾書法體“館閣體”真實原帖遺世,可作不臨帖

臨幕一翻清代現代大眾書法紙墨版本的“館閣體”,如果你是中小學生,很快你發現你的作業寫得順手漂亮工整了!其中原因僅僅在於實用書法館閣體技法是針對人民大眾書寫習慣總結的方法。按照館閣體的書寫要求書寫就可以,相對書法書寫,館閣體的實用性在於去除了大大量追求主藝術的筆法與結構,而這些結構在日常書寫中都是多餘,比如頻繁的出鋒。

圖:實用書寫方法館閣體與硬筆書寫技法基本一致,直接改善硬筆書寫習慣


三、書法初學者別急於臨摹古帖,那無異於自討苦吃,浪費精力;

“書取乎於古為上”,古訓。古帖雖好,但真跡已無。而且這裡的“古”已早以被特指是明代之前的書帖(其實都是碑帖)。正如啟功大師所言,一幅古帖到你手中時,至少經過近十次的轉刻轉拓,與原手跡已有相當差異。沒有深厚復原經驗,書法原帖書法初學者見到的就是一份殘卷,仿真品。

田英章《九成宮》作品與“原帖”拓片比較圖-歐陽詢的書法功夫一定不會比田英章差,但是初學者能看出殘缺古帖的妙處嗎?

四、想成為一個書法高手,都少不了的6個磨鍊環節

書法是一門手藝活,能夠短時間完成作品的創作,無非書法家胸中已經有了一套書法美學佈局的經驗,而且有了"意到手到"書寫本能習慣。這必須常累月地練習,尤其是想表達一些藝術化的書法趣,那更要有一種畫家的揮墨的功夫。

正所謂臺上一盞功,臺下十年功。初學者還是先從實用書法技術學習開始,可能能夠實現一些近期日常書寫技術的掌握,還能為後期的藝術書法準備技能。

通過6個環節的訓練,書法學習者就可以走上書法家的道路了!不過也至少七八年功夫。如果先練習規則更寬泛的實用書寫技術,也許就快多了。

五、書法學習者必須有一個合理的書寫姿式;

必須瞭解什麼是合乎生理結構的書寫姿與通常握筆方法。合理書寫姿式保證了初學者的健康,畢竟書法練習是以十年來記錄的學習,還沿練好書法功夫,脊柱已經壞了,那是不是太可惜了呢?

圖(硬筆書寫的健康姿式):合理的書寫姿式有利於身體健康,更有利於養成有效的書寫習慣


六、初學法書寫的法寶--別忘記“摹帖”這個竅門:摹帖是初學者最快領悟書法筆法結構敲門磚,甚至也是高手們臨帖糾偏的好辦法;

常規下,大多書法老師已經不設立摹帖這個環節。結合教學實踐與自己臨帖教訓,輕意拋棄摹帖環節,是純粹的不負責任。實際上,有時10分鐘的“摹帖”可能比老師書寫示範一個小時的效果都要好!

圖:兩摹帖的方式比較:學習者用毛筆一次性寫出筆畫的形態與筆畫間結構關係為好

如果遇到實在不能解決臨帖難題,那可以“回爐”摹帖,一般都可以快速解決。

七、書法與書寫是用筆墨紙硯一套工具綜合寫出來的文字,試出一套自己心儀的工具很必要;

在書寫中不斷了解紙筆墨硯屬性,發現一套自己適應的書寫工具組合。

有時候一套適宜的書寫文房四寶會讓你更加得應手,作品也會顯得格外生氣勃勃!一種順風順水的感覺也會讓人運筆感覺完全不一樣。下是這樣的原因,很多書法名家總有自己偏好的紙筆墨,有時當作一生寶貝收藏。


圖:書寫工具對書寫手感影響也很大,適合自己的工具組合需要記錄下來

八、臨帖的注意事項,楷書臨帖不忘楷書筆畫書寫的“一畫三段寫”思路;學會取捨“起筆”“折筆”“收筆”段的筆鋒處理;

臨帖的事項:花一定時間臨寫(摹寫)基本筆畫。理解楷書筆法中最基本的筆法思路“一畫三段寫”。理解一個筆畫分為“始段起筆”“中段行筆”“末段收筆”的書寫意義。在後期書寫中不斷映證。這是工筆藝術書法必不可少筆法技巧。

如果你是希望較快提高日常實用書寫技能,你就會發現有些技法對於你只是一種步必要拖累,尤其是在硬筆書寫(比如板書)這種實用書法更是難能實用全面使用;總之在實用書寫中儘量少想“八面出鋒”的事!

