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漢、長沙、南昌為首的“中三角”地區未來發展如何?

武漢斑馬繪

就目前發展態勢而言,未來發展前景並不是很樂觀,三座省會城市現在都在各自為政,處於一盤散沙狀態,至於“中三角”發展戰略還是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



中三角地區指的是以湖北武漢城市群、湖南長株潭城市群、以及江西環鄱陽湖城市群組合而成,區域總面積達到31萬平方公里,經濟總量超過7萬億僅次於京津冀地區、長三角、珠三角,有希望打造“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

至於現在有些“中三角”名存實亡,湖南忙著向珠三角地區靠攏,而湖北則將“一主兩副”調整為新戰略,江西更不用談還處於蒙圈狀態。江西臨近“長三角”、“珠三角”,本應該“近水樓臺先得月”,可到頭來江西沒撈到半點好處,反而成為經濟發展盲區。

除此之外,中三角地區還面臨農業包袱過重,工業轉型不順暢等系列問題。湖北、湖南是中部著名的工業基地、製造基地,現在這些經濟都將面臨淘汰與轉型,至於江西更是經濟發展遲緩,省會南昌在中部經濟已經墊底。

目前面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湖北發展武漢城市群的話,鄂西襄陽、宜昌、十堰城市群就會冷落;江西若是發展環鄱陽湖城市群,那麼贛州地區經濟也就得不到發展。這樣看來“中三角”經濟發展戰略還存在不小的弊端。

至於現在中三角地區缺少的就是高科技企業以及技術人才,只有引進新智能製造、信息技術等高新產業技術,聯手將“中三角”城市群打造成現代化製造業基地、現代化服務業管理基地、以及農業生產基地,不同的城市定位才能保持更良好的發展勢頭,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1+1+1》3想法是好的,但是實現起來困難重重,至於未來長三角地區發展如何,還得看三省經濟發展趨勢是否一致,否則永遠只是紙上談兵,畫餅充飢而已。




武漢斑馬繪

但因地理條件所限,三省交通需大力發展,並且難度較大。山多山高,水多水長,對於交通建設來說,投資會巨大。

不過,對於三省領導者來說,如果想成為中三角經濟帶,如今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總之,這一設想還是蠻有戰略眼光的。各位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