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江南人是吃螺螄的高手?

唯美短句精選

“魚米之鄉”四個字就足以說明一切。

江南水多,小時候奶奶經常帶著我去池塘裡網螺獅,一網下去起來就是好幾斤,可能還夾雜著很多小螃蟹、小魚。帶回家以後先放在水桶裡用自來水淨化1-2天,然後拿出來用剪刀把尾部剪掉,放在鍋裡一頓炒,立刻香氣撲鼻,口水不住往下流,絕對是人間美味。



不過現在農村大都開發了,水塘也少,想吃螺獅只有去市場買了,不過依然阻止不了我這個“螺獅控”,不管去哪個飯店吃飯,“韭菜炒螺獅”絕對是我的必點菜。



我媳婦是山東魯西南那一塊的,我問她小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她說沒有,因為他們那缺水,,屬於比較乾旱的地帶,村裡沒有池塘,自然也就不存在捕撈螺獅了。



現在螺獅販子也很多,不過基本都是送到蟹塘裡面去,螺獅也是大閘蟹的食物,配合小雜魚,養出的螃蟹個大味美。嘿嘿,你們不知道吧!


現在想想,確實懷念小時候,有水、有林子,夏天可以去水裡釣魚、戲水。

社會的進步雖然帶來經濟的發展,可是以前農村的優點卻越來越少,不禁讓人感嘆...


愛聽音樂的小香蕉


如果你有幸到南方的城市去走一走,除了會被江南人家的煙雨氣息感染吸引,你還會發現,南方的美食街上,有很多賣螺螄的店鋪。



螺螄是南方的一種水產,我本人認為和咱們北方叫做田螺的水產是一種,這種水產的吃法有很多種,之所以說南方人是吃螺螄的高手,我覺得與南方人制作出螺螄多種多樣的吃法也有關係,因為會做才有的吃嘛。
螺螄的口味偏辣,這也迎合了南方人愛吃辣的口味,拿一隻竹籤,插進螺螄肉裡,把肉整個拉出來,只吃頭的部分。因為下面的部分可能是螺螄的生殖器官或者是排洩物。南方人吃螺螄一般喜歡爆炒,又因為這種水產的盛產,每年南方人吃掉的螺螄也是多到無法計數,久而久之,南方人就被叫為吃螺螄的高手了。


包頭吃喝玩樂攻略

江南不喜歡吃螺絲的人應該極少。長江下游水網密佈,給這方土地上的居民帶來了大量的福利。吃螺絲的歷史倒是沒有考據過,想來歷史也很久了,因為螺絲是一種非常容易繁殖,非常容易捕獲,而且不費一點力氣就能得到的食材。清明前後螺絲證肥,只需要在江,湖裡放一截毛竹或者樹枝,拿繩子栓住,第二天拎出來,上面已經吸附了滿滿的螺絲,拿個盆,把螺絲擼下來,用清水養一兩天,再用特製的剪螺絲的刀,這個工具在江南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把,把螺絲屁股減掉,炒上一大碗就是一個菜,下酒特別實在,以前沒有現在這麼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所以江南基本不吃辣,就是紅燒的螺絲,現在各地的人口混居,口味大融合,螺絲會放辣椒,大蒜等很多香料,還有雞湯螺絲等白燒的做法。但是論起嗦螺絲,這項技能,幾乎都是從小就鍛煉出來的,首先螺絲不能太乾了,幹了沒水分不能在瞬間形成一個密閉空間,嗦的時候沒辦法形成一個瞬間壓力差,螺螄肉就不能被吸出來,一次不成功,那麼就反過來輕吸一下屁股端,讓螺螄肉塞住小孔,然後再回頭嗦一下,記住嗦是瞬間發力的動作,這樣成功率會很高。螺絲雖然身價不高,但清明到夏天必然是江南人桌上非常受歡迎的一道家常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