圖:楷書筆畫"一畫三段寫”是不是有點象“楷書美術字”技法的手寫化

即使用是藝術書法創作,也只需其出鋒的筆意即可。在硬筆小楷或是毛筆小楷中,流暢整潔是重要之選,半釐小楷中沒有放大鏡,很難體現其“鐵畫銀鉤”,同進還有點“多此一舉”。

九、田式歐楷藝術書法筆法簡化了,結構同樣有所精簡,完全可以實現規範漢字的藝術書法需要。其技法精簡與美化,已足夠初學者入門應對現代工筆楷書的書法書寫需要;去除那多餘的精雕細刻的“筆法”,險中求勝的“結構”,就可以當作實用館閣體來練習。

雖然田英章楷書被書法界有意無意的“詬病”,但初學者遠不必理會。你要選的是實用方法。出效果的方法。田英章楷書簡捷的筆畫筆法,更明瞭精簡結構,算是各種藝術書法入門的快捷之道。這也是自學書法者的經驗之談,同樣也為也為當今書法流行所證實。

圖:自學書法時,不忘記借中宮收緊的“米”字格來幫助初學者定位筆畫位置結構

十、別忘記現代人書法學習的最有利資源--書法示範網絡視頻資源;有了基礎還可以觀摩古人碑帖、碑刻領會到古人的創作意境,自己寫出自己的理解,這樣也就有了自己書法風格了。

古代老師講究悟性,現代書法技術完全可以從書法示範教視頻中找到自己的關鍵技巧。書法寫作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同書法者可以觀摩角度不同,你能領會到的東西也各不一樣。但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上大量的書法示範視頻完全可以重複分析觀摩。直到看到某個關鍵技法,你的某個筆法、結構處理技巧,自己取得上進為止。

圖:視頻帶來了書法技術化工藝化傳播的無限好處!

理解書法風絡影響三因素:

1)筆畫形態;

2)筆畫幾何位置;

3)筆畫形態上、位置上呼應關係。

臨摹古帖,用自己的理解臨帖復原古人創作景境,在“筆畫形態、筆畫位置結構、筆畫間的呼應關係”三大因素髮現和諧變化,實現自己的書法藝術創新。

有了楷書技法,按照啟功大師“楷書當作行書寫”思路,楷書創作中逐步有了行書的書寫的連筆簡寫技巧。行楷、行書的書寫也就有了發揮方法與思路。


創新炎黃

書法跟人學才是害死你的真正元兇先上圖,再說事。





不知道這算不算書法。如果算,那麼書法是可以自學的。如果不是書法,那麼就不能自學。

有人說書法自學等於自殺。是這樣嗎?大多數人學習書法,不過是自娛自樂,消遣而已。是不是非要成為書法大師才不算自殺?如果是,說此話之人,也在自殺者的行列。


書法首先是文化。由文化而產生出來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文字美。不要用藝術或者其他稱呼來褻瀆它的神聖。更不要以能賣多少錢去衡量成功與否。它或許不能給你帶來物質方面的收穫,但一定會給你的內涵增添一些層次。

書法從來沒有單純的寫字。那怕是一個,或者一句話,都是書寫者對人生的感悟。有見過誰寫的書法作品字不成句的嗎?肯定沒有。那麼要寫出成句的作品從哪裡來?當然是從書本中得來。所以,不管你寫的怎麼樣,重要的一點,是書法讓我們回到了書本中。讀書才是書法的根本。不要去糾結於是自殺還是他殺。他殺或許有。自殺絕無可能。


子衿tjk

其實,很多朋友並不是從小就接觸書法的。真正愛上書法許多是經歷過生活後,選擇學習一種技能來陶冶情操,從而愛上書法的。學書法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奔著“成為書法家”這樣的目標去,也先不要想著和名利掛勾,有些東西是自然而然的,強求不來。

學書法當然可以自己學!學習傳統古法——從楷書先入門,打好基礎,這段時間會很漫長,特別是沒有基礎的朋友,應該靜下心來一筆一劃地寫。千萬不要“越級”,看著行草書很飄逸,就跟著比劃~這樣會寫恍惚了。

至於入門書法,完全可看自己的喜愛:除趙體和瘦金體外,顏 柳 歐 虞 禇 都可學習!瘦金體對筆劃線條的要求極高,如果喜歡,最好先學習柳體或褚體,這樣就不會把瘦金寫“軟”了。趙體也是同個道理!楷書打好基礎後,再漸漸學習行草,這急不得的!

