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的策略與技術各有什麼側重?

紫依-幸福

第一,屏風馬

如圖,形成“中炮對屏風馬”的佈局,這是當今象棋界公認的後手對付中炮的最有活力、最積極的佈局套路。很多專業棋手後手面對中炮,70、80%的可能性走屏風馬,偶爾才會走一下順炮、列炮、反宮馬等佈局,因為相對於其它佈局,屏風馬攻守兼備,反彈力強,不容易吃虧。

所以“屏風馬”佈局策略的核心就是“攻守兼備”、“反彈力強”。而在技術層面,以屏風馬的角度,主要有屏風馬3卒、屏風馬7卒、屏風馬“兩頭蛇”3大套路

如圖,屏風馬3卒,特點就是防守反擊,紅方中炮三兵可佔小先手,雙方的戰線非常漫長。

如圖,屏風馬7卒,特點就是積極反擊,與紅方展開對攻,雙方針尖對麥芒,火藥味很濃。

如圖,屏風馬“兩頭蛇”,特點就是柔中有剛,後發制人,以後根據雙方的具體選擇,或攻或守,變化同樣非常豐富。

第二,反宮馬

反宮馬也叫“夾炮屏風馬”,意思就是兩個屏風馬之間還有個士角炮,如圖,形成“中炮對反宮馬”佈局。反宮馬發展至今,是公認的防守反擊佈局,一般來說戰線漫長,需要很強的中殘實力的棋手方可駕馭。比如老一輩棋手就有胡榮華、徐天紅等象棋特級大師,新生代的棋手如王天一、洪智、孫勇徵等棋手尤為青睞。

相對於屏風馬布局,目前專業棋手採用反宮馬布局的概率不大,一方面反宮馬布局節奏緩慢,是一種細膩的功夫棋;另一方面在如今象棋軟件的輔助拆解下,專業棋手之間知根知底,目前反宮馬布局基本上已經沒有新的變化。

就技術層面來說,站在紅方中炮方的角度,紅方有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五九炮,中炮橫車等攻法,其中對付反宮馬的“兩大利器”,即五六炮和五七炮,後手反宮馬的勝率不如屏風馬,反宮馬方難佔便宜,贏棋不容易。

第三,單提馬

單提馬的佈局由來已久,早就象棋古譜《橘中秘》一書中便有詳細的介紹。但因為單提馬只有一個馬保護中路,顯得中防薄弱,容易被中炮方的“急進中兵”攻法突破,所以當今棋壇已經沒有專業的棋手走單提馬了。

就技術層面來說,單提馬分為“直車”和“橫車”,其中“單馬提直車”已經在50年代被淘汰,具體變化可以參考以下楊官璘利用“五九炮”緩攻取勝的棋局。

而“單提馬橫車”目前來看還是很有生命力的,全國象棋冠軍、象棋特級大師陶漢明就經常採用,效果雖然不如屏風馬,但也有一定的反擊力和殺傷力。


象棋愛好者

謝謝棋友的問題,我是從小就喜歡上象棋的,現在天天象棋上業7的水平,對屏風馬和反宮馬和單提馬的特點非常瞭解,我來回答下問題,

  1.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屏風馬,也是我最喜歡走的佈局,屏風馬就是跳兩個正馬,兩個炮各保一個馬,像一道屏風一樣,缺點就是不好補象,一旦飛象,兩馬就會失根,是新手不易掌握的佈局,屏風也是對付中炮最強的應招,變化可以說相當的多。屏風馬的特點就是直線反擊,針鋒相對,和對方對搶先手的意思,對方攻擊多猛烈,反擊就有多猛烈,比如說急進中兵等。

  2. 再來說說反宮馬,反攻馬就是跳兩個正馬,一個炮在士角,另一個炮通過飛相保住馬,士相比較規整,陣型非常穩,這是我們剛學棋最願意走的佈局,胡榮華對反宮馬可以說祖師泰斗。有人說反宮馬就是被動挨打的佈局,那是沒有對反攻馬有深刻的瞭解,反宮馬始終保持一個防守反擊的意思,出子速度稍慢,反彈力不強。但是對方攻不好的話,很容易失先。

