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此前我們有文章提到,紫砂業內有“寧做三把壺,不配一隻蓋”的說法。對缺蓋的紫砂壺配蓋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新配的壺蓋在燒製後收縮率與色澤很難控制,同樣的泥料,如果燒製溫度有5°的偏差,就會對紫砂的色澤產生火老火嫩的不良影響。

尤其是老舊茗壺,因為老壺的泥料十分考究,且配方保密,現在極難配製。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更深一步,還要根據原壺的品相、氣韻等元素加以調節,配出原壺的泥、形、功、意、氣、神,可謂難上加難。

雖然配蓋極難,但也有一些名家大師,既有那“金剛鑽”,便能懶得下“瓷器活兒”。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裴石民配壺蓋

1928年,宜興名紳儲南強先生偶然在蘇州地攤上,發現了一把供春壺。幾番求證,儲南強認為此壺壺身為供春真跡,而壺蓋則是由清代名家黃玉麟所配製的瓜鈕蓋。畫家黃賓虹看後認為仿北瓜蒂與樹癭不符,於是又請另一位壺藝大家裴石民重新配了壺蓋。

雖然後世對這把供春壺的真偽存在不少的爭議,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抹殺此壺在紫砂界的地位,儲公購壺、石民配蓋,諸多傳奇經歷已使它價值不菲。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顧景舟配壺蓋

除了供春壺,宜興紫砂界為茗壺重新配蓋的高手首推壺藝泰斗顧景舟,他常為藏家好友的缺蓋茗壺配蓋。上海著名海派畫家兼紫砂收藏家唐雲藏有一把清末“日巔山館”款的漢鐸壺,上世紀文革初期被紅衛兵抄走,至70年代末退還唐雲,但壺蓋已失。

後唐雲求助於老友顧景舟為其配蓋。顧景舟叫來趙江華、葛陶中與其配合,三人反覆試驗,出窯後的壺蓋與《漢鐸壺》的壺體色澤和諧,嚴絲合縫,妙手天成。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顧景舟配壺蓋

另有顧景舟為申錫子冶石瓢配蓋,此石瓢壺之珍貴難得,乃在於其“四絕”:第一絕是申錫(清道光咸豐年間製陶名藝人)制壺;二絕為瞿子冶題壺:壺身有瞿子冶楷書刻銘款識,陽刻篆書:“竹裡煎起茶煙 老冶”;三絕則是有瞿子冶刻畫竹;第四絕則是紫砂泰斗顧景舟大師為其配蓋:在壺蓋內側有:“壬申(1992)仲夏為子冶壺配蓋”,楷書刻銘、“景舟”。

此壺可說系清代至民國的三位巨匠、制壺大師,包括申錫、瞿子冶與顧景舟等三人,跨越時空合作的作品,可說是文人壺藝史的縮影,世間已絕無僅有。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顧景舟配壺蓋

1988年,顧景舟的忘年交唐國新偶然發現一把疑似大亨真跡的德鍾壺,惜乎蓋子已有破損。他花80元買下這把殘器,請顧景舟掌眼,顧景舟只看了一眼便斷定是真品,隨後為其配蓋。蓋內題刻“景舟配蓋大亨壺,時年七十有七”字樣。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年,顧景舟還為宜興紫砂藏家陳仲春的“子冶漢鍾壺”配蓋,蓋為鐘形架,並在內蓋上留下刻款:“己巳年冬月,為子冶漢鍾配蓋,景舟”。此外,顧老還為陳氏收藏的“友廷掇球壺”配蓋。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清 御題詩山水人物紋闊底壺 汪寅仙配置壺蓋

另外,汪寅仙大師曾為“清中 澹然齋款宮燈壺”以及“清乾隆御題詩山水人物闊底壺”配蓋。徐達明大師為楊彭年“四方束竹壺”配蓋,高級工藝美術大師許成權為亞明的曼生壺配蓋,皆一時傳為佳話。

回憶這些經典紫砂壺的配蓋史,不禁感嘆先知其人,而後仿其壺,先知其料,而後用其工,只有心靈和手藝的相通,那些殘缺茗壺才得以完美和諧的流傳於後世。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顧景舟配壺蓋

壺蓋碎了,大師是怎麼配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