按田蘊章老師的說法,如果楷書學習的是歐,虞,禇一派,行書就直接學習二王體系,而如果楷書學習的是顏體,那就直接學習顏魯公的行書,其實柳體的學習者,也能直接學顏魯公的行書。到了草書階段,就直接學草決百韻歌,把字寫規範了,到了熟練得法後,就無所謂什麼體了,都是自己的風格!

至於初學使用的工具,毛筆用兼毫,後期再作調整:柳和瘦金用狼毫或紫毫。顏體或行書可用羊毫,歐體繼續用兼毫,或者鼠須也行。紙就用毛邊紙,熟練了就直接用生宣!不要用什麼半生熟,除非要寫小字。

其實除了臨帖讀帖外,最重要的還是多讀書!增加書卷氣,這樣寫出來的字就不會生硬。而且據說,多讀書能縮短楷書和行書之間的過渡期哦,因為字和文是相通的,閱讀得多了,自然也就參透得快了!並且為人要平和謙虛,不要有了一點基礎後就對別人指指點點。這很不好,違背書法這樣溫文儒雅的名詞!

輕雨最近在練習瘦金體,隨手幾筆,搏大夥一樂!




文 / 一橋輕雨


書法肯定是可以自學的。書法自學猶如自殺,這種說法有些誇張。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能跟著老師學的話會少走很多彎路。因為首先學習書法是一個系統工程,老師會為你制定一個計劃,先學什麼再學什麼循序漸進;其次,學習書法需要有很大的恆心和毅力,有老師隨時點撥和鼓勵會避免半途而廢;第三,老師能夠隨時糾正一些錯誤的做法和寫法,做到事倍功半。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書法老師,也並不能說沒有老師就不能學書法。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書法如何讓自學。

備材料,準備毛筆、毛邊紙、毛氈、墨汁、字帖等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該準備的書法材料要準備齊全。

多讀貼,現代人學書法比古人要方便的多,因為無論什麼字帖想看到能很方便找到,網絡上有很多書法碑帖的圖片,要多搜多看。

看視頻,學書法最難點就是筆法,這個可以通過看視頻解決,現在網上有很多書法名師的書法教學視頻,多看,多揣摩,多練習。

勤交流,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味自己閉門造車可能會鑽牛角尖走彎路,可以通過一些類似書法雅集這樣的平臺多認識一些練書法的師友,多請教,多交流。

有恆心,學書法最忌諱一曝十寒,不能持之以恆是學書法最大的敵人,自學書法一定要自己督促自己,制定一個功課計劃,堅持下去,假以時日一定會有所進步。


書法雅集

個人理解:書法,就是文字的書寫方法,僅此而已。至於那些古今宏篇大論,它們論得再好,也不過是一家之言,只能起點參考作用,不必奉為圭臬,讓它給框住,毀掉你的藝術生命。試想,如果我們敬愛的毛主席當年也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孜孜於那些什麼碑學、帖學之中不能自拔,恐怕就沒有那霸氣十足而又鮮活異常的“毛體”傳世了。再試想,如果那些大論真的有用,歷史上真正的書家為什麼代乏其人?大師級別的人物也是寥寥無幾?

因此,入書之先,就應該保持點個性,不能被那些碑帖之類給套牢在裡面。在學習和遵循前人已經定型的書寫規範的前提下,應該有點自己的東西,不能以所謂“神似”為最高境界,這實在毫無意義。因為,我們畢竟不是複印機、照相機。沒有人文的因素在裡面,這些機器搞出來的東西再美,也不可能是藝術。我們也千萬不能誤入把自己當機器的歧途而不自知,甚而因別人的誇讚而沾沾自喜。觀賞啟功先生臨柳公權《玄秘塔碑》,就沒有看到多麼神似,而更多的是體現出他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也即是“意臨”。這,應該才是學書的正確觀念和方法,否則你就很難達到大師水平。尤其是那些自詡或被公認為碑學大家並欣然接受而不知自省的人,我真為他們感到悲哀。把毛筆當刻刀來用,雖無不可,但是毛筆畢竟是毛筆,刻刀畢竟是刻刀,兩者一硬一軟,天壤之別。那些用毛筆刻意造作出來的刻刀才能自然營造出來的稜角,果真具有藝術性?當初寫碑文的人寫在紙上的碑文,果真就是與你現在照碑摩寫的一個味道?刻刀加工後的文字,果真沒有失去原作的神韻?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我不是排斥各種碑文,只是感覺學習書法,碑文只能作點參考。如果數年甚至數十年在碑上做文章,無疑是誤入了歧途。像王羲之的書法,那些精美纖細之處,在碑上是表現不出來的。即便當時真的被表現得惟妙惟肖,但時間一長,風化使然,也必將失去原本的韻味。