  3. 最後說一下單提馬,就是跳一個邊馬和一個正馬,兩個馬都有根,一個馬保中兵,兩個炮相對靈活,也是新手喜歡下的佈局,喜歡走散手棋手偶爾用用,單提馬的特點和反宮馬差不多,以柔克剛,尋隙反擊,但是隨著象棋的發展,先手中炮方容易擴先,逐漸被淘汰,但是對付飛相等柔性佈局還是比較流行。

大家有象棋問題可以關注大師棋路,我會抽時間解答大家的問題,講的不對大家可以在下面評論。


大師棋路

世事如棋局局新,同樣棋如世事局局不同,單論技術特點及側重其實沒有較統一的說法,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理論的分析再來回歸棋局籠統概括這三個的特點。屏風馬對抗中炮的分支最多,屏風馬的好處在於雙馬屏風,中局的防禦足夠,因此往往的側重反擊點在於側翼和邊路,通過打車對邊兵退炮協調等等手段協調陣營,同時組織反擊,車的運用更是千變萬化不一而別。而反宮馬經過胡司令改良後發展到現在的版本已蔚為大觀,但是現代大師佈局相對較少採用,因其反擊力不如中炮,但陣營工整,其此對抗中炮的歷史地位從未被職業棋手質疑,部分海派特大及大師及業餘高手均喜採用,本人純人後手幾乎全用反宮馬上業八,對反宮馬情有獨鍾,個人認為反宮馬的主要側重在於子力特別是馬炮的棋型,針對反宮馬天生弱馬的處理,及因調整馬炮帶來的車晚出的弊端消除,通過自己調整累積量變,達到謀勢作用。單提馬對抗中炮相對冷門佈局,民國高手馮敬如,因江湖擺攤,棋風極穩,喜單提馬,包括李來群特技大師也有運用單提馬的名局。單提馬著眼全局,中兵側兵邊兵均有保護,馬炮整形天然形成,子子有根,立足兵卒的保全,希冀通過殘局的功力發揮兵卒的優勢。總之,對抗中炮的後手馬局無論如何都依靠對弈者的全局功力。離開全局離開個人技術特點探討幾百年的“”馬炮爭雄”無異於本末倒置,鏡花水月皆為虛。管中窺豹,貽笑方家。個人觀點。


清風弈客

象棋千變萬化!屏風馬是一種針對中炮佈局的傳統應招!講究的是針鋒相對,你來我往!需要紮實的功底才能發揮出屏風馬的威力!喜好攻殺的高手都擅長這類下法!反宮馬是一代宗師胡榮華所創的佈局套路!講究的是避其鋒芒,含蓄待發!穩健型高手喜歡採用!單提馬是民間高手所創的佈局套路!講究的是防守反擊,等待時機!殘局能力強,弈子靈活的人喜歡採用!初學者想成為高手可以關注――“神少帥名局講座”裡邊有詳細的理論講解與實戰精華!業一看講座,一年到業八!



象棋神少帥

屏風馬自《梅花譜》以來,一直是後手佈局的主流,炮馬爭雄三百年,無數棋人演繹出各種各樣的精彩變化。也就是說,學象棋,必須懂中炮對屏風馬的攻防要領,這是其他佈局的基礎。反宮馬起初被叫做夾炮屏風,被認為是偏局,胡榮華推陳出新,把反宮馬搬到了大賽的舞臺,成為馬炮爭雄中的重要分支。但新時代以來,反宮馬的變化不如屏風馬複雜,被軟件拆解的已經細緻入微,很難有大作為,大賽中使用反宮馬的棋手越來越少了。單提馬從開始到現在都沒能成為主流佈局,只是作為冷局偶爾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