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法大家周慧珺學米芾書法,而又不拘泥於米芾而自成一家,是繼承與創新的典範嗎?

寧志書法

周慧珺先生是當代僅有的幾位,很值得世人尊崇的書法大家!做為一位普通的書法愛好者,評議賢者,自感淺薄和不足。但即是朋友相邀,一點陋見,莫笑我無知就好。



說起周先生的書法,就不能不說米蒂,就不能不比較兩個人的作品。米師的這幅苕陵詩帖,意趣天真自然,行筆不疾不徐,章法渾然天成。儼然絕世獨立的仙子,使人不由頓起愛幕之心呀!觀周先生的這幅作品,可能因為身體上的原因,《山》字之下的行筆稍顯燥氣,婉轉轉折刻意雕琢痕跡明顯。整幅枯墨的使用較多,雖富於變化,但隱有殺伐之氣。如果僅以這幅作品比較,周先生的作品無論是從意境,用筆技巧,和對於書法的感悟上,都還是和先賢有些差距啊!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於周先生是極尊崇的。但如果說周先生己經超越先賢的成就,自成一體,我想目前還是有些商討之處!


觀自在行方便

周慧珺的法書藝術是中國當代書法藝術殿堂裡最璀璨的瑰寶。文革後期,中美建交,就像一股春風把封閉幾十年的國門吹開來,至少是開啟了一扇鏈接外面世界的縫隙。伴隨著中日恢復友好關係,書法互動越來越頻繁,廣大老一代書法家被解放,作品交流日益增多,30歲出頭的周慧珺臨摹米芾《蜀素貼》引起了轟動效應,神形兼備,顧盼生情。繼而,行書字帖《魯迅詩歌選》出版,一時間洛陽紙貴,競相採購,紛紛效法,儼然整個社會構築起一道新的文化生活中最靚麗風景線。自1970年代至今,該字帖接二連三地翻印,毋庸置疑或許是發行量最多的一本當代人撰寫的字帖了。孫曉雲也談及過早年託人購買這本字帖以及學習的興奮勁,浙江出版社專門發行過一套四冊的駱恆光編寫《米芾鋼筆字字帖》,由此在建國後沈尹默倡導二王法書的理論與實踐之外,人們又重新看到了一條嶄新鮮活的研究路徑與膜拜範式,為以後的書法專業人士以及愛好者的創作與學習留下了珍貴樣板。(一)周慧珺以行書見長,幾十年以來,書風持續求變求新,孜孜以求,訖訖以功,艱苦卓絕,嘔心瀝血,形成了今天融匯行書的濃淡粗細墨趣,草書的正斜倚側長短瘦肥的造型藝術、排版趣味於一爐,體現出雄奇矯健神采飛揚的藝術風格,不僅僅深受業界推崇與頌揚,也是愛好者最為青睞的偶像與教學典範。其中,(1)1970年代初期的《魯迅詩歌選字帖》是第一個階段代表作,娟秀明麗,雋永內斂,筆墨飽滿,字形灑脫。以至於今天依然得到新一代書法愛好者追捧與感動;(2)1978年前後,周慧珺再次追慕二王法書,行書呈現出二王風貌,筆筆中鋒,遒勁內斂,墨趣濃郁,端莊大方,可以參見上海書畫社櫥窗與內廷懸掛的巨幅作品,那是全體老百姓盛大節日,人頭攢動,興高采烈。(3)周慧珺處於40-50成熟時期,非常規範,注重筆墨,一例規規矩矩的行書,為之後把草書規範與排版形式引入與融合夯實了堅實基礎;(二)周慧珺的楷書,同樣是開宗立派,雅俗共賞,既有清新活潑,青春氣息撲面而來,心曠神怡;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生字帖-1》;也有亦碑亦貼、唐魏合一的後期楷書風格,晚年楷書開始以行書之法書寫楷書,在古今澆鑄的傳統規矩上,增加了許許多多的靈動飄逸。(三)周慧珺的法書藝術,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特點,也是時代一面旗幟與書法藝術巔峰之作。其的行書、楷書作品,開創了多種多樣的具有一清二楚個人風格,實乃中國大幸、中國書法藝術大幸,也是世界藝術的大幸。


WBQ書呆子

是否為繼承看血統,是否成典範看歷史沉澱,從目前來回答應當是不準確的。

周慧珺是當代書法大家,也是受益於米芾的書家之一。從歷史上看,吳琚、王鐸都是在米芾身上吸取營養並最終被歷史肯定的人。若以此比較而言,周慧珺當有差距。

其書法同米芾比較,已脫離書卷束縛,更具體勢,衝擊力更強這是優勢。但筆畫的精緻成熟度不及許多,不耐久看是不足,是弊端。

筆墨隨時代,周慧珺也不能免去流行書風和浮躁應酬的影響。終究成為有限繼承的學米書家,無法承載創新典範的定位吧。以上是我的認為。


悠客冠群

現當代我比較欣賞啟功,沈尹默,鄧散木和周慧珺的書法,有傳承有新意,重要的是看得懂,不客氣的說,現在的書法追求所謂創新,走上了奇險異邪的岔道,基本失去書法的基本功能毫無美感可言,不過浮躁的社會也只能生產浮躁的藝術,有幾人有散木和惠珺先生的執著和韌性呢,沙灘上是難建高樓的,追求短平快的高效結果只能是搞笑。


澧江春早

對啊,米芾的技巧是書法家裡面可以說最多的來。寫字不重複。但是他的最大問題是章法太亂。周老學了米芾,黃,加魏碑,加顏。米芾的變化,黃的氣勢,魏碑的滄桑,顏體的舒張。可以說無可挑剔,只是初學者看不懂,說是典範還是差了一點。不能像王羲之一樣,雅俗共賞


我的汲古堂

應該給予周慧珺先生充分的肯定才是客觀的理應的判斷!學誰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自成一家,博學多識方能成家成派,周先生的創新精神和刻苦鑽研精神是很多大家望塵莫及的,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卓越成就,傲立書史毫無問題!如果真材實料的蘭亭獎終身成就獎都不能被歷史肯定,簡直滅絕天理了。


鄭忠岸

周慧珺的筆法是根本錯誤的 看視頻 毛筆頭翹的令人髮指 這樣用筆 堪稱奇葩 由此導致筆畫渾身是病 幾無一筆正常可言 結體一味方硬 毫無婉轉含蓄 如粗魯莽漢 醜陋且自傲 若烏雲濁浪 森然可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