當然,我並不鼓勵無端的“創造”,無謂的“創新”,規範還是要有的。一些基本的書寫規範,是萬不能丟的,否則你寫出來的字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毛主席的字,雖然具有強烈的獨創性,但他的草法絕大多數是比較規範的,所以就顯得既美觀又好認。時下,很多所謂書家,一味強調創新,其結果就是突破底線的、讓人深惡痛絕的“醜書”橫空出世,且大有睥睨群雄之勢。“小人當道,君子蒙塵”,實乃時下書壇怪現狀之寫照。如此下去,百年以後,必群魔亂舞,傳統喪盡,中國書法顯然已無未來。屆時,真正的書法恐怕只能在歷史博物館或日本才能看到,相信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本人只就事論事,無意刻意讚美日本,但從網上信息看,人家對書法的傳承好像比我們要嚴肅得多。如果我們再如此走下去,用不了太多時間,恐怕未來一提起書法,不是中國,而是日本。即便是中國,也只能是古人。)

所以造成如此惡果,其根本原因還在“腐敗”。一些在任或退休的官員們,只要會寫兩筆,就極有可能被請進各類書協做主席、副主席、顧問、理事、委員,等等。這樣的一群人,其自身基本不懂書法,又怎麼能促進書法事業的健康發展?於是乎,醜書必然大行其道。原因如下:1.這些書協會員,他們自己寫的字太差,又怎麼會把寫得太好的人給弄進書協?那豈不顯得自己的字更為不堪?2.讓不是伯樂的人硬去做“相馬”的工作,他相出的馬能有幾個是好馬?即便是真的相出了個千里馬,也不過是瞎貓碰到了個死耗子。3.沒有藝術細胞的人看藝術作品,必然是盲人摸象,找不到北。不懂書法的人評書法,必然是瞎子點燈,白費蠟。4.一群惡犬把門,善類不得進入(土豪除外)。5.此門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讓不讓你過,全憑我胡來。6.有權不使,過期無效。慶幸的是,時下書壇之怪現狀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鞭撻,也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其腐敗的土壤正在被剷除,相信不久的將來,書法界還能再次找到來時的路,不至於讓傳承千年的藝術精神就此魂飛魄散。

書法既然是一門藝術,就必須具有美感,這是由藝術本身的屬性決定的。萊辛說:“美是古代藝術家的法律。”(《拉奧孔》P.11,朱光潛譯)現在,我們書法界的很多人,正在打著創新的旗號,返樸歸真的名義,肆意地踐踏著這些法律,故意地去以醜為美,且毫無底線。整個書界,一個風氣:誰醜誰英雄,誰醜誰大師,誰醜誰導師,誰醜誰甚至混個終身成就獎。醜成了常態,美就沒了位置。正兒八經寫字的,反倒被歸入另類,打入冷宮,別說入書協,就是入書展,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看到,有的論者以所謂“藝術家的創作並不一定要迎合大眾口味”來為這些醜八怪們辯護,盜用西方美學中“藝術醜”的概念來為這些醜書作遮羞布。而這一概念原本是被用於文學、雕塑、畫作等。因為西方沒有書法,所以這一概念能不能用於東方之書法,還得另當別論。而這些醜八怪們在這些所謂“評論大家”的無端支持和輿論保護下,緊握救命稻草不放,自娛自樂之餘,肆無忌憚地踐踏著大眾審美的底線。在這裡,我不想與任何人多費口舌,人家既然是“大家”,自然搞出來的謬論必定一套一套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師承”,理論很棒是沒問題的,是絕對能夠自圓其說的,與他們辯論,毫無意義。我只想問這些“大家”們一句:如果當年王羲之的字也像現在醜書大家們寫的字差不多,他還有沒有做書聖的資格?

