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大美張掖

八聲甘州,大美張掖

旭日東昇,我再次回到故鄉。我的大張掖,花始盛開,萬木葳蕤!是的,離家愈遠,思念愈深。如此迷戀,難以割捨。

大河之西,敦煌向東。一路芳華,無問東西。甘州是鑲嵌在絲綢之路上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祁連雪水滋潤,綠洲生機勃勃。

祁連綿延,雪峰玉砌,孕育生機萬頃碧波;焉支流韻,百花爭豔,史詩承載千古情。合黎聳立,千年守望;黑水蜿蜒,滋禾澤木。神來之筆,丹霞增輝。長城逶迤,鼓角遠去;駝鈴聲聲,絲路情長;崇樓中立,晨鼓暮鍾;葦蕩林幽,鳥鳴啁啾。左公戍邊,春風有意,楊柳依依綠河西。這就是雄渾與厚重的甘州,一座令人神往的古城!

“張國臂掖,以通西域”的寓意為其命名,連貫東西的商旅為它帶來了經濟的繁榮,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讓文化的火花在此點亮。北涼在此建國,回鶻在此設帳;玄奘從此西行,馬可波羅在此駐足;連那驚魂動魄、豔播華夏的《霓裳羽衣舞曲》也源自甘州音樂《波羅門佛曲》。這裡有數不清的傳說;這裡有道不完的盛事;這裡更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象。於是,歷史的大筆繪出金張掖的輝煌,千年的足跡踏出甘州的履痕!

八聲甘州,大美張掖

八聲甘州,享譽九州。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如此評價他生活的城市:美景之美,在其憂傷。張掖,卻是一切歡樂都能駐留的城市。這座城市的深處有一種向上的力量。風吹過,城市裡瀰漫著生長的味道。沒有比這更好的地方,你將到達的是一座永遠活力四射的城市,別指望還有他鄉。木塔風鈴響起,我終於懂得和這座城市之間那種讓人沉醉迷戀的關係:你和她相依,是因為彼此間心有靈犀;你和她相守,是因為根植泥土很深。

八聲甘州,大美張掖

這裡擁有世界最大的室內臥佛,亞州最大的皇家馬場,中國最美的山地草原以及讓世人企及的丹霞。其實,除了大海,這裡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風景。“戈壁水鄉”、“溼地之城”、“塞上江南”……一個個桂冠,把我的家鄉裝扮成“皇帝的女兒”令人豔羨。不管是何地何時,只要有人提及張掖,哪怕是聽到鄉音,都是那樣的親切,真想和言及者連幹三杯。

當我再次來到黑河溼地時,已是暮春。草木次第展開,煥發生機,原本瀰漫的夜色奇異地漸漸消散,久違的風景竟越來越敞亮。 走進溼地,踏上木棧道,順著蜿蜒的路徑,你會驚訝地發現竟有那麼多溪流、湖泊,水波盪漾、清澈透明,群魚遨遊、蝶飛蜂舞,芳草蔥鬱、林木茂盛,風吹草木深,萬頭攢動的蘆筍急切地穿透枯枝敗葉,好像在焦急地爭春奪綠。一畦畦蘆葦好似打開的書頁,彷彿向人們展示著不盡的悠閒和愜意,讓你讀不盡的美妙。白茫茫的水域一望無際,觀景棧道猶如一條條“水龍”,九曲十八彎,遊走天際。忽然吹來一陣風,水面鋪起一綠毯,塘中音樂聲起,浩浩蕩蕩的蘆葦,擠擠挨挨地在溼地中舞蹈,招搖著自己的妖嬈。這裡的蘆葦精神抖擻,洋溢著青春。柔軟、張揚,不失靚麗,風姿綽約,美不勝收。水中的蘆葦努力地拔出嫩芽,給古老的邊城帶來第一縷春信。

八聲甘州,大美張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這曠野中,思戀著的那個伊人,或許她就隱秘其間竊笑著等待。遠處嫋嫋幾縷炊煙,戴著祁連玉鐲子的姑娘,著裕固族盛裝,是她嗎?風吹著,葉子颯颯地響起來,淹沒了她的笑聲。急不可耐地追尋,但那詩情畫意的蘆葦塘中,還有多少故事徐徐開講,我不知道。走著走著,數步一折,曲徑通幽處,又是別樣風景。心隨著夢飛,腳步隨著棧道走。波光粼粼的水草叢中,野鴨子時而竄過,故意逗你似的,待靠近時,倏爾遊弋,繼而踏波而去,漣漪中只留下幾個黑點。

哦!還有靜寂的荷塘,淡然悠閒,靜待花開。會開出佛前的那朵蓮嗎?對!此刻,沉睡千載的那尊睡佛,或許等待著那個來膜拜的人,吟誦經卷中不曾記錄的詩文,關係著一個你所不知曉的甘州。所有的風雲更迭,以及歲月遺存,都在佛的笑語或緘默中或時隱時現。只有靜靜的黑河水流淌著,誠如一個人守著心事,去向遠方。

八聲甘州,大美張掖

身處絕色的溼地,有一種想飛的慾望,不為了騰雲駕霧的快感,而是為了心旌盪漾。俯望之下只覺眼前綠意蔥蘢,這不僅僅是沙漠中的綠洲,戈壁上盛開的花朵。這是一種純粹的天然之美,充滿了不加雕琢的張揚和毫不掩飾的奔放,將西北曠野上的陽剛之美渲染到了極致,沒有絲毫粉飾與雕琢,留給人們的是自然、質樸。呼吸著泥土的清香與清新的空氣,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這一切都令人神清氣爽,所有的煩惱都拋至腦後,真是一種美的享受。盤坐在木棧道上,聆聽自然的音響,沉醉在意象中。

半城蘆葦半城塔 ,一湖蘆花賽江南。我不動聲色,深藏不露,內心卻波瀾起伏,湧出的全然是感恩與讚美。

蘆荻浩蕩,那是新生的力量。溼地滋潤,那是這座城市的靈秀。不妨,你可來到張掖溼地公園聆聽蘆葦的訴說,恰似孩子的柔語,浸潤著你的心。

行走甘州,我的心時刻緊緊揪著,因為故鄉的每個聲影觸動著心絃。某個黃昏甘州的背景:遼闊天空,長風浩蕩,山高水遠,臥佛沉寂,水鳥雲集,溼地歡笑。我們在風中不停舞蹈,亦在書中無盡地書寫。張掖,那是我們每個人的另一生世。

沒有比這更好的地方。真的!我的大張掖,就這樣被沉醉!不能擦身而過,只能相守廝世。

趙武明,曾用筆名丹心、牧星等。青年作家、評論家、資深媒體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散文網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甘肅省八駿文藝人才研究會理事、甘肅省雜文學會理事、甘肅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協會員、蘭州市作協理事、陝西省作協創研員等。現主編《蘭州晚報》副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數百萬字,曾獲孫犁散文獎、冰心散文獎、黃河文學獎、金城文藝獎、中外散文詩歌聯賽金獎等國內外多項文學大獎,曾擔任國內多項文學大賽評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