時下,書法界正湧動著一股熱潮:一個總共寫了兩三年字的人,剛剛曉得毛筆的基本用法,就通過各種渠道,尋求大師指點,該大師一旦對其有所鼓勵,於是必以大師弟子自居,動不動就出來舉辦書展,提升名氣,猛撈外快。那些作品雖然基本沒有藝術性可言,但仍阻礙不了那些評論家們的長舌和毒舌。他們往往大筆一揮,信手拈來,什麼師法二王,格調高古,韻味淵勃,博採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清俊悠靜,內斂含蓄,等等不一。由此,讓人覺得只要把上面這類詞背個爛熟,想不成書法評論家也必是難事一件。然,細觀這些評論,千篇一律,了無新意不說,大多與其評論對象毫無關係,純屬堆砌詞藻,驢臉施粉,不倫不類。之所以如此,說白了,無非是論者希望被論者他日一旦被捧紅,自己也好跟著提高身價。於是,就出現了被捧者不知臉紅且欣然接受,而捧者搜腸刮肚,樂此不疲的和諧局面。

我有個朋友,對書法非常熱愛,但基本沒有功底,幾乎不知書法為何物,寫出的字千篇一律,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周圍朋友時常取笑於他,他也隨即自嘲一番。可是人家一時興起,隨便寫了一幅“作品”,竟然順利地入展省書協舉辦的書法展,現在大有隨時加入中國書協的趨勢。我聽聞後著實吃了一驚,原來書法竟淪落到了如此地步!相反,我的另一位朋友,浸淫書法多年,功底頗深,字寫得中規中矩,雖與大家還有相當差距,但比上面這位朋友不知好了多少倍,本以為進個書展應該不成問題,多次投書各種書展,可人家連門都沒讓進過。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寫得有那麼點意思的入書協的畢竟還是存在的。我還有一位朋友,原來是同事關係,高中畢業,繁體字識不了幾個,時常把“傳”字和“傅”字等在繁體中比較類似文字混淆。然心性頗高,認為歐體最難,於是非歐體不攻。幾年下來,從未見他寫像過,尤其歐體的鉤劃,根本找不到北,只好小心翼翼地把它像畫畫一樣給造出來,有時彷彿還頗像那麼回事。該老兄遺憾之餘,時常希望在夢裡穿越到唐朝,最好順利碰到歐老,請他老人家順便指點一二。據說,直到現在,尚未成行,引為憾事。但該老兄非一根筋者,此道不通,另覓他途。他不再一味地在“神似”上做文章,而是把歐體猛地往圓了寫,也就是把字基本都寫成球形,以與其五短身材相匹配,自言真正做到字如其人,竟然搞出了些味道,幾與時下各類印刷體無異。那字雖然一看就是造作出來的,美感不是很明顯,但畢竟確實像那麼回事,於是不知被哪位“伯樂”相中,不但順利成為中國書協會員,而且成了某大學書法助教,竟然有桃李滿天下的勢頭。在書界乏人,書法凋零的嚴峻形勢下,此君雖然純屬矬子裡面拔將軍,然則人家畢竟還多少有點將軍的模樣。現在,此君到處題字,且價格不菲。不過,看到他所題之字,大有向醜書進軍的趨勢。畢竟人家不是一根筋,畢竟人家會創新,畢竟醜書才是時下書界最強音。


極樂小僧

自學是可以的啊,為什麼不能自學?有人說書法自學猶如自殺,其實沒有那麼可怕。


主要原因在於如果你是自學書法的話,可能需要自己去鑽研其中的結構和章法,這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而且一不容易還會走偏,一旦走偏的話,就很難糾正過來,所以想學習書法,自然是有一個專業的老師去指導比較事半功倍了。


但是這樣並不是說不能自學啊!

自學是可以的,只要踏實,細心,有精力,自學也是可以的。打好基礎就事半功倍了,只是自學要比有老師指導的進程要慢一些,因為你需要多看,多去琢磨,這些都需要花上很多精力,有些人自學堅持不下來也是如此。


學習書法需要耐力,堅持才是主要的,除此之外其實多看看視頻,跟著網上的導師學習也可以。


只不過就是多花點時間,其次就是找準自己想學的字體,多去研究,多去練習,用心